置顶

十年专业人士坦言:2024年中国房价,可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作者:admin | 分类:房产资讯 | 浏览:25 | 时间:2023-10-24 07:44:03

戳上方蓝字“万子婳→ 点击右上角“...” → 点选“设为星标 ★ ”就不会错过每篇好文章!


近年来,房地产作为我国人们投资和生活的重要领域,其价格变化和政策调整始终牵动着百万家庭的心。
尤其是进入2023年以后,国家对于房地产领域的利好措施不断加码,在央妈降低第一套住房贷款利率,叠加各地实施两项不认房政策以后,房地产市场的预期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那么,这一系列的利好叠加之下,究竟明年的房价将如何变化?对此,十年专业人士坦言,2024年的房价可能超乎想象,建议大家提前做好“退潮”的准备。


01 重磅利好政策的加持,房价下行趋势依旧。
关于今年我国对房地产市场的重磅利好,不仅包括一开始的放开限购限贷,还有降低首付比例、贷款利率,增加公积金贷款额度等等,然而,尽管有各种利好政策的加持,仍旧没能改变整个市场的下行趋势。
比如今年8月31日,再次发布重磅利好: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又发布通知,调整优化差异化住房信贷政策。对于贷款购买商品房的居民家庭,第一套商品房的最低首付比例不低于20%,第二套商品房的最低首付比例不低于30%。
不仅如此,同时还包括两套住房商业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调整为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加20个基点。
从历史各类利好措施中可见,这项政策应该是近年来最大一次降息措施,而为的就是缓解一些城市的库存压力,促进整个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


此外,从今年9月1日开始,各地城市也开始实施了认房不认贷政策,也就是说,对已经有住房,但是没有贷款记录的居民家庭,如果购买第二套商品房,那么也可以按照第一套房的贷款标准来执行。
这也就意味着,一部分购房群体的上车成本更低了,这项政策不仅有利于提高购买力,同时也能缓解一些城市的供需矛盾。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两项利好措施的合力作用下,最近一些城市的房地产市场确实出现了抢购现象。
因此很多人就觉得,房地产市场的逆转可能由此打开,下跌趋势就此结束,新一轮上行趋势将至。


然而,行内人士却分析称,从长远来看,这些政策并不能改变房地产市场的基本面和趋势。
数据显示,2023年8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上涨城市个数减少,除了十几个城市依旧保持上涨以外,其他55个城市都是下跌或持平。
不仅如此,目前国内房地产市场仍旧存在较为严重的供过于求、各地城市房企去化周期太长,库存压力加大,以及去杠杆化压力、金融风险等多个问题。
而且,今年各项政策的出台,都离不开一个主基调,那就是“房住不炒”、“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这也就意味着,即使目前市场的信心依旧不足,房价仍然处于一个下行阶段,但是对房地产市场的控制依旧不会过于放松,而各地仍然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差异化的调控。


02 住房资源过剩还将加剧
其实,目前房地产市场价格的持续下跌,不仅仅是因为老百姓收入下降,房子市场的金融属性弱化,更重要的还是因为国内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过剩。
根据经济学家任泽平在《中国住房库存计算:过剩或短缺》报告中指出,截至2018年底,中国城市库存房地产多达3.11亿套,1978年只有3100万套。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住房数量增长了9倍。
这么多房子,如果按照套均三人来计算,3.11亿套房子就可以容纳9.33亿人。比目前我国城市人口还多出近1.3亿。
值得一提的是,这还仅仅是2018年的数据,如果再算上最近几年增加的供应量,住房资源过剩的问题只会更加严重。

除此之外,有关机构估计,中国目前总建筑面积为700亿平方米,其中有大约1/4为空置房,如果按照每人35平米住房来计算,当前市场空置房数量就可容纳2亿人居住。
而这么多空置房,也引起了市场的不安和担忧,比如控空置率过高,不仅仅意味着供需不平衡,同时也表明了房价压力。而且,太高的空置率也意味着金融体系的风险。
专家认为,中国目前的住房过剩主要是由过去十年的高速建设和投机引起的,而不是由人口老龄化或生育率下降等结构因素引起的。
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随着经济增长放缓、政策监管收紧、去杠杆化、金融风险防范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的住房过剩问题将逐渐出现,并对房地产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


03 明年房价将出乎意料
至于明年的房价究竟如何,有专家从几个方面来分析,并得出结论:2024年,房价可能出乎意料。
第一,供给端。随着建设成本的不断上升,以及对环保的限制等诸多因素,未来城市新建住房及竣工面积将大幅减少。
关于这一点,从历史数据当中也可以看出来,比如今年1月到8月,全国40个主要城市当中,新建建筑面积同比下降11.7%,竣工面积同比下降8.4%。
而随着未来住房市场供应量的减少,在同等需求的情况下,对房价也能形成一定的支撑作用;


第二,需求端。站在需求端的角度,有几个很现实的问题是当前及以后都必须要去面对的。比如新生人口数量的下降,老龄化的加剧,城镇化进程进入尾声,收入增长放缓,人们的购房意愿下降等等。
这些因素不论哪一条,都会引起未来住房需求进一步减少。
而从数据方面,今年1至8月,国内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9.2%,商品房销售同比下降6.4%。
单从数据来看,就足以表明一点,人们的购房意愿还在下降,这将给房价带来一定的压力。


第三,金融端。未来房地产融资还将继续保持现行的趋势,不再像过去那样允许房企盲目扩张。关于这一点,近期,许家印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典型。
而数据方面,今年1月到8月,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5%,低于去年同期的15.2%;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6%,低于去年同期的8.2%。
由于,信贷政策收紧、金融监管加强等因素影响,一旦房地产行业的资金来源和流动性都出现下降,那么对整个房价来说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总之,即是商品,就终归会回到商品市场规则当中,而商品市场就离不开供需关系,供不应求,价格必然上涨;供过于求,价格就会随之下跌,目前的房地产市场亦是如此。
也就是说,房地产市场在短期来说不可能会出现暴涨或暴跌的可能,但是长期来说,或将继续维持一个稳中有降的趋势。
当然,不论这期间是去杠杆化,还是去泡沫化,抑或是将房价逐步与当地居民收入直接挂钩,最终的结果都是为了实现房地产市场的长期发展。
但是也不得不强调一点:任何市场都有其复杂的系统,没有人能准确预测其未来的价格趋势,房地产市场亦是如此。
但是,如果在这样的市场中,你依旧需要购买房子或者投资房产,请务必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需求以及资金情况等等来做出更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并注意风险。
万子婳说:文章的每个字,都是我用心敲出来的,点个「在看」,让我知道,你们也在为人生「拼尽全力」。

发表评论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