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同城“零差评”商家,维修4平方米防水竟收了1.5万元!是商家不靠谱
作者:admin | 分类:装修建材 | 浏览:75 | 时间:2023-09-04 10:01:51现在街上的小店
很难见到实体房屋维修店
修房子确实遇到了问题
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先上网查
看看哪个机构更靠谱
“老实体店、正规公司、30年质保……”
在“58同城”网上搜索“防水补漏”
顶级“防水补漏”服务店
他们都有相似的口号
范先生一时眼花缭乱。
对比了几家店家的评价后,她选择了一家评价不错的名为“雨虹防水补漏技术服务”的店家,但没想到,她还是掉进了店家早就设下的陷阱,更何况还花了很多钱。 泄漏问题根本没有解决。
范先生近日向本报报道:“希望我的经历能够提醒大家,一定要提前多了解,以免上当受骗。”
15000元防水材料浇4平米
3月7日,邻居告诉范先生,范先生卫生间旁边的卧室角落里有大片水渍,很可能是渗水造成的。 但范先生并不知道如何抓管道泄漏,找了半天也没有发现管道可能存在的问题。
于是,她登录58同城,用关键词“防水补漏”进行搜索,希望能找到专业店家帮忙查漏水。
范先生在58同城搜索“防水补漏”。
搜索结果显示,“防水补漏”店铺林立,每家店铺的补漏价格从每平方米25元到33元不等。 范萌仔细查看了店铺评价,一家有1457条评价的店铺吸引了她。 “评价还不错,关键是零差评。” 而且,相关店面详情界面显示,该店面是平台11级砖石店,同行占比超过72%,而且该店面已加入平台“服务保障计划”,这让她放心了很多。
这家11级砖石店吸引了超过72%同行的关注。
选择店铺后,范先生根据店铺留下的虚拟电话号码联系了该店铺。 店家表示将尽快安排专业维修人员。 过了一会儿,修理工打来电话,询问他的家庭住址。 不到一个小时,一名女子提着两小瓶“防水材料”来到范萌家。 经初步调查,维修人员表示,浴室排水管周围防水做得不好,导致漏水,并建议使用“微创”胶带修复漏水。
当询问如何收费时,修理工表示,防水材料的价格明码标价,每公斤150元,用多少就收费。 “一般来说,十几公斤就够了。” 范先生同意了。
该女子在浴室地板上钻了几个洞,开始注入“防水材料”。 半小时后,女子称补漏工作完成,共需要消耗品100公斤,需支付1.5亿元。 “你为什么用了这么多?” 范先生大吃一惊。
修理工说,她家地板比较高,消耗品也比较多。 这时防水建材价格,范先生看到修理工带来的两个25公斤重的水桶防水材料已经完全用完,水桶外面没有任何文字或图案的迹象。 “你已经用完了所有的东西,付钱吧。” 范先生只好向对方支付1.5亿元,并拿到手写发票。
后来,范先生越想越觉得不对劲,“我的卫生间这么小,4平米的地板怎么能用100公斤的材料呢?” 她上网搜索后发现,不少网友都有和自己一样的经历。 可能不是正规公司。
付款后,对方开具了手写发票。
一桶防水材料其实只要几百元
3月15日上午,记者还在58同城平台搜索到了这家“雨虹防水渗漏维修技术服务”店铺。 平台显示,该店在同类店铺中排名第二,是已注册认证一年的“会员企业”。 但在店铺详情中,并没有显示包括营业执照认证在内的相关企业认证信息,仅完成了包括陌陌、银行卡等信息的“个人认证”。
记者尝试联系该店,发现消费者如果想要联系该店,必须点击店内底部的“查看电话号码”按钮,点击后就会出现一个电话号码。 该数字每 180 秒改变一次。
记者拨打了提示的电话,表示想咨询维修事宜。 客服人员表示,具体情况需要维修人员上门查看并做出判断。
记者再次询问如何充电,对方表示“我不问”并挂断了电话。 不过,后来联系记者的一名维修工表示,如果确实是卫生间漏水需要维修,防水材料的价格是每斤120元,而且“也可以提供协议”。 ”。
这些补漏方法真的有效吗?
业内人士介绍,液体防水是目前市场上较早采用的修补渗漏的方法。 防水材料通过壁纸的缝隙进入下面水泥砂浆的缝隙中。 几个小时后,它凝结成果冻状并填充缝隙。 通常。
但一般情况下,4~5平方米的卫生间一桶25公斤的防水材料就足够了,材料成本也不过几百元。 商店利用消费者信息不对称,故意多用材料,错误报出总价。 “1.5亿实在是太离谱了,把卫生间拆了防水建材价格,重新防水就够了。”
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上看到,与“防水补漏”相关的投诉已达250多起。 不少网友反映,渗水问题最终没有得到解决。
黑猫投诉平台看到,与“防水补漏”相关的投诉较多。
规范“平台经济”,58同城能躲得过吗?
漏水修复往往需要专业的防水人员来进行。 相关店家利用消费者对防水工程不了解,公然误导消费者。 由于订单是通过网络平台下单,消费者并不知道商店背后的具体公司、地址、联系方式等必要信息,而且商店提供的手写支票信息模糊。 在这些情况下,平台监管就显得尤为重要。
范先生觉得,基于对平台的信任,她选择了58同城相应的服务。 平台应当履行监管义务,保护消费者权益。
记者注意到,在对应的店铺下方,平台标注了“商家已缴纳保证金”、“已加入58服务保障计划”等信息。 事实上,这家店已经通过了平台的初步审核。 所谓58服务保障计划,是指消费者在使用已加入58服务保障计划的店铺的服务时,如果信息虚假或无效(包括但不限于店铺盗用品牌且实际未提供服务),拥有该服务),财产将会丢失。 (包括但不限于预付定金后无法联系上、交了钱后服务未完成),58同城将提供现金补偿并对公司进行处罚。
该店未经过企业认证,但表明已加入服务保障计划。
平台能否兑现承诺? 3月8日,范先生在平台上举报了提供该服务的店铺,但平台显示投诉“失败”。
随后,她再次向黑猫平台举报,并出示了付款凭证、收据等相关材料。 此次,接到订单的58同城客服人员表示,已将情况反馈给初审人员核实。 截至3月17日,她尚未收到回复。 不过,范女士告诉记者,事后她与维修人员多次沟通,已挽回5000元损失。
58同城网站无良店铺问题屡屡被曝光。 日前,卫视3.15年会上,曝光了多起平台公司侵犯消费者权益的案件。 对于58同城等提供生活服务信息的平台,如何完善平台管理,及时填补规则的空白和漏洞; 如何维护公共利益、维护用户隐私、保证商品和服务质量,是平台应坚守责任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