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政落地第一周:二手房成交量环比上涨7.35%;新房成交量环比下跌46.5%
作者:admin | 分类:企业名录 | 浏览:40 | 时间:2023-09-11 12:03:21认房不认贷的政策执行已经满一周,诸多媒体喜报连连,真实的成交数据是多少呢?
园长查阅了8月第一周的成交数据发现:9月第一周,二手房的成交量,由八月的503套,增长为540套,9月第一周环比8月第一周,二手房成交量上涨了7.35%;
9月第一周新房的成交量,由八月第一周的588套,下滑到了九月第一周的314套,9月第一周环比8月第一周,下跌了46.5%。
有机构公布说二手房的成交量,9月第一周环比8月一周,增长了80%,园长觉得十分纳闷,哪里来的数据增长那么多?我们是不是过于高估认房不认贷政策的刺激作用了呢?
为何数据表现平平,园长决定分析下市场,找找原因在哪?
认房不认贷,刺激的是改善型需求,可按照认房不认贷的规定,要想享受首套房的利率以及首付比例,名下必须无房。
一般改善型住房需求,名下大都拥有一套刚需房。要想享受首套房政策,就得先把名下房子卖出去才行。当下的市场,房子卖不出去,可能会影响认房不认贷的政策,对改善型需求的刺激效果。
认房不认贷执行一周,基本每天房价调涨的房源接近一百套,而降价出售的房源,接近600套。
说明了什么情况呢?现在的二手房急于出售的卖家比较多,更多业主可能认为现在是个出售房源的机会,所以,即使降价出售也在所不惜。
一是出售房源,为了购买改善型住房的业主,只有通过卖一买一,才有可能实现改善的需求;
二是前期房源卖了太久没卖掉,现在利用利好政策套现,这种业主对未来看法比较悲观,没有出现楼市的根本性利好,很难留住这群业主;
三是最近工作变动,经济有压力的群体,供不起房了,只能卖房。
至于每天上调房价的近100个业主,可能真正看好后市,属于待价而沽的卖家;而卖家里面,少部分属于换房需求,大部分可能看空后市。
总之,房价的下跌趋势下,一个认房不认贷政策作用微弱,虽然刺激了市场的积极性,可结果并不如人意;当然,刺激的效果也许会有滞后性。
期待政府后续继续松绑调控,松绑限购政策。当然,全国公布的首套房首付比例两成,二套房首付比例三成,假如落地深圳,也会有不错的刺激作用。
一个认房不认贷政策的刺激,的确让深圳市场人气活跃了起来,可失去的信心还没有完全回来。
很多人都抱着观望的态度,去售楼部了解情况,但真正离行动起来买房,还有一段距离。所以,成交数据可能会有一定的滞后性。
有机构数据显示,第一周时间,看房量上涨了5成,达到了3月中旬以来的最高点。很多新盘售楼部也是人头攒动,询问了几个楼盘的售楼员,也得到上访量明显上涨的答案。
既然看房的人多了,新房成交量为何反而下跌了呢?园长认为或许大家都在等待更有力的政策落地。
尤其是紧随认房不认贷政策后,全国楼市首套房两成首付;二套房三成首付的政策,是否会落地深圳。即使房子没有卖出去,首付比例也能直接降低,这个影响力更大。
八月开盘的几个新盘,最新备案数据都不是很理想,虽然可能备案数据还在更新中,但照目前的备案更新情况来看,大都不尽如人意,这也从侧面印证了新房成交数据的下滑。
例如:8月23日下预售证的中粮凤凰里,官宣卖了300多套,而备案系统里目前已备案才7.14%;8月25日拿预售证的珈誉府,官宣卖了596套,而备案系统里目前已备案才19.8%,仅162套已经备案;(也许数据有滞后性)
8月18日拿证,8月25日开盘的宝中越秀瑞樾府,官宣卖了21个亿,号称把宝中价格打回7年前的楼盘,对照套均价折算,本应该销售了212套左右,而当下才备案了37%,仅112套左右。
总之,市场比8月还是更活跃,至少看房的人多了很多,但政策刺激力度依然还有不足,还需要更大的刺激力度,才可能让他们再次买房。也许放松限购才是他们重新进场的信号。
园长相信,金九银十还会来,至少会比上半年3月份数据好看,也许一个认房不认贷刺激力度不够,园长有理由相信:一个政策挽救不了楼市,政府会再推第二个利好、第三个利好,直到楼市企稳为止。
那么九月份,改善性产品还有哪些可以值得布局的新盘,在售呢?
首先、是福田中心的金地环湾城,121至270平米的高端住宅。
项目卖点:一是福田区位可以看海的房子并不多;独享五重景观资源;7号、22号线(规划中)双地铁,一站到香蜜湖;学区对应红岭教育集团红树林校区(直属);自带建面约15万平米体量商业文娱;
产品优势:高品质住宅的天花板,97折后起价8.3万每平米,户型从121到270平米的3房+1多功能空间、4房+1 工人房,精装交付户型带高品质精装,大平层产品属于市场上稀缺性产品;
总之,现在的形势,楼市企稳是大概率的事件,即使认房不认贷这一个政策,无法拯救楼市于寒冬。相信政府会再出政策,刺激楼市,直到楼市企稳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