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手房的现有基础装修好,局部翻新的项目就少。如果看不懂原装修,可能会对接下来的翻新难度和成本,发生严重误判。很多购房者往往分不出上篇提到的第三类、第四类二手房。这两类房子的装修往往都半新不旧,都有居住痕迹,有迷惑性。1、日常保持比较好。
2、有定制柜子。
3、有些吊顶,或者背景墙等造型。
7、厨房和卫生间的地砖,略高于客厅卧室木地板。(也就是客厅卧室是原毛坯地坪直接铺的木地板,没有回填找平。)10、沙发两边、餐桌旁、床头柜的插座离地约30公分高。(也就是保持了交房原位置,没做改动。)11、没走浴霸控制线,能看到后走的明线槽,甚至是没有安装浴霸。14、没有窗台石,窗台面是瓷砖或乳胶漆。有可能交房带的窗户护栏也没拆。以上15条,能占一半,就很有可能是出租房。这类房子的装修往往非常简陋,用材较差。
有不少购房者,对出租装修标准的房子抱有稍加改造就能住的期望,觉得花费很少。
但实际情况是,这类房子的改造费用往往花费较高。不全拆的话,只做局部修缮,如同在泥坯外面漆金身。全拆的话,加上拆除和清运,装修费用远高于毛坯房的装修。还有少数房子,在挂售前做了“美容”,是最容易迷惑购房者的。2、或者墙面新漆明显兑水过多,漆膜稀薄在墙面留下深浅不一的印迹,或有边角刷不到位。还有一些“美容”,手法更为专业,不光在原陈旧装修的基础上重刷了乳胶漆,还做了背景墙、吊顶、软装。怎么去分辨?1、硬装明显很新,但细看质量不佳,比如看着是石材,用手一摸原来是塑料板。在上篇中,我建议第二类、第三类购房者可以有条件地选择第三类房子。那么下面就是具体的条件:第三类房子(出租房)如果有第3-7条、第13条特征,如果你想直接入住,那么建议不要购买。因为有这些特征的装修,往往极尽省钱,入住后问题不断,没有居住舒适度可言。很多购入二手房的业主,都想着只做局部翻新,觉得又快又花钱不多。但怎么结合现状进行翻新,往往又拿不准。所以我们再讨论下常见的二手房翻新层次。添置、更换一些卫浴、电器,包括更换橱柜、定制家具。橱柜如果还能用,甚至可以只更换台面、柜门。这甚至称不上”翻新“,适用于房子基本可以直接入住,只是更换了若干部品。这些更换也都不会大张旗鼓,甚至装修手续都不用办。再复杂一些是,拆掉厨房墙砖、卫生间墙地砖、墙台墙砖。很多二手房的装修,厨房、卫生间、阳台墙面是30X60公分墙砖,花式过时,并且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松动。厨房地面一般铺的是80X80公分大地砖,往往不用拆。卫生间地砖是墙砖配套的30X30公分小地砖,并且要新刷防水,所以要一并拆。厨房墙砖拆掉,意味着厨房铝扣板吊顶、橱柜、厨电、厨房门等,凡是压在墙砖上面的,都要拆掉。卫生间亦然。墙地砖拆除很有可能会拆坏墙内水路,水路需要重新走,防水也要重新做。客厅卧室的地砖往往是80X80公分的,这个规格的地砖拆除,意味着这是一次全拆的重新装修。因为室内的定制家具、门等,几乎所有东西都是压在地砖上的,要一并拆除。地砖的拆除还会破坏原装修走地面上的管线。墙顶面也会在这一过程中受到摧残,需要翻新。也就是凡是客厅卧室地砖一拆,意味着这比毛坯房装修花费还要多,多出了拆除和垃圾外运的费用。全拆重新装修还不是最终极的,最终极的是电线还需要全换。一般的装修是水路全新走;但电路是在原有基础上改造,并不是全新走。如果房龄15-20年,电路老化,往往需要全新换线,连同更换强电箱、空气开关,这又是一笔不菲的支出。这类老房子往往还没有弱电箱,或弱电箱很小,也常一并更换。比电线全换更麻烦的还有,就是房子本身已出现很多问题。常见的是墙顶和窗户防水渗漏;其次是老破小千奇百怪的问题,我见过潮湿发霉严重的房子、见过手捏成粉的混凝土。这些问题都超出了室内装饰的范围,超出我的知识和经验,对此我不甚了解,不做多写。只是建议这样的房子不要购买。上面这6个层次的翻新,难度、成本、工期依次递增。购房者可以在选购二手房时,依此为标准,判断需要翻新的层次,判断这套房子是否适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