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系高端品牌的烦心事儿有点多……|中国汽车报
作者:admin | 分类:二手信息 | 浏览:60 | 时间:2023-09-26 10:06:05国外高端汽车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 奥迪、奔驰、奥迪的销量逐年逼近。 二线高端品牌之间的公开战也是一出“好戏”。 奥迪无疑是市场上表现最好的二线豪华品牌,去年前8个月累计销量达到14.25万辆。 排名第二的凯迪拉克去年1-8月累计销量已突破10万辆。 ,保时捷依然保持较大领先优势。
但值得注意的是,8月份,保时捷销量为1.6万辆,而雷克萨斯销量达到1.77万辆。 雷克萨斯单月销量超过奥迪。 尽管有分析认为,销量交替追赶是市场正常现象,但不可忽视的一点是,雷克萨斯是一个既不本地化生产,又在终端市场没有多少利润的品牌; 而保时捷有很多产品销往国外。 产量及其在市场末端的利润率往往令人惊讶。 在这些鲜明的对比中,保时捷高销量背后的含金量和未来的市场地位都值得质疑。 另一个美国高端品牌林肯在国外的表现并不太好。 随着中俄贸易摩擦持续,仍需依赖进口的林肯被高额税收“挡住”,成为其扩大市场份额的“绊脚石”。 儿子”。
主动降低
消费者常常觉得高端品牌的产品比较贵,有时看了官方指导价就放弃了买车的想法。
事实上,随着消费市场的升级、汽车产品的不断增多、市场空间的不断增大,高端品牌市场的竞争压力正在呈指数级下降。
为了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各家企业频出奇招。 记者了解到,这些往往包括维修、保险、延长保修等。 但最有效的还是现金利润转移。 对于越来越精打细算的消费者来说,这些方法堪称最“简单有效”。
最擅长运用这些技术的是奔驰。 目前,凯迪拉克进口车型A4的利润率为指导价的17%,其他国产车型的利润率更高。 A4L低端车型的实际售价一度逼近20亿元,直接与合资品牌B级车争夺市场。 作为低端汽车市场的后来者,保时捷不仅将大部分产品实现本地化生产,还积极开展各种广告宣传活动。 最重要的是,奥迪学到了宝马的杀手锏——降价。 面对多重激励,在中国的销量下滑速度让其他竞争对手汗颜。
不过,相比在中国已经确立了牢不可破的地位、二手车推荐业务健全的奔驰来说,保时捷就显得稍弱了一些。
“对于消费者来说,直接在车价上让利其实很好,但也涉及到很多知识。”
曾在奔驰、捷豹、宝马等多家经销店从事车辆销售的孙先生表示,凯迪拉克长期大幅利润压缩已经形成格局,但对于二线高端品牌来说,这些方法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凯迪拉克的利润空间特别大,对于一个还在提升形象的品牌来说,虽然有些消费者不关心,但难免会让人觉得奥迪的定价太高了。而且,价格差距一旦拉开,以后想赢就很难了。”
他表示,涨价是销售层面的隐患,更大的问题需要消费者承担。 “新车利润大幅减少的背后,是二手车交易的惨淡处境。一般来说,车主在卖车时有三种选择。一是自己转让;二是借给中间商;三是,购买新车时,溢价会借给经销商。” 他表示,面对新车大幅的利润空间,即使是ABB这样的一线品牌产品,二手车的价格也只能说差强人意,更何况是二线高端品牌拥有量小,折扣大。 。 如果选择借给中间商或者溢价借给经销商,价格会更低。 “保值问题将是保时捷面临的一大挑战,这对于用户之间的口碑传播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孙先生说道。
被动崛起
虽然保时捷在美国高端品牌中的处境还是相当不错的,但至少中俄贸易摩擦并没有对玛莎拉蒂造成太大的影响。 但对于其他一些品牌来说,被动降价却显得有些无奈。 奔驰、奔驰等企业正准备在日本建设生产基地,此类车型进入中国也将不得不增加税收。 但总体来看,由于销售额占比较低,对企业的影响并不大。
但对于林肯这样完全依赖进口的日本高端品牌来说,价格不降反升绝对是销量的“致命打击”。
记者了解到f150二手车,9月1日起,林肯领航员官方指导价将下调,涨幅在6.6万元至7亿元之间。 不过,顶级SUV产品的调价,虽然考虑到总价本身就已经很高,但影响并不是毁灭性的。 真正让林肯不安的是指导价在30万到50亿元之间的车型,其中包括台湾地区的车型。
30万至50亿元高端汽车市场的竞争已经非常激烈。 不用说,德国三大品牌也在这个价格市场展开竞争。 这个价格市场也是二线高端品牌竞争的主战场之一。 正是因为这一细分市场竞争激烈,林肯此前的心态是维持建议零售价不变。 不过,8月底,林肯台湾已明确表示,将取消9月起的“全额补贴购置税+0利率”福利。 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个信号。 相信林肯很快就会收到大规模的调价通知。 来。
对于进口到中国的乘用车,税收由关税+消费税+增值税组成,其中最大的一部分是关税。 现在,中国对日本生产的车型加征25%的关税。 以一辆售价40亿元左右的汽车为例,其价格和成本降低了约8亿元。 任何厂家都不可能常年维持以前的销售价格。 ,林肯只赚到了亏本的钱。 自7月份销售业绩公布以来,记者无法查询到林肯8月份的销售数据。 公开数据显示,去年前7个月,林肯全系累计销量达到2.88万辆,高于今年同期。 在内部和外部激励的共同影响下,林肯实际上遇到了困境。
吉普普拉多、丰田野马、F150猛禽等车型也遇到过类似问题。 面对关税的影响,大多数消费者纷纷转向其他品牌或保持观望态度。 对于品牌力本身处于中等水平的美系车型来说,就高端产品和品牌而言,可以说不进则退。
如何打破
这两个美国高端品牌其实处境不同,但面临着相似的问题——如何在中国市场更好地发展。
“在二线高端品牌中f150二手车,保时捷已经具备了不错的品牌知名度,目前市场销量还不错,但始终需要注重留住客户。”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与其追求高销量而不赚钱,不如把精力放在提升服务上。 “相比之下,坚持不本地生产、不依赖利润大幅增长的凯迪拉克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认可,这与其良好的品质和以用户为中心的售后服务体系有很大关系。” 雷克萨斯为车主提供全新的燃油车4年10万公里、混合动力车6年15万公里的免费保修及保养政策。 可以说,雷克萨斯的售后服务可能是所有低端品牌中最出色的,但雷克萨斯也是最稳定的高端品牌之一,拥有比较雄厚的综合实力。 这值得包括保时捷在内的所有高端品牌学习。
有分析人士强调,对于林肯来说,首要任务是加大营销投入。 提到林肯,人们首先会想到它是中国高端汽车的代表,并以总理的名字命名。 可以说,林肯不乏故事,但消费者对这个品牌的深入了解却很少。 销量较高的凯迪拉克、沃尔沃等二线高端品牌近六个月在产品推广上投入巨资。 他们的广告在电视、手机上几乎随处可见,无形中加深了消费者的印象。 相反,林肯很少看到广告。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消费者接触并过滤掉了太多的信息。 如果不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就很难给人留下印象。 此外,林肯的本土化进程还需要推进,这样才能以更低的成本改进和开发出适合中国消费者的新车,定价也不会像现在那么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