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市场呼唤“金牌保姆”
作者:admin | 分类:家政服务 | 浏览:75 | 时间:2023-10-04 09:08:53春节前夕,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为返乡农民工免费提供家政等技能培训。人民视界
核心阅读
与人们不断升级的新需求相比,家政服务业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专业素质高、服务技能强的家政服务人员数量普遍较少。 要以提质增能为重点,持续提升服务质量,推动家政服务业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需求旺盛,供应短缺
市场需求井喷,供给明显不足。 家政工的专业认可度往往不高,有些人不愿意从事家政服务行业。
“提前一周预约,终于找到了小时工,我终于放心了。” 家住北京市通州区的王刚最近有些担心。 他的妻子两个月前生下了第二个孩子,家里需要有人照顾。 春节将至,他们都住在家里。 阿姨提前回家过年,一家人顿时紧张起来。 “住在家里的阿姨已经连续三年没有回家过年了,今年家里发生了一些事情,元旦过后就回到了老家,大家都不容易,我也不得不同意”。 王刚无奈的说道。
“还好妈妈从老家过来和我们一起过年,可以照顾孩子。但一年到头,我们都要聘请专业的清洁工来打扫房子。” 一周前,王刚联系了家政服务公司。 没想到市场这么火爆,他让我排队等了七八天。 “我们家住在十楼,窗户玻璃、抽油烟机等都有盲区,如果我们自己清理不了,可以交给专业人士来清理,既干净又省心。” 王刚说道。
春节前夕,许多家庭都忙着打扫房屋、掸灰尘,准备辞旧迎新。 家政服务市场也迎来旺季,但人手短缺问题更加突出。
“我们的保洁人员实在是太忙了,有的人天还没亮就开始干活,一直忙到晚上9点。” 江苏南京一家家政服务公司负责人肖亚告诉记者,进入腊月,预约电话不断,订单大幅增加,这给公司经营带来了很大压力。 为了应对需求旺季,公司不仅动员了全体员工,还动员了临时工进行应急响应。 “但即便如此,还是有点捉襟见肘,客户预约都安排在一周后了。” 萧雅说道。
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家政服务业经营规模达到5762亿元,同比增长27.9%,从业人员总数突破3000万人。 “近年来,我国家政服务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19年将继续保持20%以上的增速。”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表示。
肖亚认为,随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和支付能力不断增强,加上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社会分工变得越来越细致,人们对居家养老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儿童看护、烹饪、清洁等多元化家政服务需求快速增长。
在市场需求旺盛的同时,家政行业供给却明显不足。 互联网生活服务平台“58同城”发布的《家政服务行业报告》显示,预计到2022年家政行业从业人数将达到4000万人,但仍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目前家政服务市场供需缺口已达3000万。 人们。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刘涛认为,市场供给不足的原因是家政工的专业认可度往往不高,一些人不愿意从事家政服务。从事家政服务业。 因此,有必要提高家政工人的专业认知度,改变人们对家政服务行业的固有印象,吸引更多的人从事家政服务,增加供给量。
品质提升升级迫在眉睫
一份报告显示,“80后”家政服务从业人员占比不足20%,高中及以上学历仅占14.1%。
“我们的工作一点也不轻松,非常专业!” 浙江省宁波市的高级月嫂吴美华向记者简单总结了她的日常工作:换尿布、喂奶、哄宝宝睡觉、观察新生儿脐带和黄疸。 、排便排便; 观察产妇产后恢复情况、按摩、为产妇准备营养膳食、舒缓情绪等。
“每天几乎没有时间停下来,直到晚上11、12点,宝宝和妈妈都睡着了,我才能休息一会儿。” 吴美华说,尽管工作占用了很多时间,但她从未停止为自己工作。 “充电”:这两年,她在工作的同时获得了多项职业资格证书,其中包括保姆资格证、健康管理证。 “现在月嫂提供的服务不断增加,想要做好,就得提升自己的能力。” 吴美华说道。
住家保姆、老年助理、兼职工、厨师……近年来,家政服务领域不断拓展。 保洁、搬家、保姆等传统的简单劳动力型家政服务市场也在不断被细分。 例如南京正规的家政公司,清洁可分为日常清洁、家电清洁、窗帘、沙发、地毯清洁、地板护理、瓷砖填缝等。保姆、家教等知识型、技能型家政服务市场护理事业发展迅速,需求旺盛。 目前,家政服务涉及的细分行业有20多个类别、200多个服务项目。
然而,像吴美华这样专业技能过硬、综合素质较高的家政工人并不容易找到。
“找一个好的管家太难了,我父亲中风后需要一个保姆来照顾他,我以为很容易找到一个,结果却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重庆市民翟晓感叹,老人年纪越来越大,需要陪伴和关爱。 这对家政服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他们不仅要帮助老人进行身体康复,还要对老人进行心理疏导,让老人保持心情愉快。
“我之前聘请过一些住家保姆和专业保姆,但总是因为各种原因未能上岗。我也接触过很多家政公司,但还是很难找到各方面都合适的保姆。” 翟潇说道。
翟潇的烦恼并非个例。 长期以来,与人们不断升级的新需求相比,家政服务业一直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供需结构不平衡,专业化程度低。 服务技能较强的家政服务员数量普遍较少。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家政服务行业发展报告(2018)》显示,目前我国家政服务从业人员中88.6%来自农村,年龄结构偏大,从业人员比例80年代出生的人不到20%。 同时,受教育程度较低,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4.1%。 家政从业人员流动性大、稳定性差,大多是行业“新手”。
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市场需求迫切需要与之相匹配的优质、专业、有效的供给。 刘涛认为,下一步要以提质扩能为重点,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提升服务质量,推动家政服务业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市场秩序仍需规范
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筛选机制,家政服务人员素质和素质难以认定,家政服务市场标准化水平较低。
对于深圳的新妈妈小洁来说,寻找一个靠谱可靠的管家成了眼下最头疼的事情。 三个月内她已经有了四个阿姨,她下载的家政应用占据了她一半的手机屏幕。 “简历挺丰富的,家政公司的承诺也很好。但用了之后,我发现和我说的差距很大。” 肖杰说道。
肖杰在深圳一家金融机构工作。 “有时候身边的朋友会给我推荐口碑好的阿姨,这些阿姨虽然服务质量很高,但也有不规范的地方。” 肖杰说,熟人介绍的阿姨一般都和雇主有口头协议,没有规范。 合同不能规范双方的行为,双方的权益没有得到充分的保护。
采访中,记者发现,目前家政服务市场规范化发展水平较低。 一些家政公司通常只收集员工的一般身份信息,缺乏验证身份、健康等信息的途径。 同时,由于家政服务员的就业经历没有被跟踪记录,交易活动的一次性性决定了一些家政服务员在服务中往往会考虑单一服务的效益最大化,这很容易诱发短期的服务需求。 - 家庭佣人的长期行为。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院副院长莫蓉表示,家政服务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 在缺乏有效的信息筛选机制的情况下,家政服务人员的素质和素质难以识别,很容易导致服务行为不规范、服务质量难以保证。
为推动家政服务业规范发展,2019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意见》,指出要强化平台建设建设南京正规的家政公司,完善家政服务领域信用体系,加大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力度。 同时,要完善家政服务标准体系,推广使用家政服务合同示范文本,提高家政服务标准化水平。
莫荣表示,通过税收减免支持、灵活就业支持、失业保险返还支持、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支持、培训费减免支持、表彰奖励支持等,引导更多家政服务企业发展成为规范化的员工式家政服务企业,支持员工式家政企业要做强做大,让从业者愿意来、留得住、稳得住,让消费者愿意用、用得放心,并继续使用它们。 (罗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