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中国房价未来走势(一)
作者:admin | 分类:房产资讯 | 浏览:22 | 时间:2023-10-05 22:05:29自从前几年我谈过自己对中国房价的看法之后,当时我的观点就是“中国房价基本不会大涨,相反也不会大跌,就是长期横盘”,也就是保持房价基本不动。
现在国际形势也发生大的变化,而上次谈了之后,房价的基本面也基本是符合我的预期的。
现在再次来谈谈中国未来的房价走势。房地产是中国的支柱产业,当前仍然是中国经济稳定的重要部分,仍然是支柱产业。房地产所占经济的基本面大,带动了上下游非常多的产业,而且房地产是中国信贷投放的蓄水池。
所以我的基本观点还是,房价会保持一个微跌的趋势,现在基本各地都放开了限购限售,而一线城市还维持着限购限售,未来强二线城市,一线城市可能会逐渐放宽限购限售,甚至是全面放开限制。
现在的货币已经不是通过印钞直接投放,更重要的途径是通过信贷进行“印钞”。也就是广义货币M2。而进行信贷的基础就是信用,也可以说是预期或者对未来经济或者收入状况的预期。信贷的投放对应着债务扩大,也就是债务驱动型经济,也是由产业资本转向金融资本的标志。
中国房地产依然是支柱产业,房价依然不会大跌,新房、核心区域的次新房的价格不会大跌,维持基本面,甚至是微涨,但是肯定不会出现2008年、2015年以后的疯涨局面。理由有以下几点,如有不妥,欢迎大家交流指正。
1. 房地产是是最大的抵押品
房子属于不动产,不动产是天然的优质抵押品。房子对应的是有限的土地,也是人生存的基本居所。满足一定稀缺性,并且土地供应被垄断,可以控制供给。
前面已经提到现代社会是信贷创造货币,也就是借贷。而中国的房子大部分都是通过按揭贷款购买,即便有全款购买,之后由于公司业务开展,或者自身资金需求,或者投资需求等,房子大量被抵押,然后获得贷款。
房贷是利率较低的信贷产品,以最新LPR4.2%为例,房子按揭100万一年的利息是4.2万,也就是说资金成本是4.2%,而中国股市上的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银行的股票分红基本维持在6%左右。
建设银行、工商银行肯定不会到退市的地步,国家信用背书的银行,如果这几家银行都倒闭破产清算,那基本意味着国家信用的崩塌,那其他行业必然早已崩溃。就如同美元债仍然是最优质的投资产品,因为美元国债违约,意味着美国的霸权不在。而美国拥有世界第一的军事、科技实力,这造就了它的霸权地位。
假设张三手上有100,可以直接买房,也可以按揭贷款。如果用房子抵押,贷款100万购房,房子虽然被抵押,只有其不违约,房子依然可以住,跟全款一样的。由于贷款买房,那么手上的100万现金可以用于存款投资,也可以投入股票、基金等产品,上述所提到的工商银行股票分红,基本可以设为无风险投资收益。如果直接100购买工行股票,那么分红时一年可以分得6万,除去贷款的利息(资金成本),还可以净赚1.8万。这还是保守的计划,还有其他的一些投资产品,例如投资利率波动,其他股票等,收益率可能更高。
因此无风险投资都可赚1.8万,那么大量的人必然不会全款,肯定选择贷款。所以房子一边创造资金,一边也成为了全社会最大的抵押品。
2. 房子的信用最好
中国城镇化带来大量的住房需求,而大量房子被抵押进行按揭贷款,中国人都信仰在城市安家一定要有一个自己的房子,不管大小,也就是刚需群体很大,真实居住的需求也非常大,而且大量的人只有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会让自己成为居无定所之人,才会走到不还房子贷款,拍卖房子的地步。
这也是在经济下行的时候,为什么大家认为是房地产的高房价抑制了消费,无法扩大消费,无法完成消费拉动经济。因为中国大部分地方无个人破产法,是无限责任,而且中国人的传统文化教育大家尽一切努力不会让放贷违约。
所以这样一个全民参与、全民尽力维持的行业,可以说是全民信用构建的抵押品,因此是最重要的抵押品,也是最好的信用。
3.房地产是最大的资金蓄水池
由于信贷资金的投放,也就是“印钞”,或者说是放水,导致社会总的资金总是不断的快速增加。M2的扩张速度就是证明,大量的资金流通到社会上时,必须要有一个去处,美国就是去到了股市,而中国就是在房地产。
大量资金涌入的时候,不管是到哪个行业,必然会导致该行业的资产、商品价格的过快上涨。如果这些资金没有推高房价,那么流通到大米、蔬菜等生活必须品时,必然会导致物价快速上涨,直接造成恶性通胀。直接导致社会动荡,必然是不会允许的,这是国家体制决定的,毕竟大家没房子住,还可以租房,群租,但是没吃的,这可是会引发社会问题的。
股市的流动性远高于房地产,毕竟电脑或者手机操作一下即可完成卖出、买入,因此资金的流动性较大,流动性大的时候,国家管制的难度必然增加,另外波动也会较大,股市的波动有目共睹,波动性大意味着风险大,不利于大量资金进入,只有稳定涨价(投资持续收益)才能够给投资者信心,才能够有大量投资者涌入。
中国早期,市场不太完善,社会总资本也不大,普通人更是听到炒股就是害怕,谈之色变,更不要说让大家全民参与进来,而房子则是一个适合全面参与的。
房地产交易管制较多,单次资金量大,现在动辄几十万、几百万、几千万的房子,单次交易的成本较高(各种税),国家可以进行管理,增值税、限购限售等,而且房子的修建时间长,也符合城镇化的需求,还有很多的是刚需居住需求,因此大量资金进入之后,并不容易随意进出。比如买心房后,要等获得房本之后再在二手房市场进行买卖,这样直接拉长了周期,降低了流动性,而且政策也可能在几年之内出现变化,大家更容易接受。
因此房子是最大的资金蓄水池,也是城镇化的需求。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了房地产成为资金蓄水池,资金蓄水池的建设也是国家发展和提升实力的必然需求,因此选择了房地产,从当年来看是恰当的,当然现在情况已经变化很大,造成了很多的问题,已经需要解决问题的时候,然其仍然是最大的蓄水池。
由于篇幅有限,下次接着继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