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

让市场的回归市场——公权力干预房价应慎重

作者:admin | 分类:房产资讯 | 浏览:33 | 时间:2023-10-07 18:40:56

近日,惠州保利阳光城楼盘因大幅降价引发老业主“维权”抗议,惠州市有关部门出手干预,引起舆论关注。

根据有关报道,惠州惠阳保利阳光楼盘9月份售价为每平米13000元,最高成交价达每平米17000元,开发商为回笼资金,国庆期间大幅降价至每平米8000元,大量老业主认为利益受损,聚集“维权”,开发商被逼无奈又将房价调高至每平米11000元。据称,惠州市住建局也出手干预,迫使开发商承诺“不再采取扰乱市场措施”。

坦率地说,老业主“维权”于法无据,政府部门出手干预房价,不准开发商自行调整售价,同样违反市场经济规律和原则。

商品房既然冠以“商品”二字,其价格就必然受到供需左右,有升有降。只要开发商在售房过程中没有欺诈行为,购房完全出于自愿,业主就应该对房价波动具有心理承受能力并承担结果。指望商品房价格只升不降,升了皆大欢喜,降了就认为吃亏要“维权”,不客气地说,是一种巨婴思维,不应得到鼓励和保护。

如果这种“维权”思维和行动被合理化,那么股市和其他期货等商品市场亏了的买家是否都应该有样学样,集体维权?政府部门能管得过来吗?那还是市场经济吗?是否应该倒退回到计划经济?

再具体到房地产市场,目前的实际情况是供给过剩,大量商品房闲置,房屋空置率居高不下。经济不景气,人口出生率下降,无论是短期购房能力还是长期刚性需求都不乐观。而房地产近二十年的快速发展,高杠杆既成就了房企快速扩张及其盈利,也使其背负了沉重的债务。

根据有关资料,截至2021年6月30日,国内排名前50位的上市房地产开发商的负债总额就高达21.52万亿元人民币。疫情期间,债务负担进一步加重。恒大以2.5万亿居首,其他排在前四位的房地产开发商的总负债也都超过万亿。

面对现实困境,房地产企业降价销售,回笼资金,降低负债,或可减少亏损甚至能有部分盈利。如果对回笼资金监管得当得力,还可以减少开发商拖欠货款和工程款,缓解社会矛盾。如果一味用行政手段禁止开发商降价,人为使得房价在高位运行以求得一时“稳定”,只能使房企负债情况更加恶化,它可能产生的连锁负面结果恐怕会远超眼前老业主“维权”的暂时“不稳定。

市场经济有其自身规律。行政手段绝不是万能的。与其使用行政手段干预企业具体市场销售行为,莫如下大力气规范和改善行业管理法律法规,防患于未然。无论是房价还是其他市场行为,只要不违反法律,政府就不应该用行政手段干预。让市场的回归市场,充分尊重供需规律,经济才有希望。

发表评论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