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

振奋1个月后,天津二手房又尬住了!

作者:admin | 分类:企业名录 | 浏览:17 | 时间:2023-10-13 23:16:28

天津新房市场,政策效应已经显现了。

9月签约量一口气涨4成。

那么,二手房市场呢?

体感温度,似乎没有新房“热闹”呀。

实际成交量价怎么样?是否也受到了政策的“刺激”?


【挂牌量上涨】

先不说量价涨没涨,反正挂牌量又创新高了。

从贝壳公开数据来看,新政后,挂牌量突破了18万套。

相比于年初的14万套,涨了近30%。


不用惊讶,每一轮政策出台后,第一波都是“抛售潮”。

两个主要原因:

❶ 业主心态积极。

没有行情时,挂出去也没人看房,索性别挂了,先租着吧。

现在政策预期来了,有机会能卖掉,挂个试试。

❷ 置换需求旺盛。

有预期后,业主要改善,赶紧把二手房卖出去买新房。

特别是认房不认贷后,置换需求很强烈。

与其说是“抛售潮”,不如说是“置换潮”。

但挂牌量这么高,意味着供应量太大,想卖出去房,还得降价。

没有重点校的老破小、老破大,肯定要割肉。

就算是次新房,也得妥协。

最近监测了几个次新小区,政策出台后,挂牌价基本都在下调。

海河大观,中海复兴九里,中建悦东方……

5万、10万的降,不是个例。




有的是因为产品降价。

三代产品蔓延后,二手房基本都放弃抵抗。

巨大代差,带来相对技术贬值,体现出来了。

有的是因为资源降价。

类似的地段和总价,新房能上九年一贯制,二手房又没优势了。

天津楼市,二手房得看新房脸色。


【成交均价继续降】

即便有政策刺激,二手房价基本面,也涨不了。

仅看市区、环城,9月成交均价还是跌。

只有今年2、3月小阳春,二手房价涨了一把。

还是靠河西凶猛的学区房拉动的。

其余时间,都是“负增长”。


这波行情,一直大热的河西老破小,是不是又涨价了?

并没有,相比于年初的高点,还在回调。

有位粉丝,十一假期买了一套景兴西里,6楼(非顶层)158万。

回到了年初还没涨价的水平。

这套房当天有8组看房人,但业主也不敢轻易涨价,谁能快速下决定就卖给谁。

近两年,二手房折腾了好几个波段。

每次都是“错过即卖不掉”,业主也认清现实。


【成交量上涨45%】

价没涨,但是成交量大涨了,这是先行指标。

新政后的成交量,比新政前大涨45%。

算起来,比新房签约量还多涨5%,与今年4月差不多。


政策对二手房,起到了“刺激效果”。

单日成交量,体现的更明显。

9月新政后,每个周末都冲上了200套。

最高298套,出现在“901新政”后的第一个周末,之后逐渐衰减。

二手房的热度,就像脉冲一样。


进入10月后,量不再冲高。

就连国庆假期最高才228套,算不上热。

工作日成交量,也回落到100套出头。


【又博弈上了】

但转折点又出现了,买卖双方“博弈重启”。

十一假期带看量不低,但成交量却不高。

对比9月,同水平的带看量,成交量明显更高。

简单说,现在看的多,买的少。


政策刺激的效应开始衰减。

买卖双方的预期又不在一条线上了:

业主觉得:出政策了,怎么也能扛住价吧。

买房人觉得:市场也没怎么热,想卖房就得继续降。

事实上,买卖双方的预期,大部分时间都是平行线,没有交叉点。

只有在出政策后的短期内,会相交一下,市场表现就是成交放量。

这部分需求释放完,又会回到平行线。

举个例子。

有业主想卖万华里的一套房,之前没人看房。

最近终于有3、4组来看房的,但出价很低,业主不认可,迟迟也没成交。

至此,政策对二手房的“阶段刺激”,宣告结束。

下一个成交高峰,将出现在河北、河东、红桥解除限购时。

但是,依然会是脉冲行情。

本文内容来源于公开渠道汇集整理,旨在提供相关信息,仅供参考,发布平台及作者不保证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项目的具体情况如规划、设计、户型、面积、价款、建设进度、销售情况、交付标准和时间、配套、物业等请向有关部门或者项目权利人进行调查了解核实。本文观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系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承诺和保证,不得作为投资、购买、租赁等决策的依据。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不动产系大额资产,请通过政府和不动产项目权利人详细调查了解核实后谨慎决策。发布平台和作者对读者个人行为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政策后新房成交实况◎国庆看红盘
楼市新政密集出台 ◎后发优势
◎寻找天津高级烟火气 ◎2023楼市年中考
公积金提高贷款额度 下半年房价三种走势


◎龙湖·海河砚熙台 ◎天津瑞府 ◎天安象屿智慧城
◎金茂体北地块 ◎绿城桂语听蘭 ◎城投万欣城
◎金地和悦府 ◎招商江山玺 ◎金地悦城大境
◎中交春映海河 ◎津铁镜界 ◎万科滨海大都会

发表评论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