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

奇妙经济学!房价竟然与第一个孩子数量有关?

作者:admin | 分类:房产资讯 | 浏览:16 | 时间:2023-10-18 01:29:35

原以为部分地区房价暴跌是因为大家收入低、出生人口下降,但看今年出生人口的官方数据,其实是一胎数量下降引起的。
一、意外的关联
众所周知,房价上涨的主力军是学区房价格,北京、上海学区房都是20多万每平米的存在。催涨情急之下,猛虎出笼!连当地有关部门都不得不祭出高招了,北京市干脆把上一轮炒房的元凶-学区房当成宝捧出来,希望能把房价带活。众所周知,当年北京房价贵主要由于学区房。没有这些疯狂的家长,20万每平米的房价是不可能超上去的。当年北京为了控制房价,首先就是要按住龙头:海淀区29个学区房房源不让挂牌展示,超过指导价不可以挂牌,但是可以正常交易。
原以为学区房价格暴跌是因为出生人口下降,但看今年出生人口的官方数据,其实是一胎数量下降引起的。
官方统计去年一胎占比仅为46.1%,而一胎家庭才是购买学区房的主力军。看来,八零后这一代还有一些传宗接代的执念。但九零后和零零后们很多连一胎都不想生,成了绝代佳人。有人总是觉得出生率下降,人口危机没什么,人少了,房价跌了是好事。但实际上。凡事都要循序渐进,过犹不及。
二、影响
出生人口结构会对每一个人产生影响:妇婴及相关行业大量倒闭,很多医院的产科直接关门谢客。这次公布的数据里面还有一个更尴尬的数据,出生性别比111.1。不知道这个数据有什么特别的寓意,双11光棍儿节还是什么意思?按正常的生物学规律是1.02到1.07,新出生男婴、女婴的比例大致相当。可是现在直接就干到了。111.1:1。男孩儿多了11.1个。
先。现在是。现在是有钱的多生,没钱的也多是,就是中间中产阶级。一个也不生。据报道,2022年网络搜索婴儿车下降了17%,较2018年下跌了41%,2022年婴儿奶瓶的搜索较2018年减少了1/3。2022年,关于老人养老院的搜索则增加了八倍。将来中国的社会优势资源将更加高度集中,这些生三胎的阶层肯定占据了各个行业的重要位置。自己的娃娃就一个,人家的娃娃三五成群。社会的阶层分化越来越明显了。
与之相关的是去年全国结婚人数跌破700万对,中国出生人口在经历1987年这40年来的最高峰后,连续多年下行,形成了惯性。
三、买涨不买跌
降首付,出乎意料的是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二手房挂牌量激增,可惜这个时候卖房子太难了。想卖房跑路富豪增多了,很明显是不看好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近几年房地产涨幅太高了,即使再大幅下跌,他也有钱赚。赶紧出货,不玩击鼓传花的游戏了。
即使房子烂尾了,银行的贷款买房者也要承担风险,并且继续还清贷款才行。也有乐观的,觉得政策就是认房不认贷,当然政策这才刚刚开始,再不行动,无数招数都等着你,直到你上套为止。房地产还会迎来一波更大的利好。当然,就跟当时的二胎政策一样,狂欢几下就没劲儿了,因为没多少人生孩子了。如今就连幼儿园的老师和小学教师都知道自己快失业了,这几年亲眼看着招不上来多少学生,更别提这么多房子了。
大出预料,原本有关部门想着推出降低首付新规定,会有大批人排队买房,万万没想到是,大批业主开始排队卖房!话说的好,买涨不买跌,主要是房价只要开始下跌,你就卖不出去了,它不像是股票,永远都能找到下家接盘。
原因很明显,老百姓收入不增加就赶紧主动降杠杆,没收入就不负债,大家都开心。上一次降首付还是2015年,全国二套房首付比例下限调整为40%,当场北京上海都涨了一倍都不值。如果没有降首付。那大家都赶不上这波涨价红利。
这一次可是大部分房子怎么都卖不出去,沦为所谓“沉没资产”


往期

惊人相似!北京最佳中学凶案、北大学生弑母案

留学生常见问题及对策

“船到桥头自然直”?不一定!看清留学关键,谨防套路

国内高考or出国留学?海内外清北校友谈如何规划大学

各省市负债排名!新冠金融“后遗症”、失望的主流经济学家们

职场黑暴?北京某央企总部凶杀案

美国疫情经济学!国内某些专家为何忽视、曲解?

最坏情况?中国面临美对俄相同金融制裁会怎样?美欧将付出多大代价?

北大附中校长“众望所归”被免职?网红教改路在何方?

清华北大与普通重点大学差别多大?终于有大学公布真实数据…

大学最热专业真相:高薪、高学费、入职难、中年危机...

对比美国、中国经济研究到底差在哪里?

数据分析:北大清华最热、最冷的专业有哪些?与普通大学异同?

发表评论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