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

荔湾掀起户型内卷大战,给刚需的几个忠告

作者:admin | 分类:房产资讯 | 浏览:19 | 时间:2023-10-23 06:51:11

大家好,我是果爸,前房地产市场分析师/全职奶爸/自媒体,对300-800万总价的刚需置业有自己的理解。我会持续分享自己看房的心路历程,对各区域热门、优质楼盘进行持续的分析,帮你们做出更合理的购房决策,避免踩坑。

-正文-

荔湾新盘花语和岸开盘,也有不少粉丝问到,我这里不单独分析,后面会简单对比几句。如果对学位有需求的家庭,其实可以考虑86平,至于115以上的那些,除了长期住在芳村的本地客户,其他情况都不是很推荐。

回到主题,聊下花地湾内卷的户型。

1、

去年和悦滨江推出的时候,市场惊呼这个户型太卷了,几乎吊打荔湾市面上的二手。

确实如此,74平的3房2卫(严格来说是1.5卫),80/84平的3房2卫,比广钢二手和同时期的金域曦府功能性强太多。

不过时代变化很快,漂亮的户型对开发商来说是最简单的事情,花池+飘窗+阳台+转角飘窗,Buff叠满,总能偷出更多的面积,打造100%的利用率。

对许多刚需客而言,高赠送高得房率的户型,吸引力还是很充足的。

花地湾就是典型,荔湾今年新盘太多,开启抢客大战的第一步,就是在户型上下功夫:

你万科做了79平3房2卫,那我中海就做71平2+1房,保利也不甘落后,我偷面积早有经验,必须要跟进。

这就形成了目前的格局——

从曦府94平的3房2卫,进化到朗庭79平的3房2卫,然后中海浣花里干脆继续降低门槛,推出71平的2+1房。保利也做出了比和悦滨江更小的72平3房。

所以那些只盯着户型看的朋友,一定要谨慎,产品是可以随时变的,开发商要做出一个好户型非常容易,但是地段、配套、地铁这些东西,不是三年五年可以复制出来的。

你今天为了这个项目的户型入手,那么几年也很容易被周边那些新盘更先进的户型内卷,到时候你的二手依然会被嫌弃。

户型、利用率这些当然很重要,但不应该是我们做出决策的核心逻辑,地段配套的价值更重要。

2、

后台也有粉丝提问,花地湾附近这几个新盘挑花了眼,选朗庭、锦上印、花语和岸还是等即将开盘的浣花里和保利和颂?

说实话,你们觉得这几个盘差距很大吗?

未必,地段没太多差别,产品也比较同质化,配套有优点有缺点,而且地段偏一点的要么产品更舒适,要么单价更便宜,总有让买家买单的理由。

你单纯让我说哪个好,不好意思我给不了准确的答案。

在荔湾的购买逻辑其实并不复杂,看你需要什么,且不要对增值预期抱太高的期待,做好长期持有居住的打算。

所以不要总是怀疑值不值得,能不能买?保利好还是万科好,亦或者是中海好?从你自己的根本需求去考虑吧,是要地铁,要学位,要舒适,要便宜,还是要面积,要配套?

3、

简单说一下几个盘的优劣势,很多是软文里没有的东西。

花语和岸:这个盘我之前的推荐分数不高,不过既然价格让步了,86平那种小户型倒是值得考虑,而不是某些推文里说的,“买115平、86平不值得”。

虽然位置很靠近白鹅谭核心区,但说难听点,白鹅谭自己都没搞起来,有啥好蹭的,大家都是大饼状态。一手盘买家吃概念,二手房的买家看的就是实打实的配套和兑现的东西。

买小户型的逻辑就是便宜和性价比高——400万出头买个有省一级学位,去地铁站大概1公里,南北通透的3房2卫,还要什么自行车?

在广钢,3房2卫成交价基本上要去到450万以上,目前放盘的都在470以上,偏改善的小区总价更高,400万左右只能买到3房1卫,还是北向或者东向,采光通风相对一般。

这样对比下来,花语和岸还是不错的,至于夹在中间采光不行,城市界买呢一般,靠着医院和养老院,这些都是浮云,刚需挑不了那么多。

反倒是改善客,面对黄大仙+医院+养老院三重Buff,我没觉得有多少人能接受,何况周边的城市面貌相对一般,不好下手。

中海浣花里:最大的优势是总价门槛更低,估计350万以内,这个价格在广钢都无法买到好楼层3房。当然了,去坑口地铁站也蛮近的,适合刚需。尴尬的是地铁线路就在楼下,北侧和东侧还是主干道,教育也不确定,存在一些风险,容积率也比较高,太密了。

保利和颂:密度比朗庭和浣花里低一些,也不是超高层,但花园也很小,离地铁更远,学校同样不确定,即使能读,一所省实肯定不够,摇号也有可能。不过优势也是户型,和浣花里大差不差。

万科朗庭:我之前就说了,翻版的保利曼城,以后的总价、流通性和那里也差不多,完全就是满足刚需上车。比保利、中海的优势在于学校更确定,其他就没啥可说的。

锦上印:位置相对花地湾差一些,所以开发商也很聪明,做了改善产品,吸引周边的改善客户,优势就是产品,配建的学校落定,确保未来和周边竞争的时候不会吃亏,如果广钢、花地湾涨,这里也能涨,流通性我觉得总体差不多(学校顺利兑现的情况下)。

4、

荔湾这几个新盘,吸引了很多来自荔湾,越秀,海珠甚至天河刚需买家的目光,综合上面的分析,给大家几个忠告:

(1)、我依然建议大家对比下广钢

即使户型看起来落后了一些,但更强的教育确定性和更成熟的教育资源,我认为那边更适合自住和长持。从价格来看,广钢这五六年的发展已经将泡沫磨得差不多了,算是合理的水平。

(2)、不要只看户型

说句大家不喜欢听的,买和悦滨江大户型的朋友,以后可能会后悔,因为这几个新盘入门3房总价差不多,但地段、配套优势是比较明显的。

这就是当初只看户型的后果,新盘要卷户型太容易了,只要开发商稍微有点良心就行。但是地段价值是不可复制的,交通配套也是长期恒定的,这些都是5-10年长周期才会有明显改观。

(3)、思考下流通性

这是我一直强调的逻辑。尽管我建议大家要有长持思维,但流通性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因为你不知道未来会有什么样的改变。尤其是刚需买家,第一套房大概率不会住10年15年,有些可能5年就想换了,有些可能七八年也会考虑置换。

这里面需要考虑的是地段,是总价约束,也是持有周期。比如新盘被动持有周期就会多个3-4年,因为交房+出证时间一般都要3年以上,这就意味着你的房子锁定期至少是5-6年,新盘会影响整个置换节奏和时间节点。

另外一点,新盘的规划也存在不确定性,比如教育,比如底商,比如交付质量等等,虽说大开发商肯定不会暴雷,但交房的时候多多少少有些问题存在。

(4)不要对投资有太高期待

之前我说过,500万是买入广州核心区的门槛,也就意味着,要有比较好的流通性,保值能力的房子,大概也不能低于这个数,而且也不是所有高于500万的房子,保值能力都很好,至少前几年买广纸、买广钢的朋友深有感触。

所以再想通过房子赚钱,其实是很难的事情,已经脱离了多数普遍人的能力范围,建议大家把目光转向自住需求,从自己的通勤、学位、家庭面积需求、生活配套来考虑,将房子当成一种可以抵御通胀、放水的资产,也不是一种投资标的。

而且也不要对短期的波动太过纠结,降价了你也不能退房,涨了你也不能保证你卖的时候还是这个价,你也处于限售卖不掉,或者即使你卖在高位,大概率也买在高位,其实是差不多的。

-END-

非常感谢各位小伙伴的支持,一年的积累和成长,果爸已经完成从奶爸到全职房产博主的转型,也加入了非常专业的团队。

2023年,我会继续输出更多的踩盘报告,回顾我的看房经历,分享我对广州买房的观点,依然会保持“真诚、客观”的态度,产出更多有价值的内容。

如果你对于“买房的思路不清楚,不知道在那儿买,不知道买哪个盘”这些问题很迷茫,欢迎找我沟通,可以正式咨询,也可以聊天交朋友。

发表评论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