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

为什么我劝你尽量买大户型?

作者:admin | 分类:房产资讯 | 浏览:44 | 时间:2023-10-23 13:37:27

点击曦姐说地产关注我,加星标

房产洞见 丨作者 / 紫晨花开   整理 /  紫晨花开

(点击以上图片,可向曦姐咨询)

前几天,在同学群里与大家讨论房产问题。
有同学问我:为什么会推测市区大户型和郊区别墅更保值?
本篇,分享点个人观点。
我们来看一组今年上海新房开盘的数据。
  • 浦东金桥的浦开云锦小户型90㎡认购1:2.53,120㎡大户型认购1:9.2。
  • 普陀武宁板块天汇玺106㎡小户型认购1:2.86,141㎡大户型认购1:10.59。
  • 杨浦区东外滩板块瑞仕·云曜璟庭90-99㎡小户型认购比为1:2.78,139-142㎡大户型认购比1:9.1。
我们可以看到,今年上海市区新房出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大户型备受追捧,小户型反而没那么热。
甚至,郊区非热门盘也出现了这种情况,比如宝山罗店金融街项目、嘉定南翔嘉悦府项目等。
二手房市场,也同样凸显。
不少小区一房挂牌单价,几乎与三房、四房单价持平,比如嘉定南翔标杆项目华润中央公园、普陀超级大盘中远两湾城等。
以前的开发商,定价逻辑通常是做高小户型单价、创溢价;拉低大户型单价、控总价。
而从目前的二手市场看,大户型单价与小户型逐渐拉小,甚至有“迎头赶上”之势。
综合以上,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未来的大户型,包括市区大户型(四房及以上户型)、郊区别墅,可能会比小户型更具有保值性。
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想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供应结构影响。
我们都知道,开发商通过招拍挂取地,但每幅地块在取得时,都是有一些固定指标的。
开发商拿到这些要求后,会参照这些“条条框框”,做出最优的产品组合。
2022年前,开发商拿到的地,大部分都有一条硬性规定:中小套户型占比达到50%、70%,有时甚至会要求100%。
此项举措的底层逻辑很简单。
国家希望从源头上控制产品线,保证市场有足量的小户型供应,以满足刚性需求。
直到2023年,部分地块的中小套配比才有所降低。但依旧有不少地块要求中小套占比超过60%。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的市面上大多数新房,都有不少小户型产品的根本原因。
按照经济学里供需理论,某类产品一旦过多,在流通市场的价值会减少。
供应较少的大户型,就相对会更稀缺一些。
第二,需求驱动。
2021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出炉。
我国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8.6平方米。折成实际使用面积后,相当于日本1983年水平。
据最新数据统计,我国一二线城市人均住房面积34.3平米。
特别是深圳,远低于平均水平,仅有21平米。
我们都知道,城市里的小户型,解决了大多数“打工人”的刚性需求。
花小钱,先上车”,是他们选择小户型的深层原因。
随着这几年出生率下降、老龄化加剧,接盘的人没那么多。房地产行业投机属性也在逐步退减。
所以,未来的房地产,势必会回归到追求居住的舒适度上。
再加上,在房地产最疯狂时代里,大量的刚需客群上车。
随着他们财富的不断积累,大概率会诞生出新一波的置换潮。
写在最后。
这篇文章的目的,并非鼓励人人都一窝蜂地去挤破头、买大户型房产。
目前,国际形势不明朗、国内经济萎靡。在买房这件事情上,应当更审慎一些。
我从来都不建议身边的朋友加太多杠杆买房。
因为有限的人生只有一次,没必要让自己被高额房贷捆绑。
对待生活,理应佛系一点、快乐一点,在精神上多给自己一些所谓的“松弛感”。


-END-

原创不易,如果您喜欢这篇原创文章,欢迎关注并转发,记得文末右下角2个图标都需要点哟!

【关于作者】 紫晨花开,魔都房产人。爱思考,爱写作,爱生活,不爱美颜的佛系女青年。

如有感兴趣的房产话题,或是疑问,可点击小程序咨询,或添加曦姐个人微信~

(点击以上图片,可向曦姐咨询)

(曦姐个人微信)

本文首发微信公号“曦姐说地产”,版权由“曦姐说地产”所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其他平台。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