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

深圳房价已跌回到了2016年?

作者:admin | 分类:房产资讯 | 浏览:19 | 时间:2023-10-23 23:39:53


9月初,四个一线城市同时落地认房不认贷,存量房贷下降等政策。

但从已披露9月的二手房和新房数据来看,三家欢喜一家愁。

深圳成交2400套,北京成交14262套,上海成交17503套,广州成交8500套。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新房成交量则依次为4408套、6396套、6218套、2076套。

北上广数据相比8月成交都有上涨,打了个翻身仗,只有深圳成交量依旧萎靡不振。

很多网友认为,深圳救市救了个寂寞!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深圳楼市成交乏力?通过数据复盘,除了限购限贷政策影响,我们发现有3个“新鲜事实”。

源源不断的新房供应
库存量创7年新高

在深圳,住宅供应不足已经是老生常谈的问题。

但从2020年开始,供应不足的现象开始得到改善。

统计了今年1-9月的供应量,共计供应面积431.59万㎡,4.5万套住宅。

这个供应面积已经接近去年全年的459.6万㎡。

再加上四季度还预计供应约1.4万套住宅,今年供应量预计将达到6万套。

通过限价、增加供应的组合拳,降低了买房人入市恐慌的情绪。

不过,随着“208政策”效果影响,买房人入市意愿开始降低,此消彼长,库存量持续增加。

库存去化周期是行业内经常关注的指标,用来判断市场的供需关系。

当供大于求时,量价往往会下降;
相反,当需大于供时,量价就会上涨。

据乐有家统计的数据显示,深圳新房住宅库存创7年来最高峰,去化周期超过17个月。

按照业内普遍认为:如果库存低于12个月,就需要增加供应;高于这个线,但不高于18个月,就是供应持平即可;大于18个月,就需要适当减少供应了。

而深圳去化周期已经接近18个月,已经达到警戒值。

另一方面,当供应愈来愈多,新盘就不可避免陷入卷的情况。

折扣、送首付、送装修、物业费,甚至降价全方位来揽客。

西部沙井、光明把房价打回七年前;
中部龙华已经梦回2016年;
东部坪山已经把单价杀到“2字头”。

但真正让开发商开始焦虑的是,降价这一招似乎也失效了——虽然你降的够狠,却不被购房者买单。

但是买涨不买跌是千百年来人类形成的商业共识。

行情火热时,“三无(无销售、无售楼处、无样板房)”抢房的盛况频现;

行情淡时,则希望总价后面抹个零,要送装修,送家具,送电器,免三年物业费;

当市场真跌价了,买房人朴实的想法并不是果断入场,而是认为,慢着,说不定还能降的更多。

于是,不好卖,那就降价,降了价,还是不好卖,库存量水涨船高,恶性循环开始了。



什么人在买房?

存量过多,是供应问题
哪些会人买,就是客群结构问题了。

9月初,四个一线城市同时落地认房不认贷、“调整公积金贷款期限”等政策,随后北上广升温明显,只有深圳没有太激烈的反应。

如果细究政策,比如“认房不用认贷”,对改善买家受益才是最大,毕竟从原来的七成、八成直接下降到三成。


这从贝壳找房统计的数据可以看到:

9月北京和上海500-1200万成交占比70%,刚需远郊区域的300-400万占比15%,1200-2000万占比7-8%。

而深圳300-800万占比70%。

在什么人买深圳房的调查中,第一次买房的达到66%,自住为主的也是66%。


▲来源:贝壳找房

换句话说,北上的成交量更多是改善买家再推动,而深圳购房群体依旧是首次置业为主。

认房不认贷的政策并没有刺激到深圳大部分买房人也就不奇怪了。

深房中协也认为,“认房不认贷”政策的市场提振效应略显单薄,特别是在当前其他一线城市相继放宽政策的背景之下,市场对于深圳后续跟进政策的呼声与预期一直未减。


成交上万套
人才房撑起楼市半边天

与北上广不同的是,深圳还有人才房。

相比商品房,人才房可以按市价打6折。

南山、福田的人才房打6折就是5万左右:
光明、坪山的人才房打6折,只要2万出头。

也就是说,还没有人才房的时候,5万只能买原关外区域,2万左右只能买临深东莞。

打折后,南山、福田也不至于高高在上了,光明、坪山也更平易近人了。

再加上产权还是自己的,同样的预算,买商品房还是人才房,从买房人的去向就可以看得出。

不完全统计,截至10月,已配售17个项目共供应11607套,10230套房源被选走,整体去化率达到88%。

其中前海的深业云海湾推718套,均价5.52万/㎡,超过10700户家庭申购。

不完全统计,还有超3万套人才房在路上。

对比惨淡的商品房市场,真的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如果把人才房成交数归纳到新房住宅成交,对比去年同期其实是上涨的。

深圳住建局数据显示,截至10月18日,今年深圳新房网签25003套,再加上人才房10230套,对比去年同期的27409套(人才房去年11月才开始配售),多了77%。

但把人才房的成交量剔除出来判断深圳楼市冷清,甚至没人买房了,这明显是不合理的。

毕竟两者都是限购,都需要社保年限,都是花了真金白银买的房子,而且人才房跟之前买光明、坪山、龙岗、宝安商品房的客群已经高度重叠,很明显分流了一部分买房人。

这从各区去化就可以看到,比如:

光明的库存量7191套,9月成交只有152套:
坪山库存量6258套,9月成交158套。

归根结底,深圳新房和二手房成交乏力,是前有猛虎,后有追兵。

如果你有不同的看法,也欢迎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探讨。

【声明】
1、本文为「楼市头条」转载。
2、本文部分信息和图片来源网络,如任何个人或单位认为本公众号文章涉及著作权等问题,敬请立即通知我司,我司将第一时间核实予以更改或删除。
3、本文对市场、企业、项目的介绍和分析,均旨在提供相关信息,不保证所有信息、文本、图形、链接及其它内容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意味着本公司对此作出承诺。
4、本文所述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市场交易依据和投资建议。
5、本公众号稿件均出于公益目的,仅提供参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明其内容的真实性,不作为任何法律事务的法律依据;



发表评论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