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

开发商误买毒地,索赔100.4亿!陆家嘴彻底怒了......

作者:admin | 分类:房产资讯 | 浏览:18 | 时间:2023-11-09 15:21:00
85亿买了个毒地,陆家嘴懵了
整体索赔100.4亿

地产圈发生了一件大事!

2016年陆家嘴下属企业苏州绿岸在苏州经过82轮竞价,将挂牌价格从31.5亿元的底价推高至68.4亿元,溢价超200%,加上承接的16.85亿元债务,以总价约82.25亿元竞得苏钢集团17块地,占地1500亩,建筑面积超100万㎡。

2016年处理地产爆发期,拿地后就开始紧锣密鼓的进行建设。

该地块含商业、住宅、工业研究、加油站配套教育地块综合开发,2021年已建成幼儿园环境检测结果出来时让开发商彻底傻了眼。

已建设教育设施的2号、13号地块及尚未开发的3号、4号地块均存在严重污染风险,土壤或地下水中诸多元素大幅超标,不符合该等地块原对应的规划用地标准,4幅地块面积合计约11.8万平方米。

经过后续全样本检测,陆家嘴购入的17宗地块里,仅有3宗地块没有污染。也就是该地块整体污染严重超标,需要整治后调规,不再适合开发建设

这简直被坑死了!

这雷不是一般公司可以扛得起的,11月3日晚,陆家嘴发布公告,因土壤严重污染问题,将江苏苏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钢集团”)、苏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苏州市苏城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苏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五家国企、政府机构打包告上法庭,十分敏感。

现在已收到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的书面案件受理通知书,尚未开庭审理。

这次不是第一次爆出来,去年就受到了媒体的关注,今年以后陆家嘴成立了事件处理专班和苏州方进行对接、协调、维权,这一次发布公告闹的人尽皆知,应该是处理细节问题、赔偿等最终没有谈妥,掀桌子了。

陆家嘴到底知不知情?

这是重点

那陆家嘴在拿地前是否知道土地性质、以及污染真实情况?这是重点

2016年的挂牌文件中,苏钢集团其实披露了土地的污染情况,表示焦化区域的污染主要集中在4号地块局部区域,根据修复目标值,最终确定0-18米深度内,污染范围为17542㎡,污染土方量为39604m³。非焦化区域的土壤和地下水基本未受到污染,可再开发利用

简单而言就是只有4号地块存在重污染情况,且范围和土方量已确认,整个地块就可以正常进行开发,最后还和苏州环境检测院出具了地块的检测报告。

股权最终交易后,陆家嘴就苏钢集团所披露的污染范围进行了治理修复,并取得了修复成果,开始正常开发。

现在的真实情况是和当时披露的面积和成都远远超过了实际检测的污染情况,整个地块只有3个地块没有重污染超标,其余14个地块全部含致癌重污染物质,不符合该等地块原对应的规划用地标准。

最可怜的还是在这里日日夜夜建设了几年了建筑工人和项目管理人员,最好是去做一个防癌筛查,没事最好。

还有买了这里房子的购房者,存在污染的地块还包含住宅项目锦绣澜山的两个楼盘——锦园、绣庭。其中,锦园一期的六栋房分别于2018年12月和2019年10月开盘,2019年12月交付;二期于2020年4月开盘,2021年10月交付。

媒体报道还没十几户不愿意搬离,这么一扯,房子是肯定不能再住了,命要紧。

写在最后
启示

工业化初期的50年代,国家一贫如洗,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主,多数城市规划、环境保护意识薄弱,为了交通等方便很多重工业厂区建设在城区内或者紧邻城区的河道旁。以前的工业用地许多土壤污染地区已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没有外来手段来治理干预,短时间内土壤无法自净,有的地块永远都无法自净,甚至出现环境报复的反噬,教训深刻。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近30年城市化进程加速,很多原来的郊区变成了新城区,而原来的工业用地一并纳入了城区内,成了城区一块禁地被永久围了起来,随着城市化进程进入尾声,原工业用地调规重新进入市场变成了一块块硬骨头,也是迫在眉睫的事,放在那里影响城市界面形象,资源得不到利用,重新开发环境不达标,污染没有彻底治理完。

2006年武汉市汉水南岸一块地荒芜了4年没动静,当时进场开发后,直至开发商施工人员中毒,引发全面停工,最终引发了当时全国最大“毒地”被退事件,如果建成后小区有人住进去,后果不堪设想。最后该地“退还”给武汉市土地储备中心,赔偿1.2亿元了事

2016年,江苏常州发生“毒地块”事件,市外国语学校搬新址后,该校几百名学生检出皮炎、血液指标异常等异常症状,如此集中事件,引发了学校调查,后经了解学校附近正在开挖的地块上曾是三家化工厂,学校受到的污染与化工厂地块上污染物吻合。

这样的地块分布在各大城市数不胜数,这只是冰山一角,其中湖南长沙河西铬盐厂修复项目是环境修复行业的焦点,全国瞩目,如果长沙这块毒土地可以治理完成,可得当做全国各地治理的一个参考样本。

原长沙铬盐厂始建于1974年,地处湖南长沙三汊矶地区,该地块处于滨江北,紧邻湘江,占地170亩,保守估计土地价值超25亿,2003年12月正式关停,并开展污染治理工作。经专业机构检测,场地内六价铬和总铬浓度严重超标。这块地治理了几十年 还达不到要求,现在还在继续治理,重回市场遥遥无期。

有专业人士指出:地方领导超级重视,有钱花不出去,长沙铬盐厂项目就像中国足球,有漂亮的球场草坪,有裁判有热情的观众,但没有合格的运动员。意思很明确,在我们的星球上还没有能治理这块土地的完美方法和专业团队。

有人要问,当年那些工厂为什么都选择建在江边?因为排污方便,那个年代基本没有什么污水处理的概念,污水了土地,沿河流域的水资源也存在同步污染,很多不负责任的私人企业都是直排,对当地环境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破坏。

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很多事情的决策有当时的时代背景,不是一两句话就可以说清楚的。我们应该吸取教训,经济发展再也不能以无底线的牺牲环境为代价,经济会稳步向前,资源却不可再生和修复。

毒土地不能再流入市场,那些不管人民死活不负责任的决策者注定要被钉在历史的屈辱柱上。

给大家推荐一个项目经理-总工-商务成本专属资料库 ,欢迎加入

发表评论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