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人不敢消费?专家:房价涨了300倍,工资才5倍!没有收入谈何消费,说得太精辟了!
作者:admin | 分类:房产资讯 | 浏览:33 | 时间:2023-11-17 09:22:23你好呀,我是小谷。
疫情放开之后,本期待着消费市场复苏,大家进入买买买模式。但事实并非如此。一方面,全国人民开始消费降级,很多人不愿意或者不敢消费了。另一方面,据央行透露,截至2022年年底,全国居民存款增加12.7万元,创历史新高。
为什么中国人不敢消费了?业内有位专家说出了大实话:房价涨了300倍,工资才涨了5倍。其实房价和工资只是消费疲软的一部分原因。具体有哪些因素影响呢?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看一看。
一、经济不景气导致大家对未来的悲观预期。
经济不景气,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很多人对未来的预期更悲观。很多人甚至说未来经济形势只会更严峻。自然不敢消费。
一部分人只能勉强维持基本生活状态。手头有钱的家庭更倾向于把钱存到银行,这样更有安全感。
二、就业市场不稳定,收入不涨。
受疫情几年的影响,很多实体纷纷倒闭,很多企业大厂都在裁员。工作的不稳定性加剧。
同时随着移动支付和直播带货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消费场景从线下转移到线上。很多实体企业都受到冲击,艰难维持或是破产倒闭。工作机会的进一步缩减。
在这样的就业环境下,能保持一份稳定的工作就不错了,收入更别提能上涨了。
三、高房价和房贷压力。
房价是压在老百姓头上的一座大山。虽然房价有一定程度的下跌。但一二线城市总体房价还是高居不下。即使付了首付,每个月的房贷压力也很大。在收入没有上涨的情况下,根本不敢消费。
四、高昂的教育成本。
教育成本不可忽视。在目前普遍内卷的环境下,即使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限制校外教培机构的政策。但是补习兴趣班依然盛行,只是换了更隐秘的形式,需要付出更高昂的成本。
只是整顿教培机构,无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参考一些国家的模式,如果全部取缔,在公办学校就能完成所有的兴趣班。教育成本可以一定程度下降,但是我国对人才选拔的机制没变,都无法根本解决这一问题。
五、消费观念的变化。
疫情长达三年之久,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我们的消费方式。一方面让消费习惯从线下转移到线上。另一方面,大家珍惜物资不浪费的意识增强。
同时越来越多的90后,00后逐渐步入消费市场,成为消费的主力军。而这几代人的消费观念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一人吃饱全家不愁,他们更关注自我感受,不在意外在眼光,很多也没有房子车子的压力。消费方式趋于极简,更理性。
如何重振消费信心?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也需要社会、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比如国家加强房产市场的调控,真正做到房住不炒。企业积极进行产业结构升级转型,适应社会和人的需求变化。个人,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