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零食卖5毛钱,量贩零食店是新宠还是炮灰?
作者:admin | 分类:装修建材 | 浏览:48 | 时间:2023-11-26 09:03:06作者 | 付艳翠编辑| 冯宇
艺术编辑| 评论人:邱天 | 歌曲随笔
“武汉的街道上、学校前、大型社区以及几乎所有大学里,这种‘黄店’越来越多。” 居住在武汉的媒体人王子发现,从今年开始,他住处附近出现了很多商店。 开设至少5家此类线下零食店,价格便宜,品种多样。
图/零食店货架
2022年以来,类似的线下零食店成为流行的线下零售业态之一。 他们绕开经销商,从更多上游厂家取货,减少了渠道进入和其他费用,并且可以降低产品的平均价格。
于是,这类主打薄利多销的小吃店成为吃货们的“新宠”,开始收割年轻人的钱包。
有的人在这样的商店购物,三十、四十元就能买一大袋零食; 还有的人把它们当作仓库式的零食超市,放弃便利店,只在这类零食店购买零食。
但由于这些大众零食店主打平价零食,加盟商赚取的毛利并不高。 一位从业者向《现代消费》透露,其门店综合毛利率仅为18%。 要知道,2022年,良品铺子直营零售业务和来伊份门店零售业务毛利率将分别高达47.47%和51.24%。
毛利如此之低,仍有不少品牌进入市场。 大众零食店的魅力何在? 大众零食店是一门好生意吗?
01
平价零食“真好吃”
“买一大袋,超满意”,位于长沙都正街的小吃店货架上最显眼的黄色标签,就是这类大众小吃店的广告语。 货架上摆满了我们小时候吃过的辣条、豆腐干、红烧肉、干果等平价零食。
此外,店里一半以上的零食都是散装包装,按斤出售。 大多数大宗产品的售价都在一元以下,这不仅吸引了消费者的眼球,也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购物欲望。
图/零食是店内很热闹的商品
“在长沙你可以看到很多零食连锁店,零食种类很多,但即使每种都买一份,价格也不贵。” 来长沙旅游的刘倩表示,这样的大众零食店环境干净,商品陈列整齐,让她的购物体验非常好。 “主要是买一大包才30到40元,超级满意!”
不仅在长沙,云南某大学的学生李亮也表示,去年学校新开了一家大众小吃店后,她就只从这家小吃店买零食了。 “便利店2.5元的可乐在这里只要1.8元; 市场价2元的矿泉水在这里只卖1.2元; 市场价4元的王老吉、加多宝在这里只要2.8元。 用更少的钱买同样的产品真是太划算了。”她解释道。
1995年出生的徐娜也有长期从线下零食店购买零食的经历。
在徐娜的印象中,这种线下零食店在2022年左右开始流行。当时,她所在的小区附近开了一家线下零食店。 住在附近的年轻人她都会去那里光顾。 生意火爆,她每次结账都要排队。
“这附近的这家店这两年装修了一两次,每次都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从商品陈列到给顾客的视觉效果,一切都做得很用心。更何况零食种类繁多,只要你走进店里,总能找到你喜欢的零食。” 徐娜说,尤其是像她这样独居的人,在网上购买的零食都是包装好的,总会有不喜欢的零食,但在这里,他们只买两三包。 ,每样买一点就可以凑一大袋,还可以吃自己喜欢的东西。
“它的定位很明确,是学生、年轻人的生意,是一站式零食店,也是仓储式自选超市。一包卫龙、一个果冻、一块面包……每件产品只要58美分,适合对价格敏感的学生,团体或孩子也不用担心价格太高时放回去的尴尬,给了消费者面子。 王子不禁感叹,这就是这种小吃店的魅力所在。
这些零食可以以低于便利店的价格出售,让消费者可以随心所欲地“买买买”。 唯一的秘密是,产品“直采正品,大厂供货”。
对此,零食忙相关负责人告诉《现代消费》,传统零售模式下,零食出厂后会经过市场销售、代理商、经销商、零售商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经过市场销售、代理商、经销商、零售商等多个环节。环节就会产生利润,随着价格层层上涨,消费者手中的零食自然不低。
当零食非常忙的时候,他们绕过经销商,向上游食品生产商和代理商供货。 他们通过搭建无中间商的自制渠道来赚取差价,消除了超市的入场费、条码费和网上平台。 加入入场费、佣金点等隐性费用后,产品均价更低,产品品类更丰富。 “Snack Busy门店的SKU数量已超过1600个。”
低价零食不仅品类丰富、价格便宜,而且疫情过后,消费者的钱包从“开放”变成“封闭”,消费从升级升级到回归理性。 如今,消费者比以前更加追求“性价比”,低廉的价格使得零食获得了市场需求,并得到了资本的认可。
数据显示,尽管去年整体市场“遇冷”,零食赛道仍获得13亿元融资金额。 Busy、 Best、Love 等多家公司已成功获得投资。 赵一鸣零食今年2月完成1.5亿元A轮融资,上个月零食优鸣也宣布获得B+轮融资。
显然,面对超低价,大众零食店不仅赢得了“吃货”的青睐,还登上了资本餐桌,一场新的零食革命也随之而来。
02
“薄利多销”遭遇“大混战”
毫无疑问,低廉的价格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也让大众零食店通过“薄利多销”获得了理想的利润。
零食忙相关负责人告诉《现代消费》,2022年,全国零食忙门店零售总额将达到64.45亿,同比增长139.7%,日均门店营业额达到13000-15000元。
他说,目前小吃很忙。 除去店面租金和转让费,加盟商开店前期投入约50万元。 考虑到每个门店的实际经营情况不同,投资回收周期也不同。 “现阶段,门店平均投资回收周期约为1.5-2年。”
事实上,像Snack Busy这样的大众零食店主打平价零食特产店装修效果,因此加盟商赚取的毛利并不高。 据 Busy统计, Busy门店的整体毛利率约为18%。
如果按照以上数据算一笔账,大众零食店的利润确实相当可观——以单店日销售额13000元计算,单月日销售额40万元,增长18%毛利润可赚取约7.3万元。 一家店一般需要招聘5名店员,每人月薪4000元左右,人工费2万元,100平米店面租金15000元,水电费5000元,店内有单月净利润3万元。
理想情况下,这样的投资回报应该是“性感的”。 但更多时候,加盟商闯入的线下零食店战场显然更加残酷。
某零食品牌加盟商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自己的创业失败经历。 他说,当时该品牌声称单店日销售额可达8000-11000元,毛利润约为15%-20%。 加盟商可赚取的净利润达到8%。 但当他真正开始经营时,他发现,由于刚开业时的低价和消费者的好奇心等因素,小吃店确实能接待大量顾客,每天的营业额可以达到一万元以上。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单店日营业额开始下降,单店日营业额开始下降到几百元到几千元。 按启动资金50万元计算,投资回收期长达3.5年。 。
无独有偶,另一位大众小吃店创业者也分享道,他耗资50万元开设的小吃店最初每天的营业额在6000-7000元,但好景不长,现在每天的营业额只有6000-7000元。 1000元。 -2000元,最低的也只有几百元一天。 “原本小吃店靠着薄利多销来增加收入,但现在收入不够给员工发工资,开店不到一年,我只好关门了。”
究其原因,该加盟商认为,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是其失败的主要原因。
“这两年,很多创业者开始疯狂开线下零食折扣店。以前这条街上只有两家店,现在多了几家,感觉就像是在比拼谁的实力最强。”金融资源。” 他加了。
情况确实如此。 随着线下连锁零食店品牌疯狂开新店,原本相对宽松的市场正逐渐被更多玩家分享。
目前,小吃忙官方数据显示,其全国门店已超过2000家,但据业内人士透露,其全国门店已近3000家; 零食优名在全国拥有1000多家门店,计划到2026年开设1.6家门店规模。 素有“江西人民小吃店”之称的赵一鸣在官网宣布,公司将于2020年10月开启加盟店,每月开店数量将超过200家。
企查查数据显示,近十年来,全国“小吃店”相关企业的注册数量已相当可观。 其中,2015年零食相关企业注册数量首次突破1万家; 2016年至2018年,我国分别新增零食相关企业1.33万家、1.41万家、1.69万家; 2019年至2022年,我国新增零食相关企业平均新增2万多户。 截至今年6月13日,我国新增零食相关企业数量已达1.11万家。
图/越来越多的创业者争相加入游戏
狼多于肉,企业家趋之若鹜。 利润被瓜分后,赚钱变得更加困难,行业迎来破产潮。
上个月,有媒体爆料网红零食店“a1零食研究所”已经关闭了80%的线下门店; 今年5月,有消息称零食品牌“我老婆”要倒闭; 此外,最后一刻的折扣 Boom Boom Mart 已宣布破产。
薄利多销的新型大众零食业务听起来前景广阔,让投资机构热情高涨,但同时也让行业进入了“大混战”时代。 淘汰赛已经开始。
03
新老小吃店之战
事实上,这不仅仅是大众市场零食店之间的混战。 如今的线下零食店,不仅有零食忙、赵一鸣零食等新连锁品牌入局,三只松鼠、来伊份等几大领军品牌也在不断深耕。 线下,还有大型超市、当地超市、专卖店,甚至还矗立着杂货店、路边摊。 在此背景下,大众零食店的市场突破点在哪里?
在大众零食店创业者眼中,赢得零食生意的法宝似乎就是进军下沉市场。
“在我看来,目前的线下零售店更多还是受制于门店模式和人工租赁成本。以零食为例,我们的门店目前更多布局在二三线城市,甚至县城和农村地区。沉市场市场空间巨大。” 小吃忙负责人表示,以湖南为例,其在省会长沙拥有门店400多家,13个地级市平均门店数量超过20家,占湖南乡镇的70%已实现至少1家门店入驻。
不仅湖南的小吃非常热闹,事实上,浙江的老婆、福建的糖窝、江西的赵一鸣、四川的有名小吃都扎根当地下沉市场并开始开拓周边地区,在全国各地异军突起。县。 打开更多。
而这些零食新势力,已经成为该县零食行业的搅局者。
事实上,便利店往往会用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面积来陈列各种零食,精品超市也用四分之一的面积来陈列零食。 本来便利店的区位优势和低廉的投资成本让其在各个乡镇蓬勃发展。 但随着更便宜的大众市场零食店的出现,它们开始侵蚀原有便利店和夫妻店的业务。
甚至有加盟商表示,“当地一些便利店、零食店受到大众零食店的‘打压’,各地纷纷关店。”
在江西某县从事便利店生意的方曦也表示,他们这个人口不足40万的城市,有7家赵一鸣店、3家安迪安迪店、3家索维店、1家小吃店。 。
“他们的零食不仅比我们便利店便宜,而且零食种类也能快速更换,氛围也更好。 和我们这样的小店相比,卖的零食基本都是一样的,感觉顾客都吃腻了。 方曦也无奈地告诉现代消费,他家离线下小吃店不远,平时的生意受到了影响。 如果不是烟酒和日用品等产品差异,他可能就得把店转让了。
然而,虽然薄利多销的模式让大众零食店看似所向无敌,但事实上,“薄利”也制约着大众零食店与众多品牌的合作。
一方面,零食集合店渠道开始受到越来越多零食生产企业的青睐。
图片/写真网,基于VRF授权
例如,盐津铺2022年财报披露,在其所有销售渠道中,零食忙系统占其总销售额的7.31%,排名第一,甚至超过第二名沃尔玛和第三名步步高。 传统超市系统总量较大。
洽洽食品还表示,2023年初,公司将加大零食特许经营和大众销售渠道的合作,以直营模式为主。 目前,公司正在与零食忙、赵一鸣、零食有鸣等在大众零食渠道进行合作试销,合作产品包括葵花籽类、坚果类、坚果类等十多个SKU。休闲食品类别。 我们希望在 2023 年将更多产品推向市场。良好的三角洲。
但同时,更多品牌也担心大众零食店低廉的产品销售价格会蚕食同地区原有渠道经销商的市场份额特产店装修效果,引发渠道冲突。
对此,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零食龙头品牌向《现代消费》透露,不会与零食忙等大众零食店合作,因为担心跨渠道价格不一致。
显然,大众零食店这样的零食新势力想要做大并不容易。 供应和持续盈利方面存在诸多困难。 从业者必须在这场新的混战中找到自己除了“低价”之外的核心竞争力,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否则就会成为“狼多肉少”的竞争中被淘汰的一方。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