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

取消限购,会是房价崩盘的最后一根稻草嘛?

作者:admin | 分类:房产资讯 | 浏览:17 | 时间:2023-12-10 14:31:05

前几天,“网红经济学家”任泽平在官微发文,限购政策是过去房地产市场发展过热时期的产物,通过行政手段强力调控。

假如真正取消限购会怎样?

一定会有大量中产,想尽办法也要把手里的房或资产置换到北、上,广!
然而二三四线房产会加速下跌。

取消限购,看似是向所有人开放核心资产,实际是给特权阶级提供垄断机会。

答案很简单,限购不是门槛、是保险。

它解决了2大主要问题:

1.  限制本地土著的囤房数量

2.  防止无定居需求的外地资本涌入、炒作


这都是抑制房价畸形增长的防范手段。

一旦失去这道保险,我国的核心住房资产将迅速被资本淹没。

到时候别说买房,租房都得要命。没人想我们的大城市变得像东京、纽约那样。



所以面对当下的房地产市场,大家千万别再抱有“炒”的侥幸。

真没啥大招能让它死灰复燃了。

而刚需在购买时,更要摆脱惯性,戒骄戒躁。

优先国资地产商的楼盘,能避开不少坑。

别被一些打折、福利冲晕头脑。

我国房地产,已从卖方市场(摇号、积分)转变为买方市场(送车位、无理由退)。




购房者应该做好长期规划,充分考虑房产的保值和增值能力,以实现长期的财富增值。

房价越来越低,不少人的资产出现大幅度缩水,没办法,当下我国太多家庭的资产被困到了房产上。

房产作为资产的一部分,很多中产阶级,拥有最少3套房产,这房价的波动下,就很容易让”阶级滑落“



那如何避免“阶级滑落”?


控制好现在的「现金流」,提前准备未来的「现金流」

因为中产的大部分支出都是偏刚性的,无论是月供、生活费、养育费、保费··· 还不包括一些可选性消费。

这些支出,都需要持续的现金流。

在保证当下的现金流情况下,准备未来的现金流,才是王道!


计划好当下现金流的情况下,存下的结余只是固定的现金

关键步骤就是要把它「」成「金融资产」。

注意是「」,跟「」不一样。

拿现金换现金流,是拿现在的现金换未来的现金流,是确定的,是持续的,长期的。

但如果是投,意味着还需要担心下个月的收益如何?所以换比投少了很多妄念。

总之,持续换现金流,真的是一件特重要的事儿。

确定的,持续的,长期的现金流只能是保险!


对中产来讲,保险一定是刚需。


因为中产的财富积累承受不起生活的暴击,不用保险兜底,出事了可能就是直接返贫。

转移生活暴击的风险给保险公司,就需要自己拿出每年支出3-10%的家庭收入作为“保护费”。

在房子已经到达了自住的终点,可以把多余的房子或者空闲的资金慢慢往保险和股息上挪!

至于关于用房子出租这事,可以看看下面的:
120万的房子,每月躺收3K租金,房子还一直涨价?一房吃3代?

我一直觉得,对于99%的普通人而言,收息股+储蓄保险计划,是最好的投资配置,长期的稳定性,加能短期就产生足够现金流,并且未来现金流还能逐步上涨,安全性和增长性都能兼顾。

这也是能保持中产阶级的办法!

当然,如果你实在希望有人管住你的手,那么优先配置储蓄保险计划吧,放心,一定比你自己乱投资回报要高很多。

感谢你看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如果有配置保险的需求,欢迎加大雄微信沟通。


家庭储蓄理财
上海独生女继承2亿遗产后被离婚?现实中如何避免?
中年的尽头就是炒股?为什么人到中年,突然开始炒股?
有钱人,为什么喜欢买那么多保险?
增额寿和年金险有什么区别?买那个好?

女性专属养老年金:鑫禧年年尊享版
养老,真的只是女人的事
3.0时代的3.5增额寿?(一生中意)
在利率下降的趋势中如何锁定3.0利率不变?


家庭保障规划
意外险:包含哪些范围,怎样选?
意外险,0-95岁全年龄段,推荐
成人重疾险(小红花致夏版VS超级玛丽9号)
宝宝保险最新攻略,宝妈们可以直接抄作业了!
为什么说不建议小孩买百万医疗险?
入门级中端医疗(安盛卓越馨选VS平安北极星)
百万医疗,大雄自用款!(蓝医保)
少儿重疾险,自用款!(小青龙2号)
个人养老薅羊毛——盛世颐年养老
重疾险(i无忧2.0):核保宽松,有体况的看过来.
存钱送终身重疾险(白撸)?——富德生命臻享健康A款
重疾险的杠把子?最优解?


如何联系大雄

如果大家看完这篇文章后有任何疑惑,不妨联系大雄。可以扫一扫下面的图片,添加我的个人微信(加微信
请备注来意)。

接下来会分享更多保险干货欢迎关注
我们一起成长

客观中立 诚信专业
不忠于任一保司 
只忠于你的需求
家庭保障规划| 教育与养老金 | 中高端医疗

发表评论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