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茶楼是福建全省购房和教育研究专家,记得关注天眼茶楼并设为星标哦~
房价上涨除了需要政策面的配合,信心的配合,具体到表现形式上,需要载体。
上一轮,深圳房价上涨是学区房和拆迁概念房推动起来的。
厦门虽然有3000投资客,但是人家也是需要概念载体来输出的。当年湖滨一四里拆迁赔偿方案出台后,市场一片沸腾。紧接着,大家就在猜哪里最可能拆迁。
要拆迁,楼龄得旧,楼梯房,社区得大,这样才有拆迁的动力。
于是槟榔开始疯狂涨价,一个月换手高达几十套,远高于其它小区。另一个小区,就是石亭小区,由于滨北超级总部基地概念,市场多少有风声。学区方面,教科院附小直升概念也大行其道,5万多的大厦型小区也快速涨到10万。在上一轮厦门房价上涨过程中,率先动起来的,同样是拆迁概念房和学区房。那一年,岛内不少优质学区老破旧本来很便宜的,房价也直线上涨,非常疯狂。如果厦门接下来也要迎来一波上涨,必须要有概念载体作为支撑。
学区房这块,概念远不及2021年疯狂,且实际上主管部门正在推行教育均衡,包括定向生比例提高到不低于70%。深圳虽然定向生比例依然是50%,但是采用了大学区划片制度。拆迁概念这块,无论是深圳还是厦门,最终证明,人算不如天算,不确定性较强,特别是后来又大规模老小区改造,很多甚至给你装电梯了,外墙统一刷新。
所以2020-2021年,厦门也好,深圳也罢,房价上涨的载体是学区和拆迁,2024年并不适用了。从这几年全国各城市来看,不少城市楼盘依然以景观为载体。由于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居住属性提高,未来景观房很有机会,湖、海、公园等景观概念确实难以复制。大家都来说说,什么样的概念载体方便大量业主受益吧。记住,分化时代,房价上涨,政策面也好,信心也罢,始终需要一个房价上涨的载体,也就是大众认可的上涨理由,且能为大众所接受。文 by 天眼
如对福建所有地市有购房和教育疑问,可以微信一对一咨询天哥,关起门来敞开聊,微信tychal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