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

在高房价时代下,为什么新楼盘开售总是“售罄”?老销售说出实情!

作者:admin | 分类:房产资讯 | 浏览:61 | 时间:2023-12-13 06:01:27

近些年来,房价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自从新世纪以来,房地产商和炒房团的兴起,给房子赋予的不仅仅是住房的概念。

那些五花八门的专业用语,只要是能提升房子半分钱的价值,他们就敢拿来随便用。地段、用途,各种方向都能找借口,当然还有最重要的投资。

这种概念立刻将房子从单纯的居住概念中剥离,投入到金融的领域。而纵观中外古今历史,把普通的物品从实用概念中剥离出来,赋予金融的概念,其结果就是降低物品的价格,增加到完全超出其原本使用价值的地步。

一、楼房的饥饿营销

房子和一般的金融产品不同,房子毕竟是“刚需”,眼看着房价正在一步步地提高,“到底要不要买房”的问题,早已经是普通人当前的首要烦恼,买吧房价太高,不买的话万一越来越高怎么办。

而更为烦恼的是,在这个房价已经高到天上,同时还有无数新建房屋的时代。就算下定决心,咬着牙,耗干家中几个长辈的心血,想要购买房子的时候,却发现事先看中的房子,突然就被售楼处卖完了。更恶心的是,等过几个月再路过的时候,就会发现他们还在发传单。

这就是赋予金融概念的产品的特性,饥饿营销。

通过调整产品的剩余数量,达到供不应求的效果,以此来提升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当然放到房产行业的效果,就是提升需要房子的人的紧迫感,毕竟好的地段就那些。

同时售楼处的销控表上,大部分也会被打上出售的红色,但实际上也是在造假。对那些有购买需求的人,制造出房子很抢手,再不买就没有的事实。

二、房产商抬高价格

甚至他们还会联系中介,通过信息不对称的优势,来抬高附近旧楼房的价格,以此提醒自家房子性价比。同时这些操作也能刺激到那些炒房团队,让他们认为房子会有增值的空间。

为了让这种效果更加逼真,开发商甚至会请一些演员前来凑数。每当前往售楼处的时候,大厅里看起来总是人满为患。这都是开发商的常用手段,雇一些人到售楼处活跃气氛,甚至和那些有意愿的购房者聊天,告诉他们自己想在这里买什么类型的房子。从心里给购房者造成压力,同时也能造成一种房子质量很好的效果。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从事建筑行业,甚至现在的大部分楼盘都是期房,就算从事建筑行业,房子都没有建成,怎么可能看出质量好坏,有些资金链紧张的公司,弄几台挖机放到工地,在圈出一圈空地,都能预售楼房。

所以购房者自然对房子质量是有担心的。而在这种信息不对等的情况下,便极容易产生从众心理。看到那么多人都在购买,便认为这里的房子质量不错,或者赌开发商不敢以次充好。

三、开盘即售罄的伎俩

此外开盘即售罄额的伎俩,还在于优先将难卖的房子卖掉。这也是市场的惯用伎俩,即使是同一个小区,位置的不同也能影响房子价格,如果小区周边的风景较好,那么外围的楼盘就更加抢手。而同一栋房子的价格也有不同,例如高层就更容易卖出去。

所以考虑到所有房子都要销售一空的大局,开发商就会先囤积那些不愁卖的房子,在各种途径上都留下已经卖掉的现象,然后把房子交给中介慢慢出售。最后制造出即将卖完的假象,还能利用仅剩的房源搞优惠。

如果一开始,房子都还在的时候,就立刻降价出售,那么无疑是在告诉所有人,这里的房子不值钱。虽然是刚需,但房价持续上涨到今天的地步,房子早已经不单单是一个房子那么简单。

在炒房团的眼中,这就是可以上涨的商品,在普通人的眼中,这也是全家最贵重的资源,还有那些手里有些闲钱,想要寻找投资的人,都不会对打折出售的房子感兴趣。

但如果是仅剩下的房子,打折就显得无可厚非,甚至会满足一些人贪便宜的心理。其实打折出来的价格,就是他们心里能接受的价格,还要摆出一副为难的模样,最后才慢慢松口。而在“好不容易谈来的低价”面前,很多人都会脑袋一热就签了合同。

类似的套路,在售楼处这片小小的地方不胜枚举,大有演绎帝王将相权谋智斗的意思。

作为普通人,买房还是要尽可能地谨慎,切不可头脑一热就下定决心,毕竟这几乎是一生最大的投资。尽量根据自身的需求,提前考察周边的环境,交通的便利程度,亲自查一查资料,不能只听开发商的一面之词。

甚至有些时候,如果不是必要的要求,能暂时不买就尽量压一压,反正不买总不会吃亏。与此同时,房价的上涨已经长时间影响到普通人的生活,不过随着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环境已经越来越好。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现实,新房价格已经连续下跌,二手房也受到不小的影响。买家和卖家之间的关系,也在发生变化,卖家的房子不再好卖,而买家购房热情也大大的坚守,越来越多的购房者不急于买房,不仅是对开发商,同时也是对炒房团队的打击。

但长期看来,随着高层颁布的新政策,对住房不炒的打击,以及指示其他机构,不能在靠房地产作为刺激经济的手段,也不能在靠买地作为财政收入的支柱。

同时对资金流向房地产的趋势,加以国家手段控制,一系列政策加起来,或许“恶意降价”这种词,在未来能少一些。

发表评论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