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

国家再次出手“救楼市”,房价要上涨?专家:3个现象已给出答案

作者:admin | 分类:房产资讯 | 浏览:61 | 时间:2023-12-17 00:20:14

随着年底的到来,越来越多房企因承受不住债务压力,开始疯狂甩卖房产。

比如近日,全球资产管理领域的巨头——美国黑石集团,传出重磅消息:该集团计划出售在中国的11处物流资产,这一决策在金融和地产市场引发了广泛关注。

因为这些这些项目在黑石集团买过来还没多久,更重要的是,这些房产项目买的时候也是抄底,按道理说不应该那么着急甩卖的。

当然了,黑石集团的这波甩卖也没有赔钱,这在当下的楼市中也算是一个优秀的处理资产案例了。

有资料显示,黑石集团此次计划出售的中国物流资产,共包含位于11个城市的11个物流园区项目,这些物流资产总面积超过220万平方米,其总价值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包含了武汉乐盛物流园、龙地常熟经开物流园等多个重要物流园区。

这些资产都是黑石集团在2020-2021年,分两次从富力集团手中买到到,买入时交易总价为82亿元左右。

有知情人士透露,黑石集团此举是为了投资回报率更好的项目而出售部分收益不特别理想的项目,因此11个项目总价超百亿的价格已经算是“折扣价”,目前,资产包已经有了意向交易对象。

然而,对于黑石集团的这波操作,有业内人士分析,很有可能是自身经营不善导致资金紧张,所以要靠打折出售资产来度过眼下的危机。

为啥如此判断?

其实,这也与当前房地产市场的大环境分不开。进入2023年以后,我国房地产市场不论是销售端还是成交面积,抑或是成交金额,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

不仅如此,土地市场也出现了持续降温的情况。

根据克尔瑞统计数据显示,双集中供地出台后,溢价10%地块占比两年内降至14%,较2020年下降11个百分点,企业“抢地”现象几无。2023年情况则略有好转,溢价拿地占比恢复到2021年水平,为19%。

由此可见,开发商拿地的积极性大幅下降,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资金问题,一方面,老百姓购房越来越理性,房子难销,资金回笼慢;另一方面,融资困难,所以就只能收缩公司规模。

而一旦房企“输血”和“造血”功能双双下降的情况下,其引起的新一轮违约风波,可能导致整个市场进一步跟着下滑。

为此,近年来,国家层面才频频出手“救楼市”。比如,今年初开始的降低首付比例,降低贷款利率,放宽限购政策,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等等。

甚至在上周五的金融监管机构会议上面又提到:金融机构要满足房地产公司的所有“合理”融资需求

并且强调:各金融机构要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对正常经营的房地产企业不惜贷、抽贷、断贷。

此外,在这一次金融机构座谈会上,监管部门还向金融系统下达了“三个不低于”的硬性指标要求:

1.各家银行自身房地产贷款增速不低于银行行业平均房地产贷款增速

这是“第一个不低于”,旨在营造行业竞争氛围,从被动放贷到主动寻贷,缓解房企流动性不足及信用问题。

2.对非国有房企对公贷款增速不低于本行房地产增速

这是“第二个不低于”,针对非国有房企融资难的问题,这类房企是当前债务违约的“核心区”,有助于化解这类房企的债务风险。

3.对非国有房企个人按揭增速不低于本行按揭增速

这是“第三个不低于”,从需求端出发,保障非国有房企的销售回款预期,通过增强个人按揭贷款投放,实现非国有房企经营状况持续改善。

那么问题来了,国家再次出手拯救楼市,难道说房价要上涨了吗?其实不然,有专家表示3大现象已给出答案。

第一个现象:市场已经不缺房子。就把年放改至今,我国房地产市场已经经过了20多年的飞速发展期,已经从过去的供不应求变成了供需基本平衡,甚至有些地区已经面临着严重的供过于求状况,导致大量房屋空置,市场已经不缺房子了。

第二个现象:金融属性不断减弱。随着房地产市场的金融属性逐步减弱,大家对投资买房的热情也将慢慢降温,回归理性。

第三个现象:失去人口支撑。国际场所,一个城市“得人口者、得发展”,主要也是因为人口对房地产产生的长期影响,一旦人口出现负增长,房地产支撑力就会出现持续下跌,而眼下,我国正面临着老龄化加剧,叠加出生率断崖式下跌的一个状况,尤其是三四五六线城市,叠加人口大量流失,去房价的支撑力也在慢慢减弱。

总之,未来的房地产市场会进入一个健康、稳定发展的新阶段,过去那种价格野蛮上涨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而随着购房贷款利率不断的降低,对于刚需购房群体来说,这绝对称得上一个大利好。

此外,随着保障房的大量建设,供给大幅上升,相信人人有住房的时代,也很快就会到来。

【免责声明】:转载自其他平台或媒体的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本公众号只用与学习、欣赏、不用于任何商业盈利、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页证明,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发表评论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