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业专项集体合同让从业者吃下“定心丸”
作者:admin | 分类:家政服务 | 浏览:55 | 时间:2023-12-17 09:05:20签订家政行业专项集体合同,有利于规范行业用工秩序,稳定家政企业职工队伍,增强员工的获得感、归属感、幸福感。 也有利于维护劳资双方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行业健康发展迈出坚实的一步。
“有了以后当保姆的保障,我心里踏实多了。” 金牌月嫂王金梅说道。 近日,河北省石家庄市签订家政行业工资专项集体合同,对月嫂、保姆、老年护理员等六类家政工工资收入提供法律保障。 同时,协议还规定员工在职期间应缴纳意外伤害保险,为国内行业从业者吃“定心丸”。 (4月24日《工人日报》)
由于国内行业用工方式多样、劳动关系复杂,劳动合同、服务协议、中介协议并存等问题普遍存在。 一旦发生劳动争议,双方权益往往难以得到保障。 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商务部等15部门联合印发的《深化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三年实施方案(2021-2023年)》等要求,到2023年家政服务安全协议,每个“领跑者”城市培育3家、100家以上品牌员工型家政企业(员工型家政人员占比50%以上)。 社区家政网点服务能力覆盖率达到90%以上,10%的家政从业人员接受过家政相关学历教育。 石家庄市家政行业专项集体合同的签订,是规范家政行业发展、让员工型家政服务企业更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家政服务品牌的具体行动。
工资是员工关心的最直接、最实际的问题。 石家庄家政行业总工会和行业协会推出春季工资专项集体合同优惠活动。 家政行业管理方与职工代表就职工工资问题进行专题集体协商,最终确定了城县两级家政行业工资支付方式和计时工资。 标准、加班工资等内容减少了国内行业工人找工作时存在的工资不平等问题。 经协商明确,月嫂、保姆、医院护士、老年护理员工资涨幅为6%,小时工、家政员工资涨幅为5%; 详细规定了白班、24小时工作制最低工资标准; 对法定节假日加班的,按照不低于日、小时工资基数300%的标准支付加班工资以及其他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相关规定。
石家庄全市家政行业实行统一的工资标准,这让家政从业人员有安全感,也让家政企业更具凝聚力。 签订家政行业专项集体合同,有利于规范行业用工秩序,稳定家政企业职工队伍,增强员工的获得感、归属感、幸福感。 也有利于维护劳资双方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行业健康发展迈出坚实的一步。 这可以充分保护家政服务人员的权益,吸引更多的家政服务人员到履行集体合同的家政服务公司工作。 同时,也推动员工型家政服务企业做大做强,经营更加规范,发挥“领头羊”作用。
对于家政服务员来说,从事这项工作时,一方面关心基本工资、社保等各种福利。 另一方面家政服务安全协议,他们更关心自己得到的血汗钱以及工作过程中得到的社会认可和尊重程度。 家政服务劳动力的长期不稳定,暴露了家政服务行业用工制度的一定缺口。 签订家政服务行业专项集体合同,可以平衡用人单位的劳动力成本与劳动者的社会保障之间的矛盾,让家政服务从业人员享受到应有的各种福利,让他们获得尊重社会,让他们有职业尊严感。 只有家政服务人员队伍稳定、发展壮大,才能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好的服务,促进社会稳定、增加人民幸福感。 希望其他地方督促家政服务行业签订集体合同,尊重家政工劳动,让家政工吃“定心丸”,不再有任何后顾之忧。 (胡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