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下跌的原因找到了,逆城市化越来越多了
作者:admin | 分类:房产资讯 | 浏览:26 | 时间:2023-12-25 00:26:17现在楼市走到这一步。
那些投资房产的人,还是想要靠后面的人接盘,来让他们实现盈利。
这段时间一些人问彭叔。
就是他所在的城市,刚需新房卖不动,但是那些,改善新房,却卖的很火爆。
他就很好奇。
为什么会是这样,那些花几百万去买改善新房的人,就不怕后面没人接盘吗?他们这个房子,想要实现盈利,至少又要涨一波,他们才能挣钱,如果房价不涨,他们也就亏了。
根据彭叔的观察。
打个比方来说。
刚需二手房是200万,那么刚需新房是300万,改善新房是500万。
现在刚需新房不好卖,是因为这个城市的里面的刚需购房者,口袋里面没钱,比较穷,他们买不起刚需新房,刚需新房再便宜,也没有那些老破小、筒子楼便宜,所以对于那些真正的外来年轻人来说,他们买的第一套房子,依旧是,老破小、筒子楼为主,刚需新房买不起。
就像是我们说,北京、上海刚需房是600万,但是呢,成交量最高的,是300万、400万的那种老破小,成都我们说,刚需房是200万,但是成交量最高的,是100万左右的老破小、筒子楼。
就是这个道理。
现在的刚需太穷了,没有追上刚需新房的价格,所以他们就去买了这种老破小、筒子楼。
大家如果只看网上的消息,感觉好像各大城市的老破小、筒子楼卖不出去,但实际上,各大城市的二手房主要成交量里面,这些房子是成交量最高的。
然后这就导致了。
刚需买不起刚需新房,只能转手到了老破小、筒子楼去了。
而对于那些住在老破小、筒子楼的人来说,他们要置换,就是要置换到改善房区,而不是再住到刚需房里面去。
这么一来。
等于是老破小、筒子楼的房东,就直接去买了改善新房,那么中间的那种刚需新房,反而就成了最难卖的了。
这和我们的相亲市场,也比较像,条件真的很好的男生、女生,很容易就相出去了,条件很差的男生、女生,知道自己条件不好,也很早就相出去了,而条件中不溜的,就比较尴尬了。
而那些买改善新房的人,他们是认为。
现在他们买了改善新房。
将来,房价还会上涨,工资也还会上涨。
那么,就是让那些,买了他们200万刚需二手房的人,去买他们手上500万的改善二手房.
就比如说,涨幅30%,刚需二手房的房东,房子卖掉了260万,然后去买他们已经涨到了650万的改善二手房。这样,他们就不会亏了,又能拿着这650万,去买更好的房子。
他们是这么想的。
也就是指望当年买他们房子的人,再来接他们的这个房子。
这也是为什么。
现在你能看到,各大城市的改善新房,卖的都还可以,就是房东都觉得,后面还是有人能接盘的。
他们这种玩法。
最大的问题。
就是,一但接盘他们房子的人,住个几年以后,房价没有上涨,工资也没有上涨,也没人接那些老破小,那么这就完蛋了。
因为这等于是置换链条被打断了。
所以他们这种玩法,也是存在一定的风险的。
而且。
彭叔在这两年里面,看到了不少大城市的人,进行逆城市化。也就是卖掉大城市的房子,或者直接从大城市返回小城市。
因为大城市的房价这么高了以后,如果工资水平没有跟上来,整个的生活压力,还是挺大的。
彭叔说的直接点。
就拿北京来说。
都不敢拿600万的房子来说,我们就拿400万的房子来说。
400万的房子,首付就要120万,贷款280万,分期30年,每个月房贷1.5万左右,一年房贷18万左右。
要承担这个18万左右的房贷,意味着税后年收入要达到36万以上,也就税前至少40万以上。
那么你想想。
如果说,你的公司,给你开了40万以上的年薪。
那一个月的月薪,就是3万,一个月22个工作日,一天的日薪,就是1360元,一天工作时间是8个小时,那时薪就是170元。
也就是说,只要你在上班,公司就要给你一个小时170元的工资。
如果说,你不在公司上班,你是自己创业,那么你每天要至少挣到1360元。
一天挣1360元,保持30年不能下降,而且这还只是买400万的房子,如果说要买800万房子,一天就是要挣2700多元,还要保持30年。
大家理性想想。
你是老板,你给员工开这么高的工资,你不会让他摸鱼上班吗?这压力肯定是非常大的。
那外地人到大城市去,肯定是没房子的,所以买房对于外地人来说,就是避不开的坎。
还有就是,大城市房价越高,生活成本,也在上升。
就是如果说,你在大城市里面,不出去体验服务类的项目,就是只是单纯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那么你还感受不到大城市的生活成本高,但你要是体验服务类的项目,你就会感受到,大城市的物价问题。
因为大城市做生意,必然牵扯到了2个成本,第一,房租成本,第二,人力成本。我们都说,大城市的房租比小城市高,大城市的工资比小城市高,那这两个成本,要转嫁在什么上?
这很明显,是要转嫁在消费上。
你在大城市里面去饭店吃饭,成本里面大部分都是房租和员工工资,而你在小城市吃饭,相对来说,这种成本就下来了。
所以这两年,很多在大城市里面感觉压力大,又挣不到钱的人,就开启了逆城市化。
去年四大一线城市人口同时负增长,虽然也有人口负增长的原因,但是肯定也有大城市生活成本越来越高的原因。
其实彭叔觉得。
如果不是太执着于,什么自己不努力留在大城市,子女以后就要到大城市去吃苦,以及等等的,人要是卖到大城市的房子,去小城市生活,生活质量真的是要比大城市高的多。
就拿彭叔的一个朋友来说。
他是陕西一个地级市的人,地级市叫宝鸡,主城区房价在4000多,大平层也才6000多一平。
他在西安有3套房子,2套刚需房一套改善房,这是他吃了时代红利以后攒下来的全部家当。
他去年觉得在西安压力太大了,就把3套房卖掉了2套,留了一套吃房租。卖掉的两套房子让他有了300万的现金。
他拿着这300万,在他们那花了100万买了个大平层,又花了50万,买了个商铺,他把这个商铺开了个小超市。
然后他媳妇去了体制内的临时编,一月工资2000多。
他手上还留了100多万的现金,还有西安的那套改善房。
他和媳妇父母都是宝鸡当地人,然后他就开着小超市,日子就很清闲,想要出去玩了,就和发下去钓鱼,去爬山越野,等等的,他爸妈帮他看店子,反正商铺是自己的,不用出房租,卖多少挣多少。
他唯一有些感觉不太好的。
就是孩子的教育问题。
这个是避免不了的, 地级市的教育,还是比不上省会城市的教育,如果没有孩子这个教育因素,他在老家的生活,就完美了。
彭叔觉得。
未来随着大家那种佛系的心态越来越重,或者说躺平的人越来越多,返回小城市的人,也会越来越多。
因为真正能接受佛系、躺平的人,必然是在小城市,只要是生活在大城市的外地人,骨子里面还是想要奋斗的,不然的话,他留在大城市干什么?
所以那些投资房产的人,他们的那个置换链条,越往后,其实变数就越多,真不一定能挣钱。
原创不易,点个赞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