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

男子买商铺发现层高少8厘米,怒将开发商告上法庭,法院判决判了:赔偿11万元

作者:admin | 分类:房产资讯 | 浏览:21 | 时间:2024-01-15 18:43:13
岂有此理!小李兴高采烈买个商铺,收房时却发现层高少了足足8厘米!开发商却没有任何解释,并拒绝任何赔偿,当事人怒把开放商告上法庭,法院判了!真是大快人心!

01、事件回顾
在一个炎热的夏天,某城市的商业中心区域内,原告小李怀揣着创业梦想,决定购买一处商铺,打造属于自己的小企业天地。于是,他与开发商签订了一份《商品房买卖合同(预售)》,购得了一处层高5.8米的商铺。
然而,梦想的起步并非如预期般顺利。在商铺交付时,小李发现实际层高只有5.72米,低于合同中约定的层高标准。于是,他与开发商产生了争议。双方曾多次协商,但未能就是否存在违约、损失的具体计算方式达成一致。
不甘心遭遇挫折的小李将开发商告上了法庭。

站在法律角度,如何看待这件事?
02、事件分析
从法律的角度看待这个案件,首先,合同是法律关系的重要载体,双方当事人应当遵守合同的约定。在这个案例中,涉及到商品房买卖合同,法院依法审查了合同的约定并作出了裁决。
其次,对于商铺的层高问题,法院依据相关规定明确了层高的定义,即上下两层楼面结构标高之间的垂直距离。合同中约定了商铺的层高为5.8米,而经实际核查,商铺的净高为5.6米,法院认定实际层高为5.72米,存在不足合同约定的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相关规定,当事人应当履行其约定的合同义务。合同履行过程中,一方未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在这个案件中,被告未能提供反驳证据,法院认定其存在违约,因而被告应当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此外,由于合同中未约定层高不足的违约责任和损失计算方式,法院在释明相关规定后,采纳了原告提供的相关案例,确定了损失计算为11万余元。这体现了法院在处理合同纠纷时的合理解释和具体判决,为当事人提供了法律保障。
一审法院经过认真审理,确认了商铺的实际层高为5.72米,并指出开发商未能提供有效的反驳证据。由于合同中未对层高不足的违约责任和损失计算方式进行约定,法院在释明相关规定后,参照适用了一则生效判例,判定开发商需赔偿小李相应的损失。
尽管开发商对一审判决不满,提起了上诉。但在二审中,法院维持了原判。
对此你怎么看?
别忘了点个【在看】【赞】,您的认可,是我们持续分享的动力!

发表评论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