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毕业后失业,我用3000块买大厂Offer
作者:admin | 分类:招聘求职 | 浏览:133 | 时间:2022-07-30 00:02:12简历优化、面试轮训、职前补习……
求职服务名目甚多;
有人说很多都是“割茴香”,有人说上当的人都想走捷径。
业内鱼龙混杂,争议未曾间断;
有的机构让离职人工资翻番,有的轮训班一味劝人出钱。
HR、猎头、人才中介、就业导师……
它们相互交织成一个个互助线或利益链;它们中有人勤于服务,却觉得不被敬重;
有人八面玲珑,最终财色双收。
你选购过求职指导类的服务吗?
你怎么看待从事这个行业的人?
本期显微故事关注求职服务行业的从业者和消费者,分享她们的经历与感受。它们中:
有勤劳工作半天只挣到几十块钱的就业导师;
有见惯了“面霸”只喜欢“憨憨”的HR;
有刚结业就频频求职失败,掏钱买经验的学院生。
以下是它们的真实故事:
信口开河的黑中介,耗费我时间还赚我钱
Nora26岁营运总监
晋升受挫、奖金泡汤——2019年4月,我迫不及待想换工作。然后在同学的介绍下,联系上一家人才中介。
据介绍,人才中介的服务分两次计费。前期先交398元,它们把求职者的简历放到人才库,之后提供更改简历、面试轮训、推简历、安排口试等系列服务。等口试成功领到offer后,求职者要把offer上薪资的80%作为佣金付给中介。若没能跟合适的公司签offer,后续也不用再付费。
我认为这个计费挺贵,但同学劝我说:“他们合作的公司都不错,但是薪资跌幅大,算出来薪水还是涨的。”那位同学之前的薪水是12000,通过中介离职后直接翻番,年薪涨到25000。
我认为即使拿不到offer,398元包简历更改和口试轮训还是实惠的。由于我完全没有简历优化和口试方法,因此立马就交了398元的成本。
但收钱以后才发觉,何谓的简历更改、面试轮训一个也没有。
它们的解释是:“简历是按照岗位要求改的,每天都不一样,就不再发您看了”。至于口试轮训,就是口试前把公司信息和公司对候选人的要求告知我而已。
一头雾水的我去问那种同学,她不当回事的说:“这些都不重要,找中介的重点就是这些你不好跟公司直接说的,它们能说;假如笔试没发挥好,中介能再谈谈坏话,让口试官对你的综合评估高中点(之后我才晓得这根本不或许)。并且重点是它们可以帮你谈钱啊,薪水涨起来了,还怕什么?”
我重新被劝说。
大约口试了两周后,我总算遇见一家心仪的公司。中介说这是一家传统企业和互联网大厂的合资公司,初创不到一年hr回复简历模板,还要一个营运总监。中介仍然力荐这个岗位,我就去试了试,印象还不错。
我当初只口试了两次,一个线下笔试,一个电话口试。问的问题远比我想像的轻松。我那时心中嘟囔:这笔试也太简略了——不到半小时,轻轻松松说说天就结束了?
这家公司给的薪水不算高,我那时薪资9000,跳过去12000,和我自己回去找的薪水跌幅区别不大。
但那时我焦急换工作,并且认为那家公司起码有投资人给的大笔资金,能稳定地做点事。因此我接下了offer,两周后上任。
上任前,我根据约定先给中介交了80%的薪资作为佣金。
没想起,去了新公司后我才发觉被坑了——这不是我想做的岗位,并且对方要招的岗位和我的过往经历完全不匹配!
我想专研内容方向,但对方想找的是个负责内容+平台+活动+用户的综合营运。除内容外的其它方向我只晓得一点儿,但不精深。即便我要是都精深就不或许拿这点薪水了。
公司都是通过中介获取我的信息,中介为了业绩自然都是往好的地方说,因此造成新公司对我的认知存在很大误差。公司对我的过低预期让我感到压力,不得不把其它方向的东西学上去,包括多平台营运、私域流量、活动企划……
但是通过努力我作出了一些成绩,新公司也给我发了奖金。但我并不开心,虽然没有兴趣驱动,也体验不到成就感。
另外,我只是通过中介得来的关于公司的信息,这些都是经过加工的,以至于我对她们有特别大的错判。其实它们披着大厂合资的壳,还是个初创公司,但内部的士族味儿早已十分严重了。
做了不到一年,我实在不想待下来就离职了。离职后我算了算在这个公司的总收入,发觉并不比我自己找工作好,交给了中介将近10000块,简直像交了一笔情商税!
之后我去跟一个好同学说了这件事,她加了中介的陌陌聊了聊后来说:“这中介完全是满口跑列车,说她们有大厂不对外的工作机会。我问是哪家,他劈里嘶嘶报了一堆。但我在大厂的同学都说近来它们公司都没有招人。这中介在胡扯,它们的话没几句能信的。”
可惜我晓得的太晚了,白白搭上一年时间,还搭上了钱,原先的职业规划也被搅乱。只怪我自己没了解清楚中了陷阱。
忙半天只挣几十块,我是求职导师只是服侍爷爷的服务员
李小妹32岁猎头广州中山
2015年,我改行做猎头,负责补习候选人口试顾客公司。
另外我还在一家求职服务机构做兼职导师。这份工作还要签兼职合同,并接受一些基础的专业技能轮训。轮训内容涵括一场应聘该有的全步骤。讲师是一名资深HR,头上“世界500强人事经理”“某新上市公司管理顾问”等称号,看上去十分专业。
讲师让我们熟背轮训内容,包括压力笔试、情景笔试、行为口试等问题——好让我们在给招聘者做口试补习时豁达应答。
在轮训中,讲师提及最多的一个词是“打安全牌”,即让结业生在笔试时游刃有余。无论顾客公司还要哪些样的人才,我们的候选人都能中规中矩地回答,如同是提早给应聘考试设了标准答案,尽管死板老套,却未能挑出详细的毛病。
然而,“打安全牌”能让候选人走到安全区,却未能使其在一群各具特色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有个HR同学曾跟我责怪:“现在大部份候选人都没特色,回答总是中规中矩,难以擒获他的真面目。”
那样的笔试者被称为“面霸”,它们就是通过“打安全牌”的方法培养下来的。而我的工作就是培养“面霸”。
作为猎头,我通过接触了解顾客公司HR的禀性、面试步骤和口试方式,能大几率的猜对口试问题,并依循给候选人提供针对性的补习。
但我今天做求职机构的兼职导师,难以精准的设定场景,只好通过不断“打安全牌”来避免风险。
专业技能轮训结束后,我开始接单,针对候选人的状况解决详细问题。
据说通常状况下我们的第一单就会被分配到入门级任务。我也不例外,接到的是个优化简历的活儿,完成后有几十块底薪。
下午接到任务后我加了顾客陌陌,对方是个刚结业1年的职场“菜鸟”,求职岗位是JAVA安装工程师。
对方说简历还没更新,之后根据我给的模版发来一份简略的文字稿。
我看完后发觉这些问题,就在陌陌上跟他强调来,但仍然到下午7点多他才回复我。并且他其实并不配合,对于我的问题总是跑着回答。
在责任心的驱使下,我想打个语音电话了解状况,被他以保密为由婉拒了。
整个下午,我指着那份信息有限的资料,再结合自己在网上挖到的零碎信息,总算编成一份美轮美奂的简历,颇为满意地发给对方。
1小时后,对方回复说简历模版不耐看,想换个。我挑了几份模版再发给他,他仍然不满意,我继续发……几轮之后,他总算挑到满意的。
当我把简历内容换到新模版再发给他时已是下午10点。
这时JAVA小妹妹又提出新诉求:文字很多,按他原先的写。
我从口试官的观感、了解信息的需求等方面,耐心给他解释我这么做的理由。缄默半小时后,他还是坚持用他其实那一版的文字。
他还说了一句:“简历仰头部份没对齐,觉得有点挤。”我花了半小时调整完发给他,他很快回复说:“教育经历那边没对齐。”我一遍遍细致地调整,还前前后后检测了通篇的格式,再发回给他。
但几分钟后,陌陌又响了……这样的调整仍然沿袭到半夜两点。
我的第一单就在等回复、修改、等回复、修改的循环中结束。当领到几十块的底薪时,心中早就没了最初的亢奋。
我问自己:简历优化的专业度真的这么高吗?自己作为导师的专业性除了得不到敬重,反倒更像服务者去满足爷爷的偏好……
985高才生求职频折戟,花3000买来“填空”的简历
刘老师2020届高中结业生重庆
今年秋招,我大胜而归。
我结业于一所985高校,读的物理专业。在校时出席过开发商办的实践活动,觉得房地产行业适宜自己,决定结业后去做地产营销。
大三下学期时,我到处听讲座积累相关知识,为秋招“卡位”。
秋招其间,我顺利通过了一些开发商的初筛和面试,但笔试后没有一家公司聘用我。而有些平常学习成绩不如我的朋友却顺利领到了offer。
我很难接受这个结果。
这时一个学姐告诉我:“你见习经验少、面试经验又不足,要不报个求职补习班吧,有针对性的包装一下自己。”
我认为有道理,决定报班。
我锁定了两家机构,一家提供优化简历和口试补习服务,计费在3000左右;另一家机构可以“买线上远程见习”,帮忙刷见习背景,计费上万。
作为穷师生,我选了实惠的那种。
缴费后的当日早晨,指导同学加了我的陌陌。他声称是在地产行业工作了8年的HR。问完我的需求和见解后,第二天就发来了笔试补习方案。
方案包括口试前打算、面试礼节、问题预测及答题话术、薪酬磋商、模拟口试等内容。
当我问到地产行业的规则、营销岗的工作内容等关键问题时,同学要么置若罔闻,要么一带而过。
在简历优化方面,同学直接给我发来了简历模版,叮嘱我“填空”。
在他的包装下,简历上的我成了“一名优秀中学生,率领师生团队企划过一场营销活动并拿了第一名;还曾在地产行业见习过,见习其间多次提出建设性建议并被上级采纳”。
口试补习结束不久,我心仪的地产公司给我发来了笔试约请。
我准备再找同学加一场面试模拟,但他给我推荐了售价更高的“包过”服务。
“前面都花了3000多了,再加点钱吧,去年就业这样难,你又是女人,找工作很难的。”他劝我说,并表示“龙头地产还要找关系能够进,假如买下包过服务,可以帮忙推荐”。
我抵制了,虽然套路一环接一环,补习班总是报不完的。
之后经过几轮笔试,我总算领到了心仪的offer。
千篇一律的“面霸”太多,资深HR更喜欢“憨憨”
阿水互联网HR29岁成都
别以为HR只拿固定工资,然而我们有好多红色收入。
例如我,晚上是企业里一本正经的笔试官,月入一万五。夜晚是帮人改简历的“求职导师”,一个月也能拿七八千,旺季时月入两三万也不稀奇。
我所在的是互联网行业,年薪高又是东城行业,因此每年都有许多年青人削尖头想过来。求职的人很多,致使应聘费用高,因此许多互联网公司会用“机筛”“HR面”“内推”等手段应聘。我主要是钻这儿面的漏洞,提供简历服务。
“机筛”即机器筛选。即使看上去满足条件的人都能投递,虽然后台会设许多条件,如工作期限、在职时间,并且结业小学等。
我所在的企业就有一个应聘学院名单,在名单外的中学结业的招聘者,简历压根到不了HR手中。
针对这些状况,通常做个“简历美化”就可以了。例如xx学院xx学校结业的人,我们就要求只写xx中学(xx学院常常是私立,带上xx学校后大部份是三本,难通过机筛)。
通过机筛后,简历抵达HR手里,这才是斗智斗勇的开始。
我提供的服务有两种:“不包过”的和“包过”的。
不包过的服务主要是简历优化,其又分为“咨询式”和“填空式”。
咨询式是按照求职者已有的简历提出更改建议,通常是有一定工作经验、想跳去更好公司的人选购。这群人目标更明晰,还有人脉,喜欢自己主导,不好规避也叫不上价,计费500元左右。
改错式的大多是应届生和刚结业一七年的新人订购。我会先了解对方的求职意向,于是为其提供求职模版hr回复简历模板,留出关键信息给对方改错,计费在1000多元。
我更喜欢挑这些没经验的应届生,她们如同一张白纸,甘愿订购更高价的服务,并且简历都是“填空题”,还要我们进行二次加工、审核的地方甚少。
但不论哪一种优化简历服务,核心就是提高行话低频词,让不懂业务的HR认为“你行”之后乐意推荐给用人部委。
比如视频、运营、数据剖析等职位,有些HR在看简历时会直接用Ctrl+F快捷键筛选关键词,没见到关键词信息的直接发拒信。遇见类似的岗位,我都会建议求职者多在简历里加一些“dua增强”“push节奏”“转化率”等单词,让候选人看上去更专业。
经过我们的专业优化,大部份简历都能荣获HR偏爱而踏入下一轮,“不包过”的优化简历环节就结束了。
还有不少人会选择“包过”,这些是最好挣钱的了,但是是双倍计费。
虽然“包过”走的是“内推”渠道,许多互联网公司还会设内推奖励,鼓励在职职工推荐自己身边合适的同学、前男友来工作。按照岗位不同,给与不同总额的现金奖励。最关键的是推荐人数无上限。因此我们可以对求职者计费,通常依照求职等级在2000-5000元不等。又可以找内推人计费。
我和不少有内推资格的职场人签署了合作,我给她们筛选一批比较匹配的候选人,她们内推给公司HR,推成功一个通常会有2000-5000元不等的奖励,对方分我一半就行。
通过那样的合作,最多的时侯我一个月给一家公司“推”进去3个人,更改简历加上内推奖金分成,我赚了1万5。
不过内推的通过率不高,容易成功的岗位是资深主管、经理,换句话说就是业务骨干。因此对一些显著未能过互联网公司要求的“菜鸡”,我们的包过服务就是另外的操作了——收取简历服务费、修改简历后转发给招人的同行。
互联网行业里有太多小公司,工资低、福利少、名气小,甘愿去笔试的人极少。而公司对HR应聘又设有考评,例如一周见多少个笔试者、到岗率多少,因此许多小公司的HR会想尽方法约人口试。
然而我们将“菜鸡”推过去后,对方也会如获至宝,随即联系踏入口试,通常状况就会给offer。能踏入口试还领到offer了,也算完成“包过”的承诺了不是?
也正由于见惯了应聘里的学问,在我负责应聘的时侯,然而更喜欢这些“憨憨”的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