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

别墅户型的功能定位,可以借鉴故宫“后三宫”的道理

作者:admin | 分类:房产资讯 | 浏览:31 | 时间:2024-01-18 13:06:40

乾清宫(The Palace of Heavenly Purity),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景山前街4号北京故宫内,始建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嘉庆三年(1798年)重建,是内廷后三宫之一,为明清两代皇帝的卧室及其处理日常政务之所也是皇室成员居住的地方,康熙皇帝在这里即位,乾隆皇帝在这里举行了禅位大典。乾清宫是故宫内廷的中心,现为故宫博物院宫廷生活原状陈列。

在宫殿的南面,有一个著名的九龙壁,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九龙壁之一。宫殿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座落在单层汉白玉石台基之上,连廊面阔9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约1400平方米,殿内明间、东西次间相通,后檐两金柱间设屏,屏前设宝座,宝座上方悬“正大光明”匾。东西两梢间为暖阁,后檐设仙楼,两尽间为穿堂,可通交泰殿、坤宁宫。

交泰殿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属于北京故宫内廷后三宫之一,位于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殿名取自《易经》,含“天地交合、康泰美满”之意。是皇帝和后妃们起居生活的地方。

顺治十二年(1655年)、康熙八年(1669年)重修,嘉庆二年(1797年)乾清宫失火,殃及此殿,是年重建。明清时于此举行册封皇后和皇后诞辰典礼。皇后于此接受后宫妃嫔朝拜,同时,皇后在春分要去西苑亲自采桑喂蚕,因此在春分前一天皇后要在此验看采桑工具。

坤宁宫是北京故宫内廷后三宫之一,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正德九年(1514年)、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两次毁于火,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重建,是明朝及清朝皇后的寝宫。坤宁宫坐北面南,面阔连廊九间,进深三间,屋顶为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内部分为三个单元。明代,坤宁宫为皇后寝宫,又称“中宫”。清代为皇帝大婚的洞房。坤宁宫名字出自《道德经》,原文为: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而以为天下正。在古代皇后的地位跟皇帝相对,是天下女性中最尊贵的,皇帝是天,皇后就是地,皇帝是乾,皇后是坤,皇后也是天下间之唯一,皇后的寝宫取自道德经中的“坤得一以宁”这一句,故名坤宁宫。

发表评论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