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航甘肃分公司飞行部一分部经理杨杰的成长之路
作者:admin | 分类:招聘求职 | 浏览:63 | 时间:2024-01-25 12:05:17来自 | 中国民航网
“我爱祖国的蓝天,天空晴朗,阳光明媚,白云为我铺路,东风送我飞翔。” 嘹亮而豪迈的歌声响起,唱响了众多飞行员的心。 东航甘肃分公司飞行部分公司经理杨杰就是其中之一。 2021年11月,杨杰被东航集团授予“先进个人”、“劳动模范”称号。 这项荣誉是对他多年来工作的最大认可和肯定。
拥抱理想、实现价值
成为一名飞行员几乎是每个男孩儿时的梦想,但实现这个梦想的人却很少。 2000年,怀揣最初梦想的杨杰通过层层选拔,顺利考入广汉飞行学院。 杨杰在校期间刻苦学习,一次次通过考核,顺利毕业。 2004年7月,杨杰如期到东航甘肃分公司报到,正式成为该分公司的飞行学员。 10年时间,杨杰完成了从学生到副驾驶、机长,再到飞行教员的转变。 谈起自己的职业生涯,杨杰说得最多的是,他很庆幸自己遇到了中国民航的快速发展时期。 “如果没有中国民航事业的快速发展,我也不会这么快成长为一名机长,甚至一名教员。可见,我个人的职业发展与祖国的繁荣昌盛息息相关。”
征战长空17年运行机长岗位职责,一路走来,杨杰的成长离不开个人的不懈努力,离不开家人的不懈支持,离不开前辈们的谆谆教诲,更离不开公司的大力培育和快速发展。行业的。 这份事业将杨杰带向了更广阔的天空。 “如果你想戴上王冠,就必须承受它的重量。” 飞行员的工作给他带来了无限的荣耀,但也让他背负了更多的责任。 当发动机启动时,机上近170人的安全将完全落在我们的肩上。 这种使命感和责任感促使他不断进步。
很多年前,他已经是执行任务的机长,准备在一个小机场起飞。 滑行时,他听到塔台向空中一架飞机发出指令。 他下降到三千米的高空,向天空报告了这一情况。 该机场受程序控制,没有雷达监控。 当时没有ADSB系统,飞机很少,控制系统缺乏指挥多飞行员飞机的经验,所以杨杰在这样的机场飞行时会保持高度警惕,不会错过任何信息或微小的链接。 飞机对准跑道后,塔台发出起飞指令,副驾驶也重复了“可以起飞”。 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飞行员都会按照管制指令起飞,但当时他清楚地意识到:我们的起始高度是3600米,飞机正在下降到3000米,飞过机场上空。 如果我起飞的话,会导致两架飞机低空相遇,高度处于对方的高度,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因此,作为机长,他果断下达了不起飞的命令,并向塔台确认了目前的情况。 塔台管制员这才意识到自己刚才下达了错误的命令,差点导致两架飞机在空中危险地靠近,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结果。
我们精心对待航班,轻松对待旅客。 雷雨季节经常发生航班延误的情况。 有一次,当机组人员和乘客都在飞机上时,航班延误了八个小时,每个人都接近疲劳极限。 杨杰看到这一幕,感受到了因旅客信息被封锁而在飞机上又待了八个小时的烦躁。 他根据事态进展不断进行机长公告,并用乘客能听懂的相对通用的语言及时向乘客反馈,缓解乘客的焦虑。 当时飞机上有导游。 看到后续列车晚点,他十分着急,情绪激动。 杨杰了解机舱情况后,走出驾驶舱,耐心向导游解释延误原因,获得理解。 谈到杨杰,空乘人员纷纷表示,和他一起飞行让他们感到安心。
2008年汶川地震时,杨杰还是副驾驶。 作为一名党员,他主动向飞行部门申请飞行救灾航班,为灾区运送救灾物资。 下山时,面对灾区的满目疮痍,杨杰深感震撼。 飞行任务完成后,杨杰默默为灾区捐款2000元。
2020年COVID-19疫情爆发时,已成为飞行干部的杨杰多次主动申请领航,运送第三批援武汉医疗队。 这一举动得到了全家人的全力支持,妻子和女儿更是为他感到骄傲。 在家国危机面前,家人是他坚强的后盾。 飞行中,虽然飞行员们身处仪器精密的驾驶舱内,无法与医护人员近距离互动,但一想到机上承载着这样一群充满爱心的白衣天使运行机长岗位职责,他们就深受感动。 其中,“疫情期间很多行业都受到了很大影响,全国无数人也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当我到达武汉时,到达现场才真正感受到医护人员的伟大。”真心希望疫情能够尽快结束。” 杨杰感慨道。
勇于担当 勇于担当
和很多年轻人一样,杨杰刚加入公司时经历了很多坎坷。 他也经历了从不适应到逐渐打磨自己、适应的过程。 但他秉持着一颗脚踏实地的心,通过一次又一次的飞行积累,不断提高自己的飞行技术,不断扩大自己对支部的价值和贡献。 2016年,杨杰出任飞行部管理职务。 2021年初,杨杰正式成为分公司飞行部首任分公司经理。
“以前,我只要做好自己,正常执行飞行,保证每个航段的安全即可。从事安全管理工作后,我对飞行员这个职业的思考和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是杨杰进入管理工作后最大的感受。 一个分公司有近80名飞行员。 如何做好分公司的整个安全管理工作? 这给了杨杰更深的思考。 近年来,甘肃分公司网格化管理不断加强,“三个基地”建设不断推进,“五型一现代化”队伍建设成为推进高水平建设的重要抓手。支行高质量发展。 飞行一师顺势而为,将该师的飞行员重新划分为六队。 每个团队由 12 至 14 人组成。 六支队伍的队长均为机长或飞行教官。 他们对工作也有了清晰的认识。 实施也进行了重组。 从实际效果来看,班组建设的实施,大大提高了支行工作实施效率。
“特别是疫情期间,有时防疫工作量占分公司工作量的近一半,正是班组长对我们工作的支持,才让分公司干部和飞行部领导能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分公司的管理中。”飞行安全和飞行技术。” 杨杰在谈及团队建设时表示,“比如一些需要传达给全体员工的学习通知,由于操作时间、飞行经验、业务技能等原因,会向部分飞行员下达学习通知,缺乏它导致无法要完全理解,这就需要基础水平高、职位高的人来帮助解读,因为公告传达后,在后续飞行过程中必须立即执行,如果理解上有偏差或者不符合要求的话,地方,会对运营造成影响。”
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在十七年的飞行生涯中,杨杰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 作为船长,最高的责任就是确保安全。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每一位民航人都将“尊重生命、尊重法规、尊重责任”写进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十七年的标准化飞行运营,养成了杨杰严谨、规范的工作作风。 作为一名飞行教员和分公司经理,我不仅传授知识和技能,而且在飞行员队伍中发挥带头作用。 作为一名党员、飞行干部,杨杰深知,自身的表率是最有效的表率,上级的表率是最有力的引导。 既然是教师,就必须带头以身作则,以身作则,因材施教,积极开展“教学带教”,帮助每一位学员飞行员成才。 为此,他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多年来修炼精飞的心得分享给了弟子们。 当遇到一名技术薄弱、接受考试较慢的飞行学员时,杨杰主动要求多带他一起飞行。 他在飞行前向学生提问,引导他们提前思考。 遇到不懂的地方,他都会耐心指导、耐心讲解,力求让学生思考所学、学以致用。
如今,他传授的一大批学员逐渐涌现,有的已被任命为机长,成为甘肃分公司飞行蓝图中的后起之秀。
无私奉献,家人是你的后盾
对于机组人员来说,假期变得更加忙碌,尤其是春节期间,他们可以与家人团聚。 以前我们基本上每两三年就可以在家过一次春节。 现在,作为一名飞行官,假期里我们要带头飞行,把有限的团聚机会留给其他飞行员。 所以,我们一般都是大年三十出夜班,初二回家。 一家人早就习惯了。 这一天杨杰回家和家人一起吃团圆饭,这一天是过年。
飞行官的工作比较琐碎,飞行操作和调整都是他们工作的一部分。 当航班临时调整,找不到人员执行飞行时,飞行干部会义无反顾地冲锋在前。 而这种奉献和牺牲,在他看来是很正常的事情。 记得下了飞机,杨杰就开车回家了。 当他快到家时,突然接到电话,需要执行飞行任务。 还没进家门的杨杰,没有任何犹豫,很快就开车回了机场。 常年工作繁忙,他把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了飞行事业上,个人事务也变得常态化。 妻子照顾孩子的学习生活和家里老人的照顾。 由于工作繁忙,杨杰有时会遇到女儿生病,而杨杰仍在飞行值班,无法回家。 面对这种情况,妻子自结婚以来对杨洁给予了温柔的体贴和无条件的支持:“没关系,你不用回来,你只要飞得好,我就在家。” 有时孩子晚上会突然生病。 妻子担心他第二天要坐飞机,担心他不能正常休息。 内政外事她一个人打理,等第二天航班落地、孩子病情稳定后才告诉杨洁。 谈起妻子杨洁时,他的眼神里充满了愧疚和深情。 谁说男人不想回家? 当他打开杨杰的朋友圈时,看到封面上是他和漂亮妻子、可爱女儿的合影。 那是他心中最温暖的港湾。 他把心中的一点点热爱转化为对民航事业的热爱。 伟大的爱。
用平凡成就伟大。 杨杰的故事是东航甘肃分公司飞行干部的缩影。 东航甘肃分公司成立19年来,无数飞行干部为大家奉献生命,默默为甘肃民航事业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做出了无私的贡献。 他们用实际行动履行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也展现了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 (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 李亚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