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少了,“错配”的大户型房子前景堪忧!
作者:admin | 分类:房产资讯 | 浏览:25 | 时间:2024-02-06 13:55:40最近几年,一个明显的现象就是,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了,但是,有多不愿意生呢?2024年初,国家统计局公布2023年中国出生人口902万人,死亡人口1110万人!
可偏偏有人会说:抛开年龄结构谈人口,不科学!人口加速负增长对人口红利影响不大!
近日,北京卫健委公布了未来3年的入学数据,犹如一记重拳,足以打破房地产市场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定式。
数据显示:2024年北京入学人口为151049人;2025年为135397人;2026年为111123人。平均每年递减10-20%。
很多人据此猜测,学区房在未来10年,会不会退出历史舞台?!

“大”户型,比学区房更难
对于这个问题,这里可以负责任的说:在全民受教育程度较高的辽宁,在省会城市沈阳,短期内学区房只能说会走下坡路,但只要学区划片政策不变,学区房就会一直存在。
总有人愿意生,总有孩子要入学,只是多少的问题!
但,这些不愿意生孩子的家庭,未来还会选择三四居吗?
所以,我有了这样一个大胆的猜想:人口负增长首先冲击的不是学区房而是大户型!未来大一居、大两居的需求会有明显上涨。
如果你觉得单这一个现象我给出这样的结论有些草率,不妨再往下看看。

细分数据,“错配”的大户型行情堪忧
从年初中原发布的2023年成交数据不难看出:低总价的小户型和高总价的大户型产品均实现正增长,高总价的小户型也卖的不错。唯独低总价的大户型,也就是外围、非头部刚需板块的中大户型,去化难度较大。
市中心和热点板块集体转向大户型很好理解,潜在客户购买力、改善欲望都相对更强,此外,金廊、和平湾等头部板块内,美的君兰江山、悦景新世界、金廊公馆等高端项目集体以价换量,逆势销量大增。无论从获益预期还是居住舒适度,核心板块的中大户型总体是比较契合市场需求的。
但,近郊、非头部刚需板块的大户型,日子就没那么好过了。
预期下降,投资需求退潮,外围、非头部刚需板块对应的购买力也基本为刚性的自住需求,“大户型”与这些板块并不匹配。
因此,经开、沈北等刚需为主的板块内的刚改项目,在2023年大都面临着流速大幅度见底,甚至销售相对困难的情况。常规送车位、送家装包等隐性降价手段陆续“上马”,不少外围刚改板块的大户型房源仍不好卖,成为不少项目营销的攻坚难点。
相反,刚需板块小户型不愁卖,甚至很好卖。比如沈抚示范区保利城项目,88㎡两室产品备受青睐,俨然一副“双手插兜,不知对手”的状态。
鹿姐碎碎念:
沈阳楼市历史中,可能没有一个时期能像本轮一样如此流行大户型,尤其是本轮楼市周期的后半段:2021年底至2023年初。其中原因,大多是受政策、成本等因素影响,而并不是因为大户型产品从市中心火到了周边,沈阳进入了全民改善时代。
2024年,市场回归居住属性,中小户型必将强势回归,也会推动房企不断创新,不断迸发的产品、户型设定,大概率也会让我们眼花缭乱。因此,那些产品与地段错配的房子,尤其是刚需板块的大户型,不妨尽早出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