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

封顶!高新区最大安置点项目有新进展!

作者:admin | 分类:房产资讯 | 浏览:101 | 时间:2024-02-06 20:16:44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民以食为天。

—— ***总书记2022年3月6日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时的重要讲话


3月12日

位于合肥高新区

望江路与鸡鸣山路交口的

城西桥家园安置点B组团

迎来了首栋楼结构封顶

这标志着目前本区

最大的安置点项目建设

迈入了崭新阶段!

该项目总用地面积约610亩,总建筑面积约155万平方米,共有单体67幢,分ABCD四个组团及配套商业、学校、幼儿园,总投资约52亿元,主要回迁河西、三岗、岗东、城西桥村居民,总安置户数9524户,可回迁安置群众约25000人。







教育商业社区一应俱全 

优化规划设计 完善配套功能

在城西桥家园项目施工现场,犹如雨后春笋般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与周围现代化商业圈完美融合。“我亲眼见证了老家拆迁,又看着新家一点点地建起来,感到非常振奋。”原城西桥村村民刘阿姨,即将入住该小区,她说,以前该区块随处可见低矮破旧的房子,与城市化发展格格不入。而如今,展现在眼前的是崭新的建筑,布局合理的绿化,宽敞平整的道路,居住品质有了大幅提高。“以后吃完饭还能在商业街走走逛逛,孩子还能在家门口上学呢!”刘阿姨指着不远处建好的小学、幼儿园笑着说。

城西桥家园效果图(以实际为准)
为完善该小区配套设施,高新区结合城市整体规划,统筹谋划城西桥家园安置小区周边所需的学校、社区、商业用房等配套布局,确保安置小区及周边功能完善。

除了加强安置房配套建设,高新区还积极打造智慧社区。今年3月,高新城创重点工程管理中心主动邀请城西桥中心、岗东社区和设计院召开“碰头会”,积极对接,提前筹划,了解社区需求,从源头上提升安置房设计方案。同步提升后期物业、社区管理等长效管理水平,让群众住上放心房,聚焦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向邻里、健康、低碳等理念看齐,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打造真正民心工程。







红色工地发挥引领带动 

建立项目党支部 加快项目建设

本着“围绕建设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建设”理念,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红色工地”党建品牌建设为载体,高新区重点工程管理中心在城西桥家园工地上成立项目党支部,全力打造“4个1”工程,即在红色工地上建有1个党建活动室、1批党员先锋岗、1支党员先锋队,建好1个精品工程,切实发挥项目部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抽调优秀党员、技术人才、业务骨干组建突击队,充分发挥好党员在开工建设、环境保障、项目施工、技术攻关、安全生产等急难险重任务和关键岗位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激励党员在关键时刻勇担当、敢负责、冲在前。

依托智慧管理平台,结合施工管理实际,以共建、联建、融建为工作切入点,开展10余次“质量安全月”、“先锋队授旗”“争先创优”、“结对帮扶”、“技能比武”、“志愿服务”、“文明施工”等活动,实现党建工作与建设目标同向、思想同心、工作同步。








拆迁群众全过程参与

倾听安置群众诉求,建设放心工程

“室内窗户设计是否可考虑推拉式、地面是否可配置更多非机动车充电停放点……”今年3月,20余名拆迁户代表走进城西桥家园项目施工现场,发表着自己的意见。

在样板展示区,陈列着钢筋、支模架、主体楼梯等不同房屋建造模块,房子的每个结构清楚可见。在样板区内还有个二维码,只要用手机扫一扫就能知道各项施工工序。“我们在安置房建设中推行样板先行,样板施工通过后再按标准建造。”高新城创重点工程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说,其目的是提前检验项目在工程推进过程中各项设计的合理性,检查设计与施工的符合性及保证施工工艺的合理性,更好地指导后续施工,避免工程施工错误、返工等现象发生。

“我们采取样板先行的方式,不定期邀请群众来参观,让安置户对今后自己收到的房子质量、格局等有清晰的认知,不仅要让群众‘安置’,更要让群众‘安居’。”项目现场负责人说。在现场,他不仅仔细向群众代表详细介绍整体概况,而且积极回应群众关注的小区内菜市场、超市和交通问题,带领群众代表参观安置点施工进展、走进样板房查看户型布局、门窗、消防、防水等安全细节。

高新城创重点工程管理中心负责人在现场听取拆迁户代表们的意见建议后,表示将结合拆迁户诉求优化设计,并将反馈的问题进行汇总,及时落实整改,建造群众满意的安置房。







项目建设提质又提速 

多措并举全层级推进  加快实现安居梦

“我做梦都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入住新房,感觉住在老房子时的画面就在昨天,安置房建造的速度非常快。”张爷爷居住于原岗东村,也在此次安置范围内。

建设高品质安置小区是群众的需求,回迁提速也是大家的热切期盼。为此,高新区重点工程管理中心强化实干担当精神,倒排计划,自加压力,多措并举推动安置房建设全面提质提速。

自开工以来,面对工程体量大、时间紧、关注度高的现状,高新区重点工程管理中心多措并举,确保在施工建设中一手抓进度保工期,一手抓管理保质量。

驻场办公,全力推进建设。高新城创重点工程管理中心房建工程建设部和跟踪服务部所有相关人员全部驻场办公,成立“工地指挥部”,实行“日巡查、周调度纠偏”制度,对所有问题采取“闭环管理”,每周“三色图”更新项目进度,分包到人、责任到人,进一步压实责任,落实细化措施,第一时间服务于现场建设。

倒排计划,强化过程监管。根据交付时间要求,结合现场形象进度及滞后情况,强化日调度、周评估,高新城创重点工程管理中心会同各参建单位,综合分析项目劳务人员数量、材料储备、各市政配套及专业分包单位合约进度等情况,制定专项倒排计划,并要求总包单位区域公司分管副总驻点项目进行指挥调度,责任到人。目前项目现场责任公示牌已张贴到位,各单体、施工区域均有指定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负责人,确保现场问题第一时间反馈、解决。

穿插施工,缩短工序时间。通过对传统工序工艺与高强度穿插工序工艺的对比分析,结合项目自身特点,大胆采用室外管网密集位置主楼后浇带先行封堵、主楼内各类设备井道二次结构先行施工、地库综合管线引入BIM建模等先进做法,推动重点工作面先行提供,实现部分工序、专业同步施工,大幅压缩短工序时间。同时,提前确认、超前介入后续施工所需电梯、保温、室外道排等各类材料设备及施工单位,为全面穿插施工做好充分准备。

创新工艺,实现提质增效。用铝合金模板支撑体系和外墙附着式提升架替代老式的脚手架、防护网,一方面具有施工效率高、周期短、精度高等优势,另一方面铝模板轻便、易装快拆,且精度高、拼缝少,能大大提高工程质量,外墙附着式提升架较传统木模板和脚手架在施工效率和安全性上都有极大提升。

安置房的加速启动、建设,有利于更好地保障拆迁户的安置速度,为城市更新发展提供了保障。随着一栋栋高品质安置房的投用,一幅全新的西部科技新城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THE END—

信息来源:高新城创

本文通讯员:周青松 陈雨萌

点个
分享给更多人

发表评论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