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卖房真的是在白白亏本吗?三大关键因素解码!
作者:admin | 分类:房产资讯 | 浏览:25 | 时间:2024-02-06 20:55:35更多精彩请点击关注?? 设为⭐星标
叩响楼市大门的利好消息此起彼伏,你是不是也有种"时过境迁"的感觉?2020年,驻马店因救楼市政策过激遭遇约谈,地方政府对救市措施只能审慎试探。但如今形势大不相同,楼市经历长达两年多的下行周期,已到了走投无路的关头。在这种背景下,中央再次亮出重拳,放权给各地实施精准调控,企稳楼市成为刻不容缓的政治任务。
现在卖房,难道真的等于坐以待毙?让我们从三大方面深入分析:
一、房价跌至最低点,进一步下跌空间有限
长达两年的下行周期使房价已到达了"谷底"水平。根据官方数据,我国房价一年来的平均跌幅不到5个点,似乎影响有限。但切换到实际感受,特别是在一二线热点城市,不少小区两年累计跌幅达20%以上的屡见不鲜。
就拿北京来说,过去两年多北四环内的二手房同比跌幅已达27%。深圳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罗湖区东门老小区二手房价自2021年高点已直线下探43%。更别提一些三四线城市了,单是去年一年,许多楼盘就已折价销售15-20%。
长期处于滞涨或小幅下跌状态的区域,房价也已回到6-7年或更早的水平。以广州为例,当地黄埔区的一些楼盘,单价目前仅为2016年的六七成。一些三线城市的楼盘,现在的挂牌价甚至与七八年前持平。
可以说,如此之低的价格使得存量房源很难继续大幅下滑。因为对那些已亏本的业主来说,除非急需用钱,否则不会贱卖自住房产;即便出于投资目的,在没有更多利好支撑的情况下,大多数人也不会轻易把已亏本的房子抛售。
所以从价格层面来看,卖房的确存在很大风险。毕竟楼市无非就是供需博弈,如果库存资源已接近枯竭,短时间内就很难出现暴跌。
二、政策助力楼市快速回暖,错过交易窗口机会即等于亏本
如果说价格是决定买卖时机的一个因素,政策动向无疑是更重要的另一个因素。楼市属于政策敏感型市场,各种调控措施的频频出台,直接决定了交易供需和价格水平。
在房地产回暖已成为中央和地方共同努力的政治目标时,这就意味着各种利多措施定会不遗余力地推进。从国家层面到底地方,已经率先释放了一系列重磅利好:
金融支持方面,央行进一步降低房贷利率,金融管理部门延长房企债券期限缓解偿债压力,财政部促进开发贷款合理增长。住建部则直接明确"大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11月下旬,央行和银保监会联合发文,明确房地产金融支持的核心是要防范化解风险,满足居民正常购房需求。这无疑是给楼市注入了强心剂,奏响了楼市回温的号角。
此后,多地纷纷跟进出台新政助推楼市回升。一些核心一二线城市更是重拳出击,北京优化商贷利率上浮空间,广州放宽改善性购房资格,深圳叫停现房销售限价措施。
总的来看,从金融监管、银行信贷、财税政策再到住房供给等,国家层面已形成一套全方位支持房地产发展的政策组合拳。这些措施正逐步落地生效,预计在2024年的传统楼市旺季就将充分发挥效力。
面对如此有利的政策环境,当前仍坚持卖房,无疑就是错过了潜在的价格反弹窗口。届时如房价跳涨,不但本金无法回收,还将失去未来升值空间。
三、出生人口回升可期,楼市迎来重要机遇窗口
除价格和政策动向外,人口因素同样是预判楼市走势的重要指标。作为影响住房需求的关键变量,人口变化蕴含着市场机遇。
多年来生育率持续走低,曾被认为是拖累楼市的重要隐忧。然而近期数据显示,出现了生育率企稳回升的可喜迹象。据官方统计,2023年上半年结婚新人数量同比增长16.8%。一些热点城市的增幅更加明显,如广州、成都均达到27%以上。
此外,一些省市还出台了多重利好惠及生育家庭,进一步提振了育龄夫妻的生育意愿。比如多地支持调整单双职工生育政策,河南更明确提出推进"积极生育"。
专家认为,这些利好因素叠加在一起,预计2024年出生人口或许会触底回升。作为中长期楼市的"催化剂",出生人口止跌将有利于改善市场预期,带动住房需求持续企稳。
毕竟人口变化对楼市的推动作用需要时间积累,短期并不明显。但从中长期来看,出生人口显著回升,加上年轻人步入婚育高峰期,都将助推未来5-10年住房需求的旺盛增长。
所以现在不卖,持有过渡,除了规避当前亏本外,也等于是为抓住未来可能出现的市场机遇做好了准备。
总而言之,从当下房价处于低位、政策大力度发力、出生人口回升迹象等三大方面分析,卖房无疑存在很大风险。权衡利弊,持有观望或许才是当下最明智的选择。
—THE END—
本号对所有原创、转载文章陈述与观点均保持中立,内容仅供参考学习和交流。文章、图片等等素材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