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

房地产项目“白名单”出炉,典型房企融资规模增长25.5%

作者:admin | 分类:房产资讯 | 浏览:18 | 时间:2024-02-06 21:52:31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随着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政府密集出台政策支持房地产融资。最近,多地推出首批房地产项目融资“白名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房企的资金压力。但从数据看,房企获得的融资规模仍有限,融资环境依然严峻。为化解困境,房企还需调整经营策略,提升产品竞争力。

一、政策利好频出,房地产融资环境略有改善

(一)地方政府牵头,多措并举帮助房企融资

1月12日,住建部等部门发布《关于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通知》,要求地方政府主导建立协调机制,采取多项举措帮助房企融资。这主要体现在:

推出首批房地产项目“白名单”。170个城市提出了3218个建议纳入白名单的优质房地产项目,推送给银行优先考虑融资。

对白名单项目实施绿色审批通道,尽快满足其合理融资需求。

对开发建设遇困障但资金基本平衡的项目,给予展期、不随意抽贷等支持。

地方政府牵头建立协调机制,有助于政策落地。目前,首批白名单项目中,84%来自民营企业,体现了政策对民企的倾斜。此外,政策以项目而非企业为支持对象,避免企业集团风险蔓延,也有利于独立项目的融资。

(二)银行对房地产融资保持谨慎态度

尽管政策利好频出,但银行对房地产业的融资谨慎态度并未改变。进入白名单的项目,还需经过银行审批。1月数据显示,仅27个城市83个白名单项目获得总计178.6亿元贷款。可见,政策在最后落地阶段存在一定阻力。

原因在于,当前房企经营环境仍然严峻,行业系统性风险没有根本释放完毕,银行仍需审慎核贷。一些城市政府操之过急推出大量白名单项目,也使银行面临操作难度。

二、房企获得融资仍有难度,自身调整努力不容小觑

(一)1月房企融资规模有限

CRIC数据显示,1月65家典型房企融资额414.54亿元,环比增加25.5%,同比下降29%。从结构看,境内债权融资348.2亿元,占84%,资产证券化融资仅18.78亿元。

其中,头部房企TOP 10平均融资额最高,为9.53亿元,同比大增98.5%。但除TOP 10外,其他房企融资规模均在缩减。可见,头部房企仍占据融资先机,小型房企融资困难更甚。

(二)需调整经营策略,提升PRODUCT竞争力

当前,政策对房企融资的确起到一定帮助作用。但从数据看,融资环境仍较为严峻。此外,仅依靠外界环境改善难以根本扭转局面,房企还需从内部找活路。

具体来说,房企需要在产品、渠道、服务等方面下功夫,提升竞争力。例如加快产品,迭代更新,细分产品定位,设计出不同人群喜爱的房源。深耕重点城市,调整资源配置,采用网格化运营加强区域覆盖。打造特色社区生活服务,丰富客户体验。利用数字化提高运营效率,降本增效。

房企只有努力提高产品和服务竞争力,才能在市场中脱颖而出,稳定销售,进而改善财务,重建健康发展态势。当前,政企双方都在为房地产市场健康运行尽力。期待房企能积极应对,抓住机遇,化险为夷,重回正轨!

发表评论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