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房屋类建筑物拆除爆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_4283
作者:admin | 分类:房产资讯 | 浏览:21 | 时间:2024-02-09 09:39:41ICS 91.200
A 31
团 体 标 准
T/CSEB 0022-XXX
房屋类建筑物拆除爆破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and design of buildings demolition blasting engineering
(征求意见稿)
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
20XX-XX-XX 发布 20XX-XX-XX 实施
中国爆破行业协会 发布
目 录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20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爆破行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爆破行业协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房屋类建筑物拆除爆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房屋类建筑物拆除爆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内容、要求和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房屋类建筑物拆除爆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6722 爆破安全规程
GA 990 爆破作业单位资质条件和管理要求
GA 991 爆破作业项目管理要求
GA 53 爆破作业人员资格条件和管理要求
T/CSEB 0007 爆破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拆除爆破 demolition blasting
采取控制有害效应的措施,按设计要求用爆破方法拆除建(构)筑物的作业。[来源:GB 6722—2014,3.19]
3.2
爆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design for blasting
用于指导爆破施工作业、组织、管理的设计工作。
[来源:T/CSEB 0007—2019,2.31]
3.3
施工方案 construction scheme
以施工项目为主要对象编制的施工技术与组织方案,用以具体指导其施工过程。
3.4
项目管理组织机构 project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施工单位为完成施工项目建立的项目施工管理机构。
3.5
施工进度计划 construction schedule
为实现项目设定的工期目标,对各项施工过程的施工顺序、起止时间和相互衔接关系所作的统筹策划和安排。
3.6
施工资源 construction resources
为完成施工项目所需要的人力、物资等生产要素。
3.7
质量管理 quality management
保证实现项目施工质量目标的管理计划。包括制定、实施、评价所需的组织机构、职责、程序以及采取的措施和资源配置等。
3.8
安全管理 safety management
保证实现项目施工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的管理计划。包括制定、实施所需的组织机构、职责、程序以及采取的措施和资源配置等。
3.9
环境管理 environment management
保证实施项目施工环境目标的管理计划。包括制定、实施所需的组织机构、职责、程序以及采取的措施和资源配置等。
3.10
成本管理cost management
保证实现项目施工成本目标的管理计划。包括成本预测、实施、分析、采取的必要措施和计划变更等。
3.11
应急预案 emergency response plan
指事先制定的针对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时进行紧急救援的组织、程序、措施、责任以及协调等方面的方案和计划。
[来源:GB 6722—2014,3.34]
4 设计依据、原则与内容
4.1 设计依据
施工组织设计应依据下列内容:
——法律法规、规范标准;
——项目合法性文件;
——技术经济指标;
——工程安全、质量、工期与环保要求;
——招投标文件、委托合同;
——拆除对象竣工验收备案文件、相关图纸资料;
——工程地质与水文、气象与气候资料;地上(下)与空中的保护对象等周围环境资料;拆除对象与周边保护对象的相对位置关系;
——现场勘查、试验、监测报告;
——房屋类建筑物拆除爆破工程技术设计文件等。
4.2 设计原则
4.2.1 施工组织设计应结合工程所在地区的条件和工程的特点进行编制。
4.2.2 施工组织设计应符合下列原则:
——符合工程安全、质量、进度、环保等有关要求;
——坚持科学的施工程序和合理的施工顺序,采用流水施工和网络计划等方法,采取季节性施工措施,实现均衡施工,达到安全可靠、绿色环保和经济合理的综合指标。
4.3 设计内容
房屋类建筑物拆除爆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内容的编写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5 施工方案
5.1 工程概况与要求
5.1.1 工程概况应包括:
——工程名称、位置、规模、范围、等级和期限;
——工程建设、监理、设计和施工等相关单位的信息;
——工程所在地的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状况、气象与气候等;
——爆破对象周边的地上(下)与空中的保护对象及周围环境情况;
——与工程有关的资源供应和交通运输等情况;
——当地供电、供水和通信能力状况;
——爆破对象的结构形式、结构尺寸、建筑材料等情况;
——爆破对象的状况分析、拆除原因等其他应说明的情况。
5.1.2 工程要求应包括:
——技术、质量标准;
——安全、进度和环保要求;
——安全监测要求;
——其他要求。
5.2 施工方法与工艺
5.2.1 应根据拆除对象技术设计文件确定的爆破拆除方案,编制相应的施工方法与工艺。
5.2.2 对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对施工质量起关键作用或技术复杂的工序,应详细说明施工方法和安全技术措施。
5.2.3重要的分项工程应单独编制专项方案,明确施工的质量标准及确保安全与质量的措施。
5.3 施工顺序
5.3.1 施工顺序应符合下列要求:
——满足爆破安全、施工质量、工期进度和环境保护等要求;
——满足工程地质、水文状况与气象气候等对施工的要求;
——减少对周边居民正常生活、工作以及交通等的影响;
——减少各施工环节相互干扰与影响;
——机械设备的合理布置与相互协调,保持均衡作业。
5.3.2 应先切断电源、水源和气源再拆除设备管线设施及主体结构;主体结构拆除宜先拆除非承重结构及附属设施,再拆除承重结构。
5.3.3 拆除施工不得立体交叉作业。
6 施工准备
6.1 施工总平面图与场地布置
6.1.1 施工总平面与场地布置应符合下列原则:
——平面布置科学合理,施工占地面积少;
——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并部署警戒人员;
——施工区和办公生活区的划分应以尽可能避免相互干扰为原则;
——遵守当地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关于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的相关规定。
6.1.2 施工总平面图应包括下列内容:
——爆破对象的地理位置及尺寸,施工场地内可利用的场地位置及范围;
——施工场地外环境情况与建(构)筑物、设施分布;
——爆破器材临时存放场所的位置;
——施工区域与外部交通的衔接方式;
——施工期间现场必备的安全、消防、保卫、环境保护等设施。
6.1.3施工场地布置应包括下列内容:
——爆破器材现场临时保管、药包现场制作与临时存放场所选择;
——施工机械设备及安全防护材料存放位置;
——预拆除建筑渣块堆放场地,以及减振堤的堆筑位置;
——施工现场必备的安全、消防、保卫和环境保护等设施;
——相邻的地上、地下既有建(构)筑物、管网及相关环境;
——爆破安全警戒范围与警戒哨;
——爆破安全监测点布置。
6.2 资源配置计划
6.2.1 资源配置计划包括施工人员、机械设备、爆破器材及其他材料等需求计划。
6.2.2 资源配置应与施工方案相匹配,按照拟定的施工方案和进度安排,计算主要材料、设备和关键施工机械的数量及进场时间。
6.2.3 施工前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且应有记录并签字确认。
6.2.4 应根据GA991及爆破作业项目规模、等级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和爆破作业人员,编制主要管理人员和爆破作业人员配备表,格式参见附录B表B.1、表B.2。
6.2.5 爆破器材的配置应根据拆除对象的规模与特点,按照爆破设计的品种、数量选取,同时编制爆破器材消耗量计划表,格式参见附录B表B.3。
6.2.6 施工机械设备的配置应根据施工方法和进度计划确定,包括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表和主要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配置表,格式参见附录B表B.4、表B.5。
6.3 施工公告与爆破公告
应按GA 991和GB 6722的有关规定,发布施工公告和爆破公告。
7 施工组织
7.1 施工组织机构
7.1.1 应根据爆破作业项目规模、等级,设立项目组织机构并明确相应的岗位、职责,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7.1.2 工程项目部应设置项目负责人、安全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生产负责人,并包括技术组、施工组、安保组、器材组和后勤组等,各职能组应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各尽其责,严格按爆破设计与施工组织计划实施。工程项目部设置参见附录C图C.1。
7.1.3 A、B级爆破工程应成立爆破指挥部,其他级别爆破工程应设指挥组或指挥人,全面指挥和统筹安排各项工作。
7.1.4 爆破指挥部应根据需要设置施工技术组、安全保卫组、综合协调组、宣传组和应急维稳救援组等,并分工明确、严格按爆破设计与施工组织计划实施。爆破指挥部设置参见附录C图C.2。
7.2 施工进度计划
7.2.1 施工进度计划应按施工顺序的安排进行编制,内容包括重要工序的工效分析,各施工阶段工期、关键节点工期的确定,以及施工进度图。
7.2.2 施工进度图可采用横道图表示,规模较大、技术复杂的工程宜采用网络图表示。
7.3 预拆除施工
7.3.1 房屋类建筑物的预拆除施工应严格执行预拆除技术设计,确保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
7.3.2 预拆除作业应在爆破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7.3.3 预拆除作业应在装药前完成,预拆除和装药作业不应同时进行。
7.4 布孔与钻孔
7.4.1 钻孔施工前,由爆破工程技术人员按照技术设计方案在爆破对象上标注炮孔位置、孔深、倾角等信息。
7.4.2 应对钻孔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制定确保钻孔安全与精确的技术措施。
7.4.3 装药前应对炮孔进行逐个验收,复核最小抵抗线的大小,保证炮孔位置、深度等达到设计要求,对不合格的炮孔及时返工处理,未达到验收标准不得装药。
7.5 装药与填塞
7.5.1 装药
7.5.1.1 装药作业应按要求设置相应的装药警戒范围和警戒点,严禁无关人员进入。
7.5.1.2 爆破器材运达施工现场后,保管员负责验收、保管、发放爆破器材并登记领用记录,爆破员负责按照设计方案进行装药,安全员负责监督检查装药作业的安全与质量。
7.5.1.3 每个药包应按技术设计要求计量准确,并按药包重量、雷管段别、药包个数分类编组放置。
7.5.2 填塞
7.5.2.1 填塞长度和填塞质量应满足技术设计要求。
7.5.2.2 所有装药炮孔应及时做好填塞,并采取防止炮泥干缩的措施。
7.6 试爆
7.6.1 试爆方案应经爆破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并在爆破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7.6.2 存在下列情况,拆除爆破可不进行试爆:
——试爆可能危及待拆建筑物的稳定性;
——周围环境不允许试爆。
7.6.3 试爆应做好爆破区域周边的安全警戒工作。
7.7 起爆网路敷设
7.7.1 起爆网路试验
7.7.1.1 A、B级爆破工程敷设起爆网路前应进行起爆器材可靠性试验及起爆网路模拟试验。
7.7.1.2 起爆网路试验应按设计方案进行连接、起爆;大型混合起爆网路、导爆管雷管起爆网路应至少选一组典型的起爆支路进行实爆;对重要爆破工程,应考虑在现场条件下进行网路实爆。
7.7.2 起爆网路连接与检查
7.7.2.1 应按技术设计确定的起爆网路进行网路连接作业。
7.7.2.2 防护及覆盖工作完毕后,应重新检查起爆网路。
7.7.2.3起爆前再次检查现场,核实警戒区无人并检查起爆网路无误后报告现场指挥部,由现场指挥下令将起主起爆网路接入起爆器。
7.7.2.4检查起爆网路应由经验丰富的爆破员组成的检查组担任,检查组不得少于2人,检查大型或复杂的起爆网路应由爆破工程技术人员组织实施。
7.7.2.5导爆管雷管起爆网路应检查:
——有无漏接或中断、破损;
——有无打结或打圈,支路拐角是否符合规定;
——雷管捆扎是否符合要求;
——线路连接方式是否正确、雷管段别是否与设计相符;
——网路保护措施是否可靠。
7.7.2.6 数码电子雷管起爆网路应按设计复核雷管的编号、延时时间、子网路和主网路的检测结果。
7.8 爆破安全警戒与起爆
7.8.1 爆破负责人应按照爆破安全警戒方案组织警戒工作。
7.8.2 爆破安全警戒边界,应设有明显标识,并安排岗哨。
7.8.3 执行警戒任务的人员,应按指令到达指定地点并坚守工作岗位。
7.8.4 爆破安全警戒范围内开始清场工作时,应发出预警信号。
7.8.5 确认全部人员撤离爆破警戒区,所有警戒人员到位,具备安全起爆条件时发出起爆信号。
7.8.6 爆破安全等待时间过后,检查人员进入爆破警戒范围内检查,确认安全后,报请现场指挥长同意,发出解除警戒信号。在此之前,岗哨不得撤离,不允许非检查人员进入爆破警戒范围。
7.8.7 各类信号应清晰、洪亮,使爆破警戒区域及附近人员能清楚接收或辨别。
7.8.8 起爆站应设在安全地点,并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7.8.9 起爆站和警戒哨之间应建立通讯联络,保持联系畅通。
7.8.10 起爆信号发出后,爆破指挥部应再次确认安全起爆条件后下达起爆命令。
7.9 爆后检查与隐患处理
7.9.1 爆后检查
7.9.1.1 爆破完毕后,应等待爆破对象和保留建筑物稳定之后,才准许检查人员进入现场。
7.9.1.2 A、B级及复杂环境的爆破工程,爆后检查工作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起爆组长和有经验的爆破员、安全员组成检查小组实施。
7.9.1.3 其他爆破工程的爆后检查工作由安全员、爆破员共同实施。
7.9.1.4 爆后检查的内容应包括:
——确认有无盲炮;
——爆堆是否稳定,有无未炸倒的建筑物;
——爆破警戒区内公用设施及重点保护建(构)筑物的安全情况。
7.9.2 盲炮处理与隐患排查、处理
7.9.2.1 检查人员发现盲炮或怀疑盲炮,应及时向项目技术负责人报告,并组织进一步检查和处理;发现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及时排查处理;在上述情况下,不得发出解除警戒信号,经现场指挥长同意,可缩小警戒范围。
7.9.2.2 发现残余爆破器材应收集上缴,集中销毁。
7.9.2.3 发现爆破作业对周边建(构)筑物、公用设施造成安全威胁时,应及时组织抢险、治理、排除安全隐患。
7.9.2.4 对影响范围不大的险情,可进行局部封锁处理,解除爆破警戒。
7.9.2.5 爆破作业人员应跟踪建筑物解体、塌散体清理作业的全过程,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盲炮并回收残留爆破器材。
7.9.2.6 因设计失误或出现盲炮造成建筑物未倒塌或倒塌不完全的,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和结构工程师根据未倒塌建筑物的稳定情况及时改变警戒范围,提出处置方案,未处理前不应解除警戒。
7.9.2.7 拆除爆破后出现未倒塌或未完全倒塌的事故时,在确定建筑物处于稳定状态的情况下,由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入内检查,并按下列方式处置:
——如果属于起爆网路问题,经爆破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可重新连接网路爆破;
——因设计原因造成未倒塌或未完全倒塌的,宜采用机械方法处理;
——如机械拆除存在严重安全问题,确需采用爆破方法施工的,需对未倒塌建筑物进行结构分析,重新制定爆破方案。
8 施工管理
8.1 施工安全管理
8.1.1 应根据拆除对象的特点与要求,制定施工安全管理目标,建立健全安全施工管理组织机构并明确职责。
8.1.2 应根据季节、气候的变化,应制定相应的季节性安全施工措施。
8.1.3 应建立项目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管理规定,包括预处理、布孔、钻孔、验孔、药包加工、装药、填塞、防护、网路连接、爆破安全警戒和爆后检查等工序。
8.1.4 应制定现场安全检查制度,对安全事隐患进行排查并完善安全防范措施。
8.1.5 应制定爆破器材购买、运输、贮存、加工、使用和清退等安全管理制度,并编制爆破器材使用的安全措施。
8.2 施工质量管理
8.2.1 应根据工程特点和要求,制定施工质量管理目标,明确职责和权限。
8.2.2 应制定质量保证措施,包括下列内容:
——确定质量目标,使爆破效果满足设计要求;
——明确质量控制关键参数与工序,并制定质量具体控制措施;
——建立符合工程特点的技术保障和资源保障措施;
——建立质量过程检查制度,并对质量事故的处理做出相应规定。
8.3 施工进度管理
8.3.1 应根据工程特点与要求,制定施工进度管理目标,明确职责与权限。
8.3.2 应根据拆除对象的实际情况制定施工进度控制措施,主要考虑下列内容:
——施工方案应体现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对工程进度的影响;
——对施工进度计划进行逐级分解,通过实现阶段性目标,保证最终工期目标的完成;
——人员、材料和施工机械设备合理配置;
——各工序之间的合理衔接;
——采用先进技术和方法对工程进度实施动态管理,及时纠正施工过程中的进度偏差,并制定特殊情况下的赶工措施;
——根据项目周边环境特点,制定相应的协调措施,减少外部因素对施工进度的影响;
——分析工程设计变更对工程进度的影响,制定调整进度计划的措施等。
8.4 季节性施工管理
8.4.1 针对雨期对工程施工的影响,应制定雨期施工管理措施,并应编制施工资源配置计划。
8.4.2 针对低(高)温对工程施工的影响,应制定低(高)温施工管理措施,并应编制施工资源配置计划。
8.4.3 应制定其他季节性施工管理措施。
8.5 其他管理
8.5.1 其他管理措施包括绿色施工管理、防火保安管理、合同管理、组织协调管理、职业健康管理,以及施工现场人力资源、施工机械设备、材料设备等生产要素的管理。
8.5.2 其他管理措施可根据项目的特点和复杂程度加以取舍。
8.5.3 各项管理计划的内容应包含目标、组织机构、资源配置、管理制度和技术、组织措施等。
8.6 爆破有害效应监测
8.6.1 D级以上爆破工程以及可能引起纠纷的爆破工程,均应进行爆破有害效应监测。监测项目由设计和安全评估单位提出,监理单位监督实施。
8.6.2 监测项目主要包括:爆破振动、塌落振动、爆破空气冲击波和爆破噪声等有害效应,以及可能引起次生灾害的危险源。
8.6.3 监测报告内容应包括:监测目的和方法、测点布置、测试系统的标定结果、实测波形图及其处理方法、各种实测数据、判定标准和判定结论。
8.6.4 监测单位应经有关部门认证具有法定资质,所使用的测试系统应满足国家计量法规的要求。
8.7 竣工验收
爆破工程完工后,由施工单位提出竣工申请并递交竣工报告,按项目所在地的相关要求完成验收。
9 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
9.1 根据工程特点和要求,制定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管理目标,明确职责与权限。
9.2 全面分析环境因素,确定重要保护目标并制定保护措施,主要包含下列内容:
——爆破个别飞散物控制措施;
——爆破振动、塌落振动控制措施;
——爆破空气冲击波与噪声防治措施;
——爆破粉尘控制措施;
——生活、生产污水排放防治措施;
——固体废弃物管理措施等。
9.3 确定文明施工目标,制定文明施工管理措施,包括下列内容:
——生产、生活、办公及辅助等临时设施管理措施;
——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措施;
——材料和构配件管理措施;
——卫生管理措施;
——交通导行措施等。
9.4 应建立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管理检查制度。
10事故预防
10.1 危险源辨识
10.1.1 应根据施工现场、作业工程和周围环境等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
10.1.2 房屋类建筑物拆除爆破工程的危险源主要包括机械伤害、高空跌落、高空坠物、结构坍塌、管线破坏、周边建筑物受损、火灾、早爆、误爆等。
10.1.3 分析评价事故可能发生的地点和可能造成的后果,按照工程内容和岗位职责对安全目标进行分解,并制定必要的控制措施。
10.1.4 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组建应急救援队伍,并明确职责和权限。
10.2爆破安全防护
10.2.1 爆破安全防护主要包括爆破振动、塌落振动、爆破个别飞散物、爆破空气冲击波与噪声、爆破有害气体与粉尘等有害效应的防护控制。
10.2.2 爆破振动控制措施包括:
——严格按设计方案组织装药,统计、复核一次起爆总药量和最大单段起爆药量;
——严格按设计方案连接网路,检查雷管的段别和延时时间;
——采用人工、机械方式在爆破对象与保护对象之间开挖减振沟;减振沟的长度、宽度和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10.2.3 塌落振动控制措施可参考10.2.2爆破振动控制措施,还可采用人工、机械方式在建筑物倒塌范围内铺设减振堤。
10.2.4减振堤可采用砂土、建筑弃渣等松散材料,其长度、宽度和高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10.2.5 爆破个别飞散物控制措施包括:
——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对爆破部位进行覆盖防护,临近房屋搭设近体防护,以及在保护对象的迎爆侧搭设保护性防护;
——防护材料的材质、尺寸、厚度等应满足设计要求;
——防护施工应在爆破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起爆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检查验收,对不合格的防护提出处理措施;
——在起爆网路范围内进行防护施工时,应注意网路保护,严禁踩踏、破坏网路。
10.2.6 爆破有害气体与粉尘的控制措施包括:
——装药作业前,采用人工、机械方式清除房屋内和倒塌场地范围内易产生粉尘的建筑垃圾;
——严格按照设计方案组织装药,炸药品种、装药结构、装药量等应满足设计要求;
——由现场负责人对装药、填塞质量进行检查验收,对不合格的工序提出处理措施;
——爆炸水雾降尘措施可与装药作业同步进行,水袋的规格、数量、装水量、铺设位置,药包的重量、数量、布设位置,以及雷管的段别等均应满足设计要求;
——爆后检查完毕,确认现场安全后,组织洒水车和水炮机对爆堆进行喷淋。
10.3应急预案
10.3.1 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编制应急预案,成立应急组织机构,明确责任和权限。
10.3.2 制定事故应急处置程序、现场应急处置措施及定期演练计划。
10.3.3 应急预案应包括下列内容:
——事故风险分析。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风险,分析事故发生的风险性、事故类型及严重程度、影响范围等;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根据事故类型,明确应急指挥机构总指挥、副总指挥以及各成员单位或人员的具体职责;
——处置程序。明确事故及事故险情信息报告程序和内容,报告方式和责任人等内容。根据事故响应级别,具体描述事故接警报告和记录、应急指挥机构启动、应急指挥、资源调配、应急救援、扩大应急等应急响应程序;
——处置措施。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风险、事故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明确处置原则和具体要求。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房屋类建筑物拆除爆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内容
1 编制依据与原则
1.1 设计依据
1.2 设计原则
2 施工方案
2.1 工程概况
2.2 施工方法与工艺
2.3 施工顺序
3 施工准备
3.1 施工总平面图与场地布置
3.2 资源配置计划
3.3 施工公告、爆破公告
4 施工组织
4.1 施工组织机构
4.2 施工进度计划
4.3 预拆除施工
4.4 布孔与钻孔
4.5 装药与填塞
4.6 试爆
4.7 起爆网路敷设
4.8 爆破安全警戒与起爆
4.9 盲炮处理与隐患处理
5 施工管理
5.1 施工安全管理
5.2 施工质量管理
5.3 施工进度管理
5.4 季节性施工管理
5.5 其他管理
5.6 爆破有害效应监测
5.7 竣工验收
6 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
7 事故预防
7.1 危险源辨识
7.2 爆破安全防护
7.3 应急预案
8 附图表
图1 组织机构图(工程项目部、爆破指挥部)
图2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图3 施工顺序及进度图
表1 主要管理人员配备表
表2 爆破作业人员配备表
表3 施工机械设备配备表
表4 仪器和其他材料配备表
表5 爆破器材消耗量表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资源配置计划表式样
表B.1~表B.5为主要管理人员配备表、爆破作业人员配备表、爆破器材消耗量计划表、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表、主要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配置表式样。
表B.1 主要管理人员配备表
序号 | 姓名 | 任职岗位 | 职称 | 专业资格 |
1 | ||||
2 | ||||
3 | ||||
4 | ||||
5 | ||||
… |
表B.2 爆破作业人员配备表
序号 | 姓名 | 作业类别 | 许可证号 |
1 | |||
2 | |||
3 | |||
4 | |||
5 | |||
… |
表B.3 爆破器材消耗量计划表
序号 | 爆破器材名称 | 规格型号 | 单位 | 计划数量 | 备注 |
1 | |||||
2 | |||||
3 | |||||
4 | |||||
5 | |||||
… |
表B.4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表
序号 | 设备名称 | 规格型号 | 单位 | 数量 | 备注 |
1 | |||||
2 | |||||
3 | |||||
4 | |||||
5 | |||||
… |
表B.5 主要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配置表
序号 | 仪器设备名称 | 规格型号 | 单位 | 数量 | 备注 |
1 | |||||
2 | |||||
3 | |||||
4 | |||||
5 | |||||
… |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组织机构设置图式样
图C.1和图C.2为项目部设置图和爆破指挥部设置图式样。
图C.1 项目组织机构图
图C.2 爆破指挥部机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