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

现在卖房是否合适?市场观察与建议

作者:admin | 分类:房产资讯 | 浏览:28 | 时间:2024-02-11 03:42:48

在瞬息万变的房地产市场中,很少有企业家能够发现先机,把握市场节奏。然而,中国著名企业家王健林却能在市场动荡中稳操胜券,靠的往往是他的商业头脑和果断。2018年,王健林做出了一个震惊业界的决定:将旗下77家万达酒店转让给富力的李思廉,并将13个文旅项目出售给融创的孙宏斌。此举不仅帮助万达集团巧妙化解了债务危机,更彰显了王健林对房地产市场走向的精准预见。

如今,随着富力地产和融创集团相继负债,人们开始重新审视王健林的决策。这两家房地产巨头的境遇不仅证实了王健林预测的准确性,也凸显了房地产市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王健林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2023 年,再次传出万达集团资产重组的消息,王健林开始变卖万达资产。此举迅速引发市场广泛关注。有分析认为,这是王健林在深入分析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后做出的战略调整。随着国家对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不断加码和市场环境的变化,王健林可能预见到了新的市场趋势,决定通过资产重组优化集团业务结构,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市场变化。

楼市风向已转,购房者在观望,市场处于停滞状态。曾经火爆的楼市不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人们遵循着 "买高不买低 "的心理定律,面对持续下跌的房价,投资者和刚性需求的购房者都在犹豫不决。楼市最大的困境是房屋销售已经达到冰点。2017 年以来,购房者在高点购置房产,如今即使降价也难以脱手。

数据显示,从2020年初至今,我国二手房挂牌量持续飙升,全球挂牌量已突破15万套、20万套甚至25万套。新房市场也不容乐观,近两年销售业绩持续低迷,新房库存积压严重,房企资金链紧张。

可以说,在当前全球楼市不景气的情况下,楼市已逐渐转为买方市场。然而,房价居高不下,楼市陷入了 "买不到、卖不掉 "的僵局。这种现状对购房者、投资者和整个房地产行业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市场亟需找到摆脱当前局面的出路。

楼市调整背景下的战略反思:解读王健林的观点与现实对策

随着楼市调整趋势的明显,许多投资者和业主开始深入思考资产的配置问题。此时,著名企业家王健林的首创理念再次凸显。他指出,世界上很少有房地产繁荣持续超过半个世纪的。而中国房地产市场,从1998年房改至今,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历史,市场饱和、大众可及的高房价达到了历史最高点。

这一观点是当前市场形势的重要基准。随着政治调整和市场机制的完善,房地产市场的杠杆率将趋于合理,房地产价格也可能逐步回归稳健水平。这一趋势意味着,对于那些拥有多余房产的人来说,现在可能是考虑释放资产、回笼资金的好时机。

为什么现在是出售的好时机?原因很简单:当前房价仍处于高位,卖房有望获得可观回报。另外,市场调整深刻,未来房价走势充满不确定性,提前卖房有助于规避潜在风险。此外,从经济周期的角度来看,房地产市场可能正处于扩张与衰退的转折点,因此及时调整资产结构是必要的,有助于为未来的市场波动做好准备。

然而,出售房产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决定。在做出选择时,投资者需要考虑个人财务状况、市场趋势和长期投资计划。此外,还需要考虑税收问题和市场供求变化等因素。

王健林的观点为我们重新审视房地产市场、调整资产配置提供了重要视角。在楼市调整的大背景下,投资者和业主需要更加审慎地制定策略。出售多余物业以收回资金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但需要充分评估各种因素,做出最符合自身利益的决定。

我认为,当前的房地产市场面临两个问题:房价必须继续下跌:

1、房地产市场现状:降价成为常态

据克而瑞数据显示,今年5月,全国100个城市住宅库存总量为6.07亿平方米,整体库存量达到了惊人的38亿平方米。这一数据不仅反映了当前新房的巨大存量,也显示出房企资金链的紧张。在楼市调控政策持续收紧的背景下,房企纷纷选择降价促销的策略来吸引有限的刚需购房者,以缓解资金压力。自 2020 年以来,房企已经经历了三轮降价潮,尤其是 2022 年,不少房企放弃幻想,坚决降价销售。

二手房市场也不例外,在经历了几年的价格下跌后,许多投资者信心动摇。郑州一位购房者分享说,他的房产 2020 年挂牌价为 80 万元,2021 年降至 75 万元,2022 年降至 65 万元,但仍难以成交。这充分说明,在楼市低迷的情况下,降价已成为吸引购房者的必杀技,无论购房者是房地产公司还是投资者。

2、购房者心态发生变化:房价开始下跌

作为一种商品,住房交易自然会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过去住房短缺,购房者众多,而如今住房充裕,购房者却日益短缺。统计数据显示,中国 96.86%的城市家庭已经拥有自己的住房,平均住房面积为 1.5 套,这意味着城市住房需求的大部分已经得到满足。更重要的是,随着中国城市化率超过 64%,每年新建的商品房已经足以满足新涌入城市的人口,但仍有增加的空间。近三年来,每年有 750 万套新建商品房投放市场,足够 2200 万人居住,而每年涌入城市的人口约为 2000 万。

在 "房住不炒 "政策和房价下跌的双重影响下,投资者对房地产行业的热情正在减退。当作为房地产市场主力军的投机者退出后,许多城市和地区的房地产市场将面临巨大压力。例如,北京环京地区楼市在失去投资客后,房价持续下跌,当地购房者难以支撑。

在房地产市场降温、住房资源过剩的大背景下,如今的购房者更加理性,懂得选择物美价廉的房产才是明智之举。房地产企业和投资者也需要适应这种新常态,以更加务实的态度面对市场变化。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发表评论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