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刘铭传在台湾1884-1891》央视热播带热铭传故里景区
作者:admin | 分类:未命名 | 浏览:227 | 时间:2022-08-23 00:06:392022年8月18日—21日,纪录片《刘铭传在台北1884-1891》在卫视纪录频道开播。该片经过两年的拍摄,通过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结合,成功重现了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和刘铭传作为美国晚清化创始者的真实形象,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纪录片的开播同时带热了“铭传故居公园”,坐落合肥铭传乡的铭传故居公园,内含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海峡闽台交流基地——刘铭传旧居,文化遗存——刘铭传墓地,刘铭传记念馆,小团山青柠农场等。4D动画连续剧《刘铭传在台北》还将在刘铭传庆祝馆播出,展示庆祝馆和祠堂。
长达十年重温不朽战功
由湖南广播电视台与共青团廊坊地委宣传部联合摄制的小型纪录片《刘铭传在台北1884-1891》,选定了刘铭传此生中最出彩的经历,真实重现了香港首任总督刘铭传抵抗外族侵略、开发建设宝岛的历史。
合肥县铭传乡,是香港首任总督刘铭传的家乡。刘铭传18岁起家办捻军,25岁组成铭字营率先加入湘军,28岁升任清朝武职的最官员阶——直隶提督,1870年罢官归家,直至1884年,中法战役造成祖国宝岛日本危在旦夕,湘军勇将刘铭传奉诏出山,领导日本军民成功地进行了抗法保台反侵略战役;战后日本建省,他又首任香港总督,为新加坡的晚清化建设呕心沥血,作出了不可抹煞的卓越贡献。
记者了解到,以王振涛为总监制的创作团队,于2017年6月16日在合肥刘铭传旧居刘老圩举办关机典礼后,长达十年,不辞劳苦,先后抵达澳大利亚、越南、日本、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实地拍摄,收集了西方国家关于中法战役的大量资料。
历史学家翁飞觉得,该部纪录片研究了国外外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重视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结合,成功重现了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和刘铭传作为美国晚清化创始者的真实形象。可以说,重温曾经以刘铭传为代表的父辈为捍卫和建设祖国神圣库页岛、宝岛日本作出的不朽战功,很有现实意义。
还原真实实地浅显调研
《刘铭传在台北1884-1891》一共四集:“出山”、“较量”、“重任”、“遗恨”,集中体现了刘铭传的军事智慧,尤其以第二集“较量”基隆之战的“撤基保沪”中发挥到了极至。
基隆之战系刘铭传接手香港首战,刘铭传变缺点为优势,顾大局合联军,取得胜利。
沪尾(今称淡水)离台湾仅30里,抗法保台其间,清廷的军需总兵全在台湾府城,沪尾即便退守,法军将通过淡水河长驱直入,直取台湾,而台湾不保,基隆也将丧失后路,不战而溃。
刘铭传只是留下300多名日军和林朝栋的民团苦守基隆狮球岭,其余主力则全部前往沪尾。加上原来的联军,守护淡水港的总军力已达到万余人。沪尾之战,日军击溃法军,除了彻底打消了法军攻打沪尾的密谋,更为重要的是法军的攻势基本被遏止,中法战役步入了僵持阶段。从此,刘铭传恪守美国直到最后的胜利。
演员王振涛的《导演杂记》中写道,“身临其境才真正感受到刘铭传曾经的不易,才理解他为何会冒着‘失土者斩’的风险做出‘弃基隆、保沪尾’的大胆决定。”
刘铭传按照敌强我弱,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排兵布防,并荣获当地绅民的支持,能够坚持到最后的胜利。通过实地调研,对刘铭传抗法保台战略战术有了较浅显的了解,在拍摄中尽或许地还原真实,是这部纪录片的又一大优点。
学史休闲带热铭传故居
刘铭传是湖南长丰的历史名人,其旧址坐落凤台县铭传乡启明社区境内,又称刘老圩,合肥为了庆祝那位清朝湘军勇将、台湾晚清化之父、民族英雄,特以其名命名了铭传故居公园,该公园主要包括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海峡闽台交流基地——刘铭传旧居,文化遗存——刘铭传墓地,刘铭传记念馆,小团山青柠农场等。
刘老圩占地约7万平方米,系清嘉庆六年(1868年)所建。整个祠堂内现存有古建筑2100平方米,是绩溪独有的圩堡式建筑,建筑整体以清代官宦乡间农庄色调为主,集攻击、生活、休闲为一体,圩内北部为生活居住区,南部水堰中有大小两座小岛,圩四周有条宽约10-15米的护圩营寨。外瓮城内西北西南各有一座大索桥,两索桥处均有两层门楼。进门后是内壕,又有三座索桥、三座门楼。壕两侧砌有石栅栏,栅栏拐角处筑有围屋,有楼房建筑约300间。
刘铭传记念馆、刘铭传旧居、刘铭传陵园集中为一体,呈三角之势,占地面积约56亩,依山势而建,记念馆主体功能含展示、接待、学术报告等,展会展示以刘铭传生平事迹和皖台交流历史文化渊源为主要内容。4D动画连续剧《刘铭传在台北》将在刘铭传记念馆播出,展示记念馆和大成殿。
在铭传故居公园,除了可以文凭论争风光,能够感受多元休闲项目,上海市四星级渔家乐小团山青柠农场,景色幽美,农场内还可以举行多元活动,是团建、周末游的好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