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

这次降息,就是救房地产!

作者:admin | 分类:房产资讯 | 浏览:26 | 时间:2024-02-22 07:38:50
2024年2月20日,全国银行间拆借中心公布LPR报价:1年期品种报3.45%,上月为3.45%;5年期以上品种报3.95%,上月为4.2%。
请注意,1年期LPR并没有调降,而5年期LPR单独调降25BP,并创下历史最大降幅。
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信号。
1年期LPR的变化主要与消费市场有关,没有调整就是说明这次重点不在消费。
换句话说就是单独调降5年期LPR就是为了稳定房地产市场预期。

1

这次降息就是稳房产,也许你对此有所抵触。
但是,稳定房地产就是稳定中短期的经济预期,已经越来越成为社会共识。
特别是在投资层面,房地产是否能够平稳落地,也越来越成为了大国能否稳住资金预期(外资+国内民营资金)的关键
国内经济发展进程中,很少有哪一个行业像房地产充满争议。
支持的人多,反对的人也不少。
记得之前,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时候,高层领导曾经说过房地产是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不过如今,房地产带来的高房价、高负债、及其它的生态环境等问题,都使得房地产行业成为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
房地产的兴衰正是应了那句老话,20年河东,20年河西。
当下,房地产虽然已经过了辉煌时期,但是让它立马退出历史舞台绝对是一场大冒险。
因为它已经大而不倒,是真的不能倒下的那种。
我指的是行业,而不是特指某几家房地产企业,比如恒大、碧桂园、建业等。
原因很简单,房地产行业捆绑了我们的建筑业、钢铁业、水泥业,还间接带动了家电、家具等消费品市场的扩张。
上下游加起来的产值,能占到我国GDP的20%以上,数字的背后是数以万计的家庭生计。
更值得关注的原因在于,房地产投资和房屋销售也为当地ZF提供了大量的土地出让金和税收。
高峰时,土地出让金能能占到地方本级财政80%以上,影响一座又一座城市的发展轨迹。
数据来源:财联社
当下,经济的困境在于什么?
没钱!各级ZF、各地企业、各类群体普遍的没钱。
老百姓没钱消费,企业没钱扩张,ZF没钱投资,甚至有时候连工资也拖欠,部分地区出现了地铁ba工、公交罢gong、环卫罢gong等。
此外,地方没钱的宏观表现也特别明显。
比如,天津在2023年3月发行地方债时,AAA级天津城建1年期债券的发行利率高达7.75%。
天津7.75%的利率,几乎是国债的2倍以上,也高于一些央国企的发债利率。
简单来说,就是地方的信誉面临着极大的挑战,而这背后正是市场对于地方“没钱还债”的担忧。(见上图)
要知道,天津可是我国的直辖市,行政级别相当于副国级,比一般的省会城市都要高半级。
一个天津尚且如此,其它更多的三、四、五线城市恐怕更难过。
谈钱伤感情!但眼前的现实是,城市发展也好、经济转型也罢,就是需要钱!

2

接下来,不禁要发问,为什么会没钱?
原因太过复杂,其中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土地出让金的下滑,给地方本级财政收入带来了巨大压力。(见下图)
举个例子。
2020年时,土地出让金差不多8.2万亿元,整个地方本级财政收入差不多有10多万亿元。
两者相除,计算得出的结果约82%。这也是一个历史高点!
也就是说,地方本级财政收入假如有100块,这100块里有82块都是地方出让金贡献的,其它的18块是地方税收、地方发债等收入。
地方企事业单位的奖金、福利待遇,可能都与这82块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图:土地出让金 ;数据来源:wind,米筐投资整理
然而,事情在2021年出现了新的变化。
2021年以后,土地出让金随着房地产行业的下滑而出现剧烈调整。
来看一组数据,感受下剧烈的程度有多深。
2021年上半年,全国土地出让金收入为3.44万亿元。
2022年上半年,全国土地出让金收入为2.36万亿元,下滑差不多31%。
2023年上半年,全国土地出让金收入为1.86万亿元,下滑差不多在21%左右。
2023年的1.86万亿元,相比2021年的3.5万亿接近腰斩。
土地出让金腰斩,地方本级财政收入能不困难吗?
各级企事业、甚至机关单位能不过苦日子吗?
地方怎么还能够加杠杆发展经济呢?
房产下行,土地出让金大幅缩水,地方是真的困难了!
这也是为什么说,发展经济只有靠中yang来加杠杆了,地方真的加不动了。
这也是为什么说,发展经济房地产必须稳住了。
就当下而言、就渡过眼前的难关而言,土地出让金就是地方的钱袋子。
所以,这次单独调降5年期LPR,而且25个基点是历史上最大幅度的调降,就是为了稳住房地产,给地方喘口气。
总结一下:房地产的稳定一定是经济企稳的重要信号,是经济转型的重要基石。
最后,我想讲的还有很多很多。
比如,我们看经济的企稳为什么偏偏要短期盯住房地产,而中长期则要盯住科技、教育?两个目标是否有冲突?背后又有哪些博弈?!
又比如,中国的库兹涅茨周期(房产周期),能否顺利切入康波周期(科技周期)?将来到底是房子机会多,还是股市机会多?我们又该如何踏准人生的财富周期?
这些都不是两三千的文字能够展开表述,如果你对这些感兴趣,可以预约1月23日慧净直播间,我将根据近十年的一线市场经历,给出观点供大家参考。

THE END
来源:米筐投资(ID:mikuangtouzi) 作者:慧净
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侵权必究

发表评论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