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

陕西一贪官退休后购置13套房产,产权登记在亲友名下

作者:admin | 分类:房产资讯 | 浏览:11 | 时间:2024-03-01 22:20:42
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官方发布《警钟丨贪欲不可纵 伸手必被捉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农业和农村工作委员会原主任何发理严重违纪违法案剖析》,披露了陕西省原环境保护厅厅长何发理贪腐受贿的诸多细节。

翻看何发理的履历可以发现,他在地方环保“一把手”岗位上,曾任职10年之久

2003.03——2009.01,任陕西省环境保护局局长、党组书记

2009.01——2013.02,任陕西省环境保护厅厅长、党组书记

20173月退休,20213月被查。直至20224月,何发理因犯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百万元。

何发理案件也被官方定性为:陕西省近年查处的生态环保领域的典型腐败案件,其本人也是退而不“休”搞腐败的典型代表。

受贿4000余万元,现金、黄金、房产“来者不拒”
长期充当污染企业“保护伞”,插手环保系统人事安排

文章指出,在何发理担任原陕西省环境保护局局长、省环境保护厅厅长的十年期间,环境监测统计数据显示,全省废水及污染物排放量总体呈现增加之势

其中,2003年后渭河干流水质污染逐年加重,特别是2010年至2012年间为重度污染,渭河流域生态环境遭持续性破坏。

而渭河污染情况的发生,几乎可以说是时任陕西省环保部门“一把手”的何发理一手造成的

2004年,陕西全面启动渭河治污计划,工业污水排放量超标成为整治重点。何发理嘴上说着“关停不符合标准的造纸企业”实际却大搞“双标法”

一面以雷霆手段关停未给其行贿的高污染企业,另一面借环保工作不能急于求成之名,对与自己有利益勾连的企业大开绿灯并任其继续污染环境。

文章提到,整顿期间,两家因长期向渭河流域排放污水被责令停业整顿和限期关停的造纸厂,为了得到各种环保“关照”,先后送给何发理百万元现金和200克黄金何发理也带头纵容“劣性”,让市县两级环保部门对造纸厂严重排污问题置若罔闻。

不仅如此,他还大肆插手环保系统内部人事安排,并将“黑手”伸向新型环保能源领域

2004年至2015年,何发理分别为15人在环保系统晋升职务、调动工作以及安排就业等事项上提供帮助,收受财物共计200余万元。

2005年,在何发理的支持下,西安某能源科技公司成为唯一经省环保部门认可研发甲醇汽油的公司,何发理也从中获取3套房产的丰厚利润。

经查,何发理非法索取、收受他人财物共计4000余万元。更令人发指的是,他在卸任省环保厅厅长直至退休8年间,仍然不知悔改,继续收受他人所送财物共计880余万元。

退而不休,处心积虑对抗组织调查
退休后在全国各地购置房产13套

20132月,何发理调离环境部门后,仍然利用其在环保部门工作时积累的人脉关系和影响力,通过向公职人员打招呼的方式为他人办事,非法收受财物

面对十八大以后反腐败的高压势态,他也没有选择向组织坦白,而是绞尽脑汁隐藏自己违纪违法的行为。他通过操纵和持有多个他人名下银行账户,通过银行账户间的资金转移来掩饰、隐瞒赃款的来源和性质

2017年退休后,何发理使用在职时违纪违法收受的资金,在全国多地购置房产13套,通过将产权登记在亲友名下,掩盖自己实际持有的事实。并且在填报个人有关事项时,对自己实际持有的房产隐瞒不报,欺骗组织。

20209月,与他长期有不法利益勾结的商人景某涉嫌行贿犯罪问题被立案调查,何发理也被问话,可他没有主动向组织交代自己和高某某之间的不正当经济往来问题,反而处心积虑地将2个装有涉案款物的密码箱交给商人朋友保管。

直至202012月,何发理再次收受景某送来的20万元,这也是他人生最后一次收受贿赂。

“一把手”靠环保吃环保频发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不难发现,这几年环保干部“靠环保吃环保”案件的通报越来越多,“一把手”落马更是高频。

其中,不乏有在任上的司长,有曾长期任职环保系统的厅长,有调离的局长,也有已经退休的总工......

曾任生态环境部环境监测司司长、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司司长的刘志全(在原环保部、生态环境部长期任职)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去年在任上被查

原环境保护部总工程师万本太(在环保领域工作34年之久),退休四年后被查。通报显示,其“干环保、吃环保”,存在多种违纪违法行为,包括收受环保企业主赠送的礼金,通过安排课题项目为亲属谋取利益,利用职权和职务影响为民营企业和个人在推介产品、承揽工程等方面谋取利益等。

曾任西藏自治区原环保厅厅长的张永泽(在环保系统任职15年左右),在任期间违规干预插手工程项目建设和环境评价审批工作,靠环保吃环保,大肆进行权钱交易,直接或者通过他人非法收受财物折合人民币共计5181万余元

身居高位公权易成谋私工具

这些“一把手”在环保系统内身居高位,权力也相对集中,很容易将手中的权力作为满足私欲的工具。

其中,任职中央的又比地方的更甚,拥有绝对话语权。

打击环境污染行动滞后环保问题不易察觉抱着侥幸心理“钻空子”

往前推几十年、十几年,国家大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问题的整治和监管相对滞后和缓慢,造成生态环保领域腐败往往较为隐蔽。

加上长期被一些心术不正的人或企业“围猎”,环保系统里党性不高的部分高层抱着侥幸心理开始“钻空子”。

抱团式腐败让“一把手”们在歧路上任性狂奔

一些存在问题的高层干部喜欢搞小圈子,在选人用人上提拔深谙潜规则的人,形成站队式、抱团式腐败,被查处时通常会拔出萝卜带出泥

他们往往错误地认为,即使被发现,也不会有人会举报、敢举报,即便被举报,下边的人也会站出来善后。

结语

现如今,环保问题不是小问题,打击环保贪腐行动也在重拳出击。很多问题被挖出,很多人被查出,即便是已经退休的官员。

从一个不起眼的细节开始放松,再到一步步腐化堕落,栽大跟头是早晚的。所以,今后担任环保“一把手”以及环保干部的大家,还是不要抱有太多侥幸心理。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络

发表评论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