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

万科之困——房地产底部跟踪之一

作者:admin | 分类:房产资讯 | 浏览:16 | 时间:2024-03-06 15:43:13
最近,关于万科的流言蜚语特别多,万科则保持沉默,既不辟谣,也不反驳。

万科一向给人财务稳健的印象,是行业的优秀生。突然这么多传言,恐非空穴来风。

万科负债率不高,走到今天这一步,确实出乎不少人的意料。

我想,这个时候,探讨一下万科困境的原因,有助于其他企业借鉴或吸取教训,应该不算落井下石。

我个人认为,万科及其他房企陷入困境的原因有三:

其一,销售断崖式下跌

最近几年,宏观经济环境变化比较剧烈,房地产行业销售大幅萎缩,这是万科困境的首要原因。

销售断崖式下跌,销售回笼的资金不足以支付所需的交房支出,以及偿还到期债务本息,自然就会需要债务延期。

另外,保交楼政策之下,监管账户资金监管更加严格,房企看似账上资金挺多,实际上可以调用的资金很有限。这是一个难题。

其二,资产变现能力变差

对于大部分房企来说,咬牙坚持到今天,其资产结构中,好卖的房子早就卖掉了,剩下的是难卖的房子,以及变现能力比较差的酒店、车位、商铺等资产。

前几年行情好的时候,房企多少都会拿一些偏远郊区的地块。当下的行情不好,地块偏远的楼盘销售比较难。

其三,没有及早缩表

万科一向财务稳健,市场口碑不错。但也正因如此,本轮房地产下行周期开启时,缺乏壮士断腕的魄力,没有及早调整资产负债结构。

虽说万科早在2018年就提出“活下去”的口号,2021年提出“缩表求活”的口号,实际上战略落实不坚决。

这或许有船大难掉头的原因,或许也有心存侥幸的原因。

目前的困境不是万科一家的困境,而是众多房企的困境。

假如房地产销售继续大幅萎缩,目前看起来稳健的其他房企,也将步万科的后尘,难有例外。

因为他们的商业模式决定了他们的命运,谁也不可能在销售大幅萎缩的情况下全身而退。这也是大部分重资产企业的宿命。

这是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支出和负债总额摆在那里,销售大幅萎缩,现金流入锐减,马上就会面临入不敷出的情况。

目前来看,房企只有“缩表求活”一条生路,即大幅降低资产负债规模,适应销售规模大幅下降的新常态。

但是,目前的宏观环境下,想缩表也未必能如愿。

对于其他行业来说,现在先不要急着看房企笑话,先想一想:

假如自己企业的销售大幅萎缩50%,还能不能支撑下去?

历史多次证明,即使负债率比较低的制造业企业,面临订单大幅萎缩,现金流快速恶化,也会面临与万科一样的困境。

实际上,制造业企业面临同样困境时还不如房企,毕竟房企的资产能够打折变现,而制造业企业厂房、设备及存货等资产的变现能力和变现比例则低得多。

因此,二哥莫笑大哥。居安思危是正道。

最后,祝福万科及其他陷入困境的房企都能渡过难关,成功上岸。

——2024年3月4日记

发表评论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