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下行的卖房逻辑:我的卖房经历让我大赚一百个大菠萝
作者:admin | 分类:房产资讯 | 浏览:10 | 时间:2024-03-07 20:55:41
2024年,如果你计划购买住房或出售房产,在读完我今天的内容后,将获益匪浅。
在5年前,当房价达到最高峰时,我决定出售了家乡县城的住房,接着又逐步出售了长沙的两套房产,目前我选择租住房屋(长沙有暂住证可供学习或就读私立学校)。
根据我当时出售房屋的最高价和现在的价值,我赚了差不多一百个。
你或许会好奇,为何我能准确预测房价会急剧下跌,并在顶峰时出售?
接下来,我将与大家分享我的思路。

大量的小城市正在逐渐步入“鹤岗化”状况
鹤岗市位于黑龙江省,由于人口外流,原本昂贵的房价如今只需2、3万就可以买一套房子。

三年前,一位在家乡县城供应餐馆蔬菜的亲戚向我描述了一个情况:在节日期间,人潮涌动,生意火爆;而平日里,门可罗雀,几乎没有生意可做。
究竟为何会如此?
节假日繁忙是一个原因,但更为关键的是,很多在大城市的人回到了老家,而且当时外地牌照的车特别多。
这表明我的家乡正在逐渐步入“鹤岗化”步伐,因此我毅然出售了家乡的房产,哪怕价格打了折。
因此,若你拥有众多小城市房产,我建议尽早抛售,即便要亏损也要出手。
由于大城市不断吸纳小城市人口,小县城的人口将逐渐减少,因此不值得投资。
也许有人会与我对立,称小城市环境宜人,有故乡情结,然而人口流失的趋势是不可否认的。
但其实大城市只需提供三样条件:
第一,教育。
若大城市拥有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孩子更有望升入名校,你搬不搬?
第二,医疗。
如果大城市医疗资源更充足,医疗团队更专业,父母看病、体检更为便捷,你搬不搬?
第三,工作。
这是最为关键的,大城市就业机会更多,工资更高,营商环境更有竞争力,当家庭生计成问题时,你还会留念小县城,过着勉强维持生计的生活吗?
因此,小城市的人口注定会向大城市流动,这是无法逆转的趋势,当人口逐渐减少,你认为在小城买房还具有投资意义吗?
小城市的房产过剩是必然发展,未来可能出现两个独生子女结婚,一家拥有四处房产,卖都卖不掉。
说完了小城市,再来探讨大城市的情况。

大城市的房子正在加剧两级分化
在长沙卖掉的那两套房子实际上都是小户型的必需品,这种房子在长沙一直保持着稳定的价格。
为什么呢?
因为决定房价的真正力量并不在贫穷人手中,而在富有人手中。
贫穷人购买房屋追求性价比,对价格十分敏感。
而富有人则追求稀缺资源和品质,稀缺资源指的是核心地段的江景、湖景、海景和学区等,他们对价格没有那么敏感。
所以,只有当你拥有的房子符合富有人的需求,它才会有价值。
而我所拥有的两套房子,都恰好符合前者,因此我决定尽早出手。
实际情况证明,长沙目前跌价最严重的就是我这类房子。
而那套我换购的大平层(正在装修),拥有稀缺资源,在过去两年涨了100个,这进一步验证了我的逻辑。

随着房价全面上涨的年代已经过去,我们需要以全新的思维来看待问题。
除了核心城市核心地段拥有核心资源的房产(价格适中),其他房产基本上购买就会亏损或者闲置,而这样的核心房产通常非常贵,普通人难以承受。
因此,现在仍然想购买房产的人,务必慎重考虑,购房相当于将一个家庭的6个口袋掏空,一旦错误购买几乎没有后悔的机会。

一辆可使用50年的移动住宅
你去专卖店购买一辆能够使用50年的轿车,销售女士告诉你,这辆车购买几年后将会升值,你相信吗?
你当然不会相信。
你购买汽车是出于消费需求,只是为了享受,不会在意它是否会亏损。
而现在购房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根据相关机构的统计,如今换房的周期一般在8到10年,也就是说,很多人在一个新社区居住8到10年后就会换房,而投资房产的人一般也会在8到10年后卖掉(除非特殊情况)。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房子居住8到10年后,会逐渐老化,居住体验也会变差。
或许有人会说,还有维修基金呢,可以继续保持房子的新旧状态啊!
这里需要提及的是物业管理。
物业管理最喜欢接手的社区是新社区,因为那里的维修基金很充足,利润也很大。
许多不良物业管理公司会设法耗尽社区的维修基金,然后去管理下一个社区,甚至会花大量资金购买某社区的物业经营权。

无论物业管理好与坏,维修基金都会逐渐减少,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电梯坏了要修吗?变压器故障是否需要维修?外墙经常脱落,真石漆掉落需要修复吗?绿植死亡需要重新种植......
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花钱。
我之前租住的社区已有20多年历史,几乎每个月30天中就有15天在维修电梯,总有一台电梯停运,而该社区的维修基金已经所剩无几,这样的社区实际上已变得非常危险。
或许有人会说,维修基金不够了,那就大家再集资啊。
这实际上是非常复杂的,你愿意再次出资维修基金,其他人愿意吗?不住在这个社区的人愿意吗?那些住在楼下不需要使用电梯的人愿意吗?
让人掏钱出来是世界上最困难的事情之一。
因此综合来看,一个社区逐渐老化并变得破旧,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在当前房价下跌的浪潮中,老旧的楼梯房面临着最严重的跌幅。
我有一位亲戚在武汉购买了一套老旧的楼梯房,而我的一个朋友在长沙也投资了同样老旧的楼梯房,这些房子并非稀缺资源,价格下跌到无人问津,难以出售。
因此,这再次证明了我的观点:那些极致刚需的房产,尤其是老旧的楼梯房,在购房时最好避开。
虽然这些房子价格便宜,但与其关注价格,更应关注其流动性,如果无法出售,那它就是真正的“不动产”——购买之后将难以变现。
总的来说,现代社会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们必须用全新的视角来看待房产,购房就像购买一辆可以使用50年的汽车。
它只是一种消费,不再是一种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