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

几位普通陕北女性的西安买房片段

作者:admin | 分类:房产资讯 | 浏览:12 | 时间:2024-03-08 18:26:09

我第一次看到“西安售楼、西安购房”这些词语,是2000年前后,在榆林城的三岔湾路口,竖着很大的西安紫薇田园都市广告牌,色彩很秀丽,环境很优美,酷似我想象中的苏杭。我驻足观望,只当绘画来欣赏,梦也没梦,想也不想在西安买房。这个时候,陕北有人来了也有人买了。

2006年前后,我身边的邻居及亲戚朋友,都是节衣缩食能省即省的工薪阶层,有很多人来西安买房了。听他们说,一平米三四千,一套房四五十万。这让没买过房的我才知道,买房是以平米算而不是以“套”算。不管是以平米算还是以套算,我心里压根就没有谋算,以我的经济实力及我对西安的认知,这与我毫无相干。在我的世界里,一套房子四五十万,买不起,根本买不起。

2007年秋天,有一次我来西安有事,车上同坐着几个来西安买房的同事。那时候坐的是两层卧铺汽车,车厢拥挤气味混杂刺鼻,再加弯弯绕绕的210国道,我一路晕得一踏糊涂。我一点都不羡慕车上来西安买房的同事,感觉他们真是多此一举,心里还有些鄙视:这么远的路,现在买了又不住,来一次这么遭罪受,干嘛呢?我不买,坚决不买。

后来,眼看着周围一家家买房出去,一个个买房回来,你拉上我,我叫上你,关系好的几家结伴西安踩盘,有时一两个代表考察好,其他人再下来办理购买手续。亲戚、本家、朋友大都买在了一个小区,甚至买到一个单元。买房、装潢、小产权、大产权、北郊好、西郊差、曲江高新贵、东郊环境好等一系列买房子的问题,成了闲人们的街谈巷议,忙人们的饭后谈资,我仍然是个听众而已。

2010年下半年,因工作原因,我和一个朋友经常在一起,她常常劝我应该在西安买房子。因为她已在西安居住几年,对西安的了解比我多,对城市化进程的认识比我深。她为人聪明,敢想敢说,对朋友满腔热情。面对她的好言劝说,我往往是笑而不语,有时候用两句话搪塞:“没钱呀,怎么买嘛?有点钱也都在朋友身上呢,不好意思要回来。”

又一次闲聊中,她切中我的要害说:“你孩子已经在西安读研,以后极大可能要在西安工作,难道你忍心让一个女孩子租房住?你放心吗?这样不安全。钱不够,先首付,剩下的办按揭贷款嘛……”她如此这般地给我讲了按揭贷款等一系列问题。这次劝说好像敲醒了沉睡的我,我蠢蠢欲动了,开始想着西安买房了。

我随即和家人商量,决定打电话给我丈夫的堂弟,让他帮我们买一套房。他在西安工作,对西安比我们了解。他说他姐也正准备让他买一套,我语无论次连珠带炮地说:“那正好把我们的也捎上,你给你姐买哪里就给我们也买哪里,你姐买多大也给我们买多大,我们完全依靠你。我们分不清西安的东西南北中,下来还得全城到处跑,干脆你替我们全包了……”堂弟丝毫没有难为,满口答应。他为人勤快,品行端正,乐于助人,办事靠谱,我们一万个放心。

这一年的冬天,听说正是西安抢购热潮期,堂弟东南西北苦战考察了几天,终于在人山人海的选房潮中,像超市抢购降价菜的大妈一样抢到了一个楼层的对门两套,单价七千左右,总价八十多万。堂弟替我们两家各缴了两万订金。电话通知我们:一周之内,必须来西安办理各种手续。我说一定来。

我拿着二百元的摩托罗拉,不断向朋友解释说明我们的用意,要回之前借出去的钱。并取回折子上所有的零存钱。我们和几个来西安买房的熟人,一起从榆林高速公路出发,坐着金龙大巴很快到达。

售楼处人山人海,售楼人员忙而有序。我以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要买的房子就在眼前,至于按揭贷款那是我们和银行之间的问题。哪知豪华的售楼处外面什么也没有,只是一望无际的荒草树林和拆迁后的残垣断壁。

我问:“咱们买的房子在哪呢?”岂料,我的话语让在场的堂弟和亲戚笑成了一团,他们玩笑说:“你长得丑还想得美,两年半以后才能见到你买的房子……”我尴尬至极,无地自容。这个问题让我现在都想不明白。买商品不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吗?难道房子不是商品?明明叫个商品房嘛,我始终理解不了。

我们跟着售楼人员来到一个房间,里面坐着一排工作人员,他们让我们写什么我们就写什么,他们指哪里我们就签名到哪里,一口气签了几十页姓名。身上带的钱刚好够付首付,交给了银行的工作人员。当时我懵懵懂懂,回家后慢慢看材料才知道:一沓是购房合同,一沓是银行按揭协议。至于“等额本息”“等额本金”“按期付息还本”几种还款法,我一无所知,根本没有搞清楚哪种还款法更合适更划算。

那是我平生第一次签那么多“大名”,也是我平生第一次使用自己的私章,既兴奋激动又焦虑紧张。兴奋的是我们也是西安有房子的人了,紧张的是以后每个月都必须还银行五千左右的按揭贷款,十几年下来给银行的利息就接近三十来万。也庆幸当时签名时真没搞清楚,否则我是不是不敢签了?真是无知者无畏。后来我自潮:“我那买房就像憨憨不怕狼,狼不吃憨憨一样”。那一天是11年的1月1号,我清楚地记得我们夫妻俩各写了很多遍四个一,即“2011.1.1”。

■ 图源网络

回家后没几天,即2011年2月28号,西安市房屋管理部门出台了住房限购政策。即不是西安市户籍人口,未缴纳社会保险金及税款人员,属于限购范围。至此,我的喜悦比紧张焦虑多了,我刚好赶在限购政策前上岸了。从此我们和周围的人有共同话题了。

陕北很多人在西安买了房子,刚需人很多,炒房的不少,跟风的也有。但还有更多的人在租房住,他们年年打工挣的钱赶不上年年房价上涨的钱,年年赚钱租房年年买不起房,这些人年龄大了,不能打工赚钱了将何去何从?他们没有退休金,回不去荒芜的乡村,融不进繁华的城市。

2013年6月底,我们如期收房了。购置了简单的生活用品住了下来。六月底也正是女儿的毕业季。我们来西安有房可住,她在西安就有家可归。

住下来以后,陪同了不少来西安买房的熟人朋友。各个售楼处的帅哥靓妹热情友好,不厌其烦地推销,但看的人多成交的人少,售楼处呈现了罕见的“门前冷落车马稀”。我不理解人们的心态真是奇怪,为什么买涨不买跌?至于跌没跌我真没弄明白。

2016年,无意间听说房价又涨了,买房的人明显多了。陪着亲戚朋友东西南北到处跑,价格比以前高了许多,动辄一万多。这鬼使神差的楼市又像火山一样暴发了。这意味着多少低收入家庭又不够首付了。我懒得盘算,不准备置换。

我亲戚16年冬天,看高新区某楼盘时一平米一万零五百,他嫌贵坚决不买,等待降价。他认为过一段时间肯定会降,否则实在不像话……。可他转悠了一年多,面对几乎月月涨“不像话”的房价,他没有一点点好办法。最后痛心疾首不得不以一平米两万买了,再后来听说两万多还要排队摇号,而且大部分人摇不到。我亲戚像阿Q一样胜利了。

■ 图源网络

我朋友14年曲江某城一平米一万买了一百多平米的一套,给儿子结婚用,儿子去上海工作了,他们18年以一平米三万多卖掉……我们开玩笑说:“你这一买一卖赚的钱,远远超过你辛辛苦苦工作二十年。”他笑着说“幸运幸运,但我儿子在上海买房子,涨价涨的比西安更多。”

我表妹西安打工多年,年年攒钱年年不够首付,儿子谈了女朋友,娘家必须要求有房子才能同意。在众亲戚的帮助下,特别是我这个罪魁祸首的一再推荐鼓动下,2018年她们买了不需要摇号的恒大文旅城,付了首付、办了按揭、签好合同,约定两年后缴房,现在五年过去了,楼盘象废墟一样,银行的房贷月月供,城中村的房租月月缴。

2018年“愚人节”的这一天,西安市的摇号新政发布。没有摇号资格的人心急如焚;有摇号资格的人,提着资料顶着烈日冒着寒风到处排队到处跑。那时候有人说:“摇到就是赚到。”“越限制房价会越高”。我观察到,那些低收入的家庭,对买房处于绝望之中!

有人为了买到几套房,“离婚”的、成了“人才”的、子女迅速“长大”的,总之是千方百计能买尽买。也有人劝我,卖掉老家老房子置换西安新房子,这样增值快赚钱多。或者卖掉现在居住的这一套更换地段好的另一套,我油盐不进,再次成了装睡的人。

我也跟着熟人看过碧桂圆、融创、恒大的多个楼盘,那时候他们高高在上高攀不起,谁能想到,转眼不过几年,市场就生了这么多变化。

近期听说房价降了,我不知道具体降了多少,也不知道降了以后低收入的家庭能不能顺利买到?

作者 | 安香 | 陕西人

发表评论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