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卓文 | 从恒大看出险房企的出路
作者:admin | 分类:房产资讯 | 浏览:13 | 时间:2024-03-08 18:39:13一度被公众认为已经盖棺定论的恒大,在3月6日发出公告。恒大收到了港交所发来的公司复牌指引。
1、针对公司的清盘令已被撤回或被解除,且任何清盘人的委任已获解除;
2、证明公司遵守上市规则第 13.24 条的规定;
3、向市场公布所有重要信息,供公司股东及其他投资者评估公司状况。
在2024年1月29日停牌前,中国恒大股价为0.163港元/股,总市值为22亿港元。
根据恒大公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6月底,中国恒大总负债2.39万亿元、总资产1.74万亿元,净资产-6442亿元,已资不抵债。截至2023年12月末,恒大地产涉及未能清偿的到期债务累计约2978.1亿元,逾期商票累计2050.04亿元,两项相加合计5028.14亿元。
另外,根据有关统计,截至2023年12月末,恒大地产标的金额3000万元以上未决诉讼案件数量共计2073件,标的金额总额累计约5025.96亿元。
恒大这个状况,要完成债务重组和转入正常经营,并不容易。
1、 出险房企危机爆发后,各类显性和隐性债务会陆续出现。远比上市公司报表披露的数据严峻。
恒大爆发流动性危机后,仅仅2年多时间,净资产已经由正3000亿转为负6400亿元。
另外一家较早爆发流动性危机的房企华夏幸福公告,截至2024年1月31日累计未能如期偿还债务金额合计为人民币244亿元。预计公司2023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13亿元到-99亿元。
从恒大和华夏幸福的案例,可以看到:大型房企发生流动性危机后,多年积压的债务问题会出现总爆发。没有新增贷款后,企业经营停顿,债务利息和经营成本,又令企业大幅亏损。恶性循环,难以周转。
以恒大为首的出险房企,都面临融资、经营和债务等多重压力,陷入困境。
2、2024年房地产行业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建立。这也是房地产新发展模式的重要一环。
贷款资金强监管和以项目为主体闭环管理,是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核心。
出险房企进入“白名单”的项目可望获得新增贷款融资,但要封闭使用。
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建立,正式宣告“高杠杆、高负债、高周转”的开发模式的终结。同时,房地产市场是“救企业”还是“救项目”,已经有了答案。
3、2022-2023年,出险房企的重点任务是“保交楼”,2024年的重点工作是“防风险”。
出险房企2024年要做的事情包括:
——优质项目优先开发。
——完成保交楼任务。
——推进财务重组。去杠杠,积极筹集流动性。
——控制防范风险。
4、2024年,出险房企还难以获得转机。
房地产市场的转机,还未到。
政策支持还未到“救企业”。
新增融资要符合城市房地产项目协调机制的要求。
3月已经是春天,但出险房企还在冬天通向春天的路上。

长按二维码关注“赵卓文”
长按二维码关注
“铁路TOD综合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