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现在只剩两种人,穷人在坚定买房,富人在减持并向上置换
作者:admin | 分类:房产资讯 | 浏览:13 | 时间:2024-03-10 22:41:21现在的基层楼市情况,南方的农村建设和国外的富人区一样,不多做评论。北方的农村人口在向县城集中,买房子住在小县城,方便孩子读书;老年人在县城里养老,方便医疗;中年人在县城工作的条件和工资,越来越接近大城市。在县城里老年人养老、孩子上学、中年人工作都解决了,农村人口没多少人了。

对人口迁移最大的误解,就是村去镇,镇去县,县去市。但是现实的情况,却是村镇县市的孩子们一毕业,直接就往省会级城市来跑,根本就不会有从下往上的过程,结果就是未来三四五线的小城市,哪怕不会空城,也会把自己给卷消失。
仔细观察一下,现在在县城里边的年轻人,是不是就这三种:一是有资源的,可以端橡胶饭碗;二是没有能力跑的,不适应城市生活;还有一种就是从别的更穷的乡镇跑过来。那么试想一下,当一个区域的年轻人口被城市大量的虹吸之后,那么这个城市还能够拿到更多的资源吗?

而有的人从来就不是简单的看待房子本身的涨跌。在富人眼中,房子的属性很多。首先是交通、医院、公园的建设,教师、公务员的工资,用于庞大组织运转的税收功能;其次是货币的增发需要,是信贷投放的重要渠道,是和银行借钱的主要抵押物;最后才是遮风挡雨,一家人居住的地方。
而有的人刚好相反,只有穷人坚信房子不会升值。他们眼中的房子价值的顺序正好是颠倒的,所以他们渴望房价下跌,甚至希望房价崩盘。主要的诉求就是能够安个家,说实话,这个要求并不过分,但却是很难实现的。
只有健全的租赁市场解决了居住的问题;租售同权解决了孩子的上学问题;户籍改革剥离的房子的隐性福利;那样的房子才会回归成为普通的耐用消费品,房价才会如他们所愿。可问题是,货币超发贬值是永远不可能停止的。也许会和汽车消费会是一样的,只要买来出门就亏钱。

真相是目前能够替代房地产的货币增发工具,一个都没有。导致房子就不可能只是个遮风挡雨的场所。全球都是这样的,没有哪个国家的商品房能够例外,一个城市的房价最终只会是一个结果,要么就是价值几乎为零,如同鹤岗,几个月工资能够买得起;要么就是越来越稀缺,普通人只能是望尘莫及。那么至于是哪种结果,决定性的因素就是资源和人流。
请各位想买房的朋友务必牢记于心,如果说你是那种想通过买房赚到钱的人,那就要趁早做好向上置换的准备,向省会城市、向强二线城市、核心城市去靠拢,以前可能考虑的是能够涨多少,那么接下来该考虑的是哪最安全。

如果说你是那种不买房就结不了婚的刚需,建议不要在小城市里面去买房子,宁愿租也不要去买,观察无论是前年的县城城镇化、还是去年的超大特大城市的城中村改造、抑或是今年叫停的部分低效无效的基建、最近的以人定房等等,都在释放同一个信号,政策会跟着人口流入来走。
如果你现在在人口持续流出、又不会有政策红利的小城市买房,不仅仅会是一种负债,还得承担本地日渐衰败的民生服务,不要觉得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自己买不起,10万块钱每平米的北上广深大多数人确实买不起,但是想要买2万块钱每平米的强二线城市的房子,方法多的是,毫不夸张的说,只要是你能够拿出15个W的首付,基本能在全国所有的强二线城市,轻松的安家。

大多数城市楼市现在只剩两种人,穷人在坚定买房上车,富人在减持或向上置换,这两种人都属于优化资产配置。另外,一、二线城市中还有一部分负债、抛售楼房的人群,这部分群体较为特殊,不多做评论。
总而言之,依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一家人和睦才是最好的。房子是用来住的,遮风挡雨的立身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