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楼市,新房越来越像二手房
作者:admin | 分类:房产资讯 | 浏览:24 | 时间:2024-03-11 23:42:09上周末跑了一圈大校场和江核两个板块,踩了好几个楼盘。
有的很热,有的还没热起来。
现在但凡热度高的楼盘,基本都是用优惠砸出来的。
主要是2023年的教训太惨痛。
去年开发商没有下狠心,跟进二手房房东的砸盘价,导致2023年全年,二手房成交量远远大于新房。
从下面的数据就可以看到这一点。
去年南京的新房和二手房的成交数据对比,二手房远远大于新房,数据比值完全偏离了历史常态。

而且南京不是没有成交量,恰恰相反,南京的成交量一直不低。
虽然去年市场气氛很差,信心不足,但新房+二手房总成交量还能在15万套以上。
可见现在的南京市场,桌子上不是没有饭吃,但是想上桌吃饭,就要先向市场投降。
去年二手房东直接彻底缴械投降,一跪到底,就把房子给卖了,分了一杯羹。
但开发商不愿意全面向市场屈服,结果就是饭被二手抢掉,自己反而没吃饱。
于是造成了近十年以来最大的新房二手房成交差。
其实去年开发商不是没有降价,只是幅度远远落后于二手房东。
对于开发商来说,现在的南京市场很残酷。
如果是交易量完全枯竭的城市,那开发商也就无所谓了,干脆躺平就是了,也没必要纠结要不要打骨折降价,反正降了也卖不掉。
而南京这种只要你努努力还能卖房子,降降价就有交易量的城市,开发商内心就像猫抓一样难受。
2023年下半年以来,众多开发商在无比纠结中,迎来了2024年的春天。
现在的新房,越来越像二手房,可以说已经开始二手房化了。
首先新房的价格开始二手房化,开发商的降价幅度已经向二手房东看齐。
市面上有个别开发商的价格甚至激进到比二手房还低。
大校场的云锦四季,打响降价第一枪,打出77折卖房的口号,吸引到一大波市场关注度,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接下来不少楼盘立刻跟进。
比如云锦四季隔壁的某城,优惠之后的单价还要更低。
然后江北一众楼盘也在上个周末,像商量好一样,步调一致,搞起77折促销。

这个折扣优惠基本都是真的,而且如果意向好,还能在这个折扣的基础上,再往下谈一些优惠。
具体能谈到多少,很难讲。别说买房人了,销售自己心里都没底。
这也是新房二手房化的另一个现象:价格非标准化,一房一价。
大家都知道,以前新房是标准化的产品,以政府批准的物价为基础,按照统一的价格优惠政策向下浮动。
而二手房都是非标的。同一个小区的二手的,一样的户型,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客户去谈,最后成交的价格都是不一样的。
但现在新房也变成了这样。
有的开发商为了尽快卖房,价格的弹性相当大。
新房的价格从标准化变成非标准,每套房的成交价差距变得很大。
同一时间在售楼处里谈价格的两批客户,最后的成交价却能差距十来万,乃至更多。
虽然销售会一再保证这是最低价,但是他们心里也并不坚定,他们也不知道领导为了成单,给旁边那桌客户又放了多少价格下去。
之前好几位粉丝朋友反映,自己独自去新房的售楼处,销售接待的态度很冷淡,有的楼盘干脆就没有销售接待。
但是和渠道中介去看房,就不会出现这些情况。
这也是一个新房二手房化的现象,看新房也要和渠道中介一起去售楼处。
看二手房要和中介去,否则进不到房间里。
但是现在看新房都要这样了。有的粉丝朋友百思不得其解,说我自己去买房,本以为开发商可多卖一些钱,态度会更好,但现实却反而更冷淡呢?
他们来问F哥这是什么原因。
其实原因很简单,自己独自去看房的客户,购房意向不高,距离成交还需要拉扯一番,距离成交还比较远。
而跟着渠道中介来的客户,对项目的基本情况和价格有了基础的了解,意向会比较好。
再把价格优惠给到位,就离成交不远了。
现在开发商降价之后,每天售楼处来访量比较高,销售当然是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接近成交的的客户上面。
现在除了最顶尖的豪宅楼盘不需要渠道和中介,其他楼盘都离不开这个重要的客户渠道。
平时也有粉丝朋友问F哥,能不能带他们去看房。
帮忙梳理个人情况,指点一下买房方向,然后介绍一下市场信息,这些F哥还能帮忙,但是带着去看房这个就爱莫能助了。
不过现在可以介绍一个靠谱的新房渠道给粉丝朋友。
F哥的老朋友掌柜现在做新房带看业务,有自己的团队。
车接车送看房这些服务是基础,更重要的是通过掌柜,可以了解到现在主流楼盘的价格优惠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房价的信息差。
他还可以帮忙找开发商协调,拿到团购优惠,另外还有专门的金融团队,处理贷款方面的事情,可以完成从买房到贷款的全流程服务。
F哥认识掌柜已经好多年了,他做事靠谱,做出的承诺可以兑现。
最近市场热度上来了,想去售楼处看房的粉丝朋友,可以扫码加掌柜的微信,让他帮忙带看房,申请更多买房优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