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

柏文喜:商业地产大资管的理论框架、主要见解与理论创新

作者:admin | 分类:房产资讯 | 浏览:18 | 时间:2024-03-12 05:14:29

 

 柏文喜老师关于商业地产大资管的理论框架、主要见解与理论创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商业地产大资管时代的到来:柏文喜提出,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商业地产已经进入了大资管时代。这一时代的特点是结合了商业地产行业特点和泛金融领域的资产管理,强调从商业地产的运营管理角度发现和提升项目的资产价值

    2、大资管时代的商业地产:柏文喜提出,商业地产从传统的开发与运营活动来看只是一项投资活动,但现在商业地产市场相对饱和与结构性过剩,以及销售型物业引发的运营问题迫使开发商转向持有和经营,让商业地产也从之前单纯的投资管理活动走向了资产管理。

    3、商业地产大资管的理论框架:柏文喜认为,商业地产的本质是资产管理。他提出,每个商业地产项目单体往往以较大的体量和价值在交易方面形成了规模和频次的壁垒。因此,资产证券化是破解这些壁垒的利器,形成了以ABS、REITs、商业信托等为代表的资产证券化金融工具。他还强调了商业地产从单纯的投资管理活动走向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这涉及到投资的项目选择与资产管理中的价值提升。

   4、商业地产管理的本质是资产管理:资产管理主要体现在投资的项目选择与资产管理中的价值提升,而资产证券化可通过资产流动性的提升来提高商业地产的资产估值,并通过改善运营管理水平提升租金,进而总体提升商业地产的资产价值。

    5、关于轻资产运营模式:他认为商业地产的大资管实现了投行思维与基金模式的结合,运用专业知识与技术服务来驱动外部资源,形成了轻资产的运营模式。这种模式以西蒙地产和铁狮门模式为代表,专注于资产管理专业服务,获取基金管理费和超额收益分成。

    6、资产证券化的挑战与解决方案:他指出,我国商业地产资产证券化实践步履维艰,其中一个原因是商业地产的运营实践中,过高的租售比使得商业地产失去了投资价值。此外,税收问题也是资产证券化的一个重要障碍。例如,涉及商业地产资产证券化各环节的税收至今并无相应的减免政策,使得本来就较低的租金收益水平更加“雪上加霜”。

   7、三、四线城市商业地产的投融资价值:柏文喜分析了三、四线城市商业地产的投融资价值,指出这些城市的商业地产交易频率低,流动性差。他提出,在这些城市的商业地产项目进行投融资时需要特别注意其资产流动性,并探讨了如何通过金融手段解决房地产公司的销售难题。

    综上所述,柏文喜在这些领域的理论框架、主要见解与理论创新为理解和实践这些领域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发表评论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