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

地产“崩盘”后,福建这些人已经2年没收入了……

作者:admin | 分类:房产资讯 | 浏览:19 | 时间:2024-03-13 00:07:21

房地产行业作为过去十几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一向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状态,很多人也因此通过投资或从业的形式实现了个人层面的财务自由,但是2019年下半年开始,行情逐渐急转直下,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年底到2022年年底,全国房地产开发从业人员至少减少约50万人,而房地产的上下游(包括建筑工程、建材、广告、设计院、代理销售等)从业人员最少减少约600万个岗位。所谓的中产阶级可谓一夜白头!

这其中,福建“闽系”地产一度在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特别是2017-2019年间,闽系地产全部出动拓展全国,一度风头无两,激进成了代名词,激进的背后是“高周转”+“高杠杆”+“高负债”。然而,随着市场的波动和行业环境的变迁,在过去的两年里,他们的生存现状如同冰封的湖面,表面静谧而内里暗流涌动,这也令许多从业人员遭遇了失去工作、收入中断的困境,生存压力日益加大。

这其中许多人失业后,面临着2年没有任何收入的困境,博主把福建地产失业人员,按失业再就业难度和当前大环境下的行业认可度整理了一下职能岗位,分成3个等级:

第一等级:再就业基本无望,改行创业也难;

第二等级:放下身段、放下职级和薪酬,再就业有望;

第三等级:当前裁员影响较小,不行就改行。

首先,来看看第一等级:投资部+市场客研条线

这两个部门曾几何时也是手握重权的部门,属于前端拿地职能条线,投资部的大佬们曾手握数亿资金,对各类项目进行精准的投资分析,现在却面临着重新寻找出路的难题。他们拥有深厚的金融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但面对全新的就业市场时,往往感到无从下手。另外就是市场客研条线,按理说这样一个掌握着拿地定价权、产品定位权、公司战略定位权,且兼顾客户群及市场数据研究的军师角色部门,再就业应该不难,奈何现在的房地产行业中,现状就是民营地产暂停拿地养不起、国营地产都是划拨拿地用不上的窘境!这两个部门基本很难再就业,即使去了国企地产,因为某些原因出来也只是时间问题;说创业,由于之前的地产从业经验惯性,热门行业觉得是红海、冷门行业觉得没有驱动力,总之结论就是:大环境太差,即使借信用贷苟着,也不愿投钱打水漂!

其次,来看看第二等级:设计部+成本部+工程部;

这三个部门属于全程参与地产项目的技术部门,他们的身影贯穿前期拿地、前期定位、强销售期、后期维保等阶段,但是面对在售项目的减少或者参与的项目停滞不前,又无新增项目,所以也面临较大的裁员压力和就业压力,设计部的职员们为了应对这种局面,一些设计师开始转型,涉足其他领域,如室内设计、产业园设计等,拓宽自己的专业领域。

成本部的从业人员为了维持生计,一些人选择跳槽到其他行业,寻求更稳定的工作岗位。同时,他们也在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工程部的职员们面对这种情况,一些工程师选择转行,涉足其他领域,如建筑工程、能源工程等。而另一些人则选择继续坚守,通过自学和参加培训来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以期待未来的就业机会。

以上三个部门毕竟属于纯粹的技术部门,小型地产公司和部门国企还是愿意接纳他们的,只是职位和薪酬肯定得做好打骨折的心理准备!

再者,来看看第三等级:营销部+外联部+客关部;

营销和客户关系部门的员工也未能幸免于难。他们曾是企业与客户之间的桥梁,拥有出色的沟通能力和客户服务经验。但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这些能力似乎变得不再那么重要。面对这样的困境,他们开始思考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寻找新的发展方向。而外联部凭借相关的关系和资源,并不是很愁再就业的事情,毕竟工作不是主业嘛!另外,法务和财务相对来说,也是需要兜底项目“保交楼”的,所以暂时没有太多再就业的烦恼。


                             

对于这些失业的地产从业人员而言,未来之路充满了不确定性,在当前的环境中,再就业策略和职业转型成为了许多人慎重的选择。有的人选择继续深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有的人则选择创业,开启新的生涯;还有的人则选择进入其他行业,寻求新的机会。

当然,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面临转型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克服种种困难,如技能转换的难度、市场竞争的压力等。但只要我们勇敢地面对挑战,积极地调整心态,就一定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新方向。

发表评论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