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张“500强”榜单,看江苏企业发展趋势变化
作者:admin | 分类:企业名录 | 浏览:43 | 时间:2022-09-14 21:12:24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前不久,两份国内最权威的企业榜单相继揭晓: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在京发布2022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江苏共44家企业入围,比去年增加1家,数量位列全国第5。全国工商联202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峰会上,发布的202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江苏92家企业入围,数量居全国第2。
两份500强榜单,江苏上榜企业数量均名列前茅,符合经济大省的定位,展现出江苏规上企业坚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积极成效;但无一登顶,也客观反映出江苏经济多年来有高原无高峰的现状,还需持续优化结构、助推苏企转型升级。
增速回升,民营企业表现亮眼
2022中国企业500强榜单,500强企业实现营业收入总额达到102.48万亿元,首次突破百万亿元大关。44家入榜苏企共实现营业收入总额超过5万亿元,自疫情暴发以来,营收增速回升明显。
民营活力持续迸发,成为两张榜单上江苏企业呈现出的显著特征。中国企业500强中,江苏民营企业处于突出地位,占入围企业75%,正在逐渐扛起全省发展的大梁。尤其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民营经济的发展韧性再次凸显。
十四五以来,江苏民营经济规模实力不断壮大,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已然成为稳住经济大盘的生力军。这在202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体现更为明显。总部位于苏州市吴江区的的恒力集团高居第3,14家苏企入围前百,13家苏企营收破千亿门槛,恒力也在2022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单项榜单中登顶,创江苏民营企业在该榜单中的新高,展现出江苏在民营经济和制造业领域的强势。
承压而进,释放创新动能
总体上看,随着江苏企业营收迈上新台阶,创新驱动释放发展动能的特征愈发明显。
据统计,2022年中国企业500强共投入研发费用14474.67亿元,相比去年增长10.78%,与企业自身同口径相比,研发投入增长21.73%。这在江苏企业中表现尤为明显,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江苏企业研发总投入达到577.56亿元,研发人员近8.2万人,发明专利已超6.4万件。
瞄准自主创新赛道的江苏企业越来越多。盛虹控股集团是入围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前百的3家江苏民营企业之一。
公司的目标,是为我国新能源、新基建、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关键材料和打造竞争优势。盛虹控股集团董事长缪汉根介绍,为此公司瞄准产业链和供应链关键空白和短板,深入推进新能源、新材料战略布局, 形成行业独有的油、煤、气三头并举、烯烃芳烃双链并进、上下游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以全链创新为支撑,去年企业营收已超3400亿元。
守住创新护城河,也成为疫情之下企业攻城略地、快速发展的关键。
江苏满运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去年营业收入达406.6亿元,首次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位列278名。作为国内领先的互联网+物流的科技型企业,满运软件在疫情防控中大放异彩,他们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打通线上车货匹配及交易闭环,降低了公路货运的空驶、空置、空载三空难题,从而推动整个物流行业数智化升级,实现降本增效。
在经济下行压力下,上榜企业已孕出前景可观的创新火种,也只有科技动能不断增强,发展潜力持续释放,才能点燃江苏企业整体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实现新的飞跃。
结构优化,提升国际竞争力
结构调整,成为苏企持续进阶的另一把密钥。
翻看两份榜单,江苏上榜企业多集中于先进制造、高端纺织、智能装备、现代商务等领域,新能源、计算机、办公设备业等新兴产业企业也在榜单涌现。在江苏坚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导向下,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正成为经济发展的顶梁柱。
在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苏企中,制造业企业62家,占比近7成;服务业企业18家,占比2成。入围企业分布在22个细分行业,其中愈发强调科技含量的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14家,入围企业数量首次居我省各行业之首。
江苏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加速转型,高新产业初现成效。
去年,总部位于南通的中天科技集团营收突破800亿元,同时登上了两个500强榜单。在中天科技集团董事长薛济萍看来,面对疫情冲击、国际动荡、需求收缩等不利形势,企业营收再创新高的关键,在于坚持八个字—— 绿色驱动,合规稳进。集团对外倾力拓展光伏、风电、储能绿色建设,乘势而上;对内加速制造业自动化、信息化硬性投入,数字化牵引降耗减排,挖掘红利。
走向国际是‘百年中天’必由之路。我们将一边遵循世贸规则,遵守市场秩序,主动接轨,对等开放,融入大循环;一边坚持国际产业‘向上思维’,管控风险,确保稳中有进。薛济萍说。
眼下,尽管江苏不少企业规模已达到世界级,但专家提醒,以全球竞争力的综合标准来衡量,真正能够引领全球科技和产业发展的一流企业还不多。不过,江苏民营经济发达、专精特新企业多,潜力巨大,未来随着江苏营商环境的全方位优化、科创政策的持续精准扶持,必将会有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企业涌现,为江苏经济注入新动能、创造新优势。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付奇
编辑: 沈佳暄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