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

楼市的小阳春,崩塌了?

作者:admin | 分类:房产资讯 | 浏览:25 | 时间:2024-03-20 12:06:46

开篇问几个问题:
[在2015年楼市下跌的时候,你多大?]
[在2015年第一季度楼市成交量暴跌,那时候如果你有钱,你会购买房子吗?]
[如果2015年你已经成年,有决策能力,彼时你没有购买房子,那么到2024年你攒了近10年,这些钱还在吗?]
[如果你2015年你买房上车,到现在楼市跌幅加大,你的房子市值多少呢?]
为什么开篇要问这些问题呢?
因为今天文章呈现的数据用一个词概括就是“至暗时刻”。
有多至暗呢?
很多数据均与2015年跌幅接近。
但我们都知道,2015年在棚改货币化7万亿的推动下,楼市走出了“v”型翻转。
来,看看2015年楼市是如何反转
我想,如果我们有穿越的能力,如果我们现在能回到2015年,所有人都会还不犹豫跑到售楼处购买几套房子。
因为这一年,很多城市的房价都出现了翻倍式的上涨。
但事实上,我们都是血肉之躯的凡人,既不能穿越,也无法像大巫师一样占卜未来。
当时间来到2024年,我们迎来了近十年最“至暗”的楼市数据。
在这样的背景下,假设有机会站在2034年回看2024年,大家又会怎样呢!
——如果你有钱、你有决策能力,会拿着钱到10年后吗?
——如果你有钱、现在购买房子,你认为10年后这房子是贵还是便宜呢?
大家都知道深圳楼市平均跌幅接近30%,但就算如此,深圳二手房成交均价仍然在6.5万元/平米。
再对比2015年的深圳的二手房成交价,我们会发现,在2015年买的房子,即便2024年暴跌30%,可房子总价还是翻了2倍。

所以,站在未来看当下,你的选择是什么?

关于2024年楼市行情,可以看文章《全面救市开启,2024年楼市会重演2015年的暴涨吗?

01

 2024年1-2月份的楼市数据,创下了有统计数据以来多个“至暗”记录。
第一个至暗数据:全国销售额同比降幅历史之最。
1-2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金额同比2023年下降32.7%,销售面积下降24.8%,住宅销售面积9559万平米。
第二个至暗数据:全国商品房销售均价跌幅历史之最
2024年1月-2月,全国商品房销售均价为9653元/元,同比跌幅11.4%
第三个至暗数据:重点房企销售额跌幅历史之最
最近万科会不会爆的消息充斥着网络,有人坚信“三好学生”与众不同,声称这是做空者的阴谋。
有人坚信万科和金科都是一样的命运,都要为自己的盲目扩展付出代价。
我认为没有必要争论,大家看看2024年1月份到2月份房企成交额的数据就清楚了。

2024年1月到2月份重点房企销售额无论是累积同比还是单月同比,其跌幅均值集中在60%—70%。

第四个至暗数据:库存新高

库存数据的统计分两种。

第一种是广义库存,包括写字楼、公寓、商铺和住宅的合计库存;

第二种是狭义库存,主要是住宅的库存数据统计。

看过之前文章的伙伴都知道,我们分析狭义库存量的时候,告诉大家部分城市的住宅库存,也就是狭义库存量是有一定下降的。

但广义库存量,包括住宅和商办产品的库存已经达到历史新高:75965万平米

且,2024年2月份的库存量(含商办)已经超过2015年历史库存的最高峰。

部分城市的供需关系和2024年的楼市情况,可以看文章《全面救市开启,2024年楼市会重演2015年的暴涨吗?


02

数据看到这里,我再告诉大家今天说的至暗时刻是指什么!

库存就是卖不出去的钱,就是收不回的投资,而销售额的不断下滑,意味着收入在不断减少。

两相叠加,这几组数据就勾勒出房企的生死劫:按照当前这几组数据下跌的幅度,中国没有一家房企能挺住!

不仅姓“民”的房企挺不住,姓“国”、姓“央”的房企同样也挺不住。

2022年楼市成交量下跌20%,2023年在2022年基础上下跌了40%,这2024年开年就同比2023年同期下跌60%,这是意味着什么?

稍稍对房企了解的伙伴都知道,这意味着绝大部分房企已经处于“资不抵债”的情况了。

如果这种情况持续,2024年肯定要迎来第三轮房企爆雷啊!

如果第三轮房企爆雷会怎么样?

冲击金融系统的至暗时刻

至于会不会走入至暗时刻,就要看接下来的变量因素了。

毕竟住建部也说过,不冲击金融系统是底线。

从目前的情况看,有两个变量:

第一个变量是小阳春。

小阳春是什么

每年年初都说小阳春,小阳春,那这小阳春的行情怎么来的呢?

原因有三。

一是季节因素。

春节的原因,挤压了部分需求,这部分需求一般会在3月到4月释放;

二是孩子上学。

孩子上学要求人户合一,而且很多学校要求5月份之前落户才能上学,所以家长会在3月和4月集中买入;

三是吹风

每年三月份全国政协和人大会议召开,这些会议会释放出楼市的积极政策,这些政策性的利好会刺激楼市。

所以,每年3到4月这段时间成交量的都会攀升。

从目前3月初的数据看,也确实如此。

——上海,2月26日到3月3日,成交量环比增长98.41%,达到了748套;

——北京,2月26日到3月3日,成交环比增长28.5%,达到了612套

——深圳二手房,3月11日到17日,成交1206套,环比增长10.2%;

——广州新房,3月11日到17日,成交1042套,环比持平,但近4周均保持在高位。

按照历史成交数据看,每年的3月份和4月份的楼市成交量都会是春节成交量的2倍,但到5月中旬成交数据就会下来。

我知道,现在的楼市中,有大量的购房观望客户,一但市场成交量快速攀升,这部分客户就会心慌慌。

但我告诉大家,不用心慌慌,大家已经知道了小阳春的底层逻辑,就不会一看见成交量上涨就害怕。

在2022年之前,小阳春是房企试探市场涨价的预演,不过我看了近12个月的数据,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

今年3月份成交数据肯定比2月份好,但绝不会“v"型翻转。

第二个变量就是政策。

政策从来不会凭空自己落地的,从来都是“市场”出现了某些情况,各种政策才会应声落地。

所有,说政策之前,咱们先看看市场的情况吧。

2024年2月份的数据都不太好,不仅是房地产维度成交量暴跌,社融数据与2023年同期相比也减少了1.1万亿。

当然,社融数据的中长期贷款主要是房地产贷款,房地产1-2月份成交量跌幅创有记录的历史之最,那这社融数据肯定好不了。

因为2023年的1-2月份,是疫情放开的前2个月,这2个月集中释放带来的高基数,所以2024年同比2023同期,数据都不太好看。

但如果将2024年2月份的数据与2022年做对比,有些数据也不太好。

——汽车销售额为7112亿元,同比2022年减少0.1%;

——全国城镇失业率为5.3%,上涨了0.1%

在众多数据中,唯一亮眼的数据就是1-2月份的外贸数据:按美元计价,1-2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9308亿美元,为有数据公布以来的最高值;

至于工业增加值/PPI等数据属于中规中矩,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也是如此,所以就不拆开解读了。

从当前经济基本面看,经济堵点就是房地产,

所以,如果政策落地,也就几个方面:

货币:通过降准降息驱动将用钱成本降下来,我们很快就会看到。

稍稍对经济有了解的伙伴都知道,咱们现在的实际利率还是比较高,所以,接下来降低实际利率也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PSL:PSL是央行放水的方式,PSL在2015年棚改货币化过程中曾经启动过。接下来如果要加速推动城市更新进程,从PSL下来的钱会很多;

低首付:地方城市进一步降低首付比例;

不过呢,现在的问题不是政策会不会落地,而是政策落地的方式和力度。

如果在2024年3月和4月成交量上涨阶段,政策能密集的落地,肯定会让成交量进一步的攀升刺激市场。

反之,在当前大环境的语境下,房地产仍会下探。

那么,这种情况就属于两会提出的“稳定预期,稳定房地产”的反面教材了。

但不管政策的方式和力度如何,都不可否认,楼市的冷暖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经济的格局。

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如何做家庭资产配置,可以看文章《房地产双轨制,用一套房借鸡生蛋,让资产增值的方法是什么?

03

最后,说几点。

√ 等一等

开篇为什么写2015年的楼市行情?

希望大家可以跳出情绪,更理性的看待1月-2月下跌,3月-4月上涨的行情。

不要一看到下跌数据,就像信息茧房里的唱空派,认为房价如葱。也不要一看成交数据连续2个月上涨,就担心楼市会暴涨。

我之前也说过,如果孩子上学着急购买房产,早一点,晚一点都没有关系,不要在意是不是最低点。

如果不着急,像重庆/郑州/武汉/厦门/南京这些城市都可以再等等,但像西安/济南/上海/北京这些城市的人口密集区域,供需还是紧张的状态,等不等意义都不大。

毕竟面粉的价格非常坚挺。

至于深圳和广州属于”深度调整“到”超跌“的状态,这两个城市的行情都是扭曲的。

所以广深的伙伴在选房子的时候要多看,多走,针对个盘多琢磨,不要只看基本面数据。

毕竟,很多核心区域的项目,无论一手房或者二手房,供应量都很少。

关于2024年的楼市行情,可以看文章《全面救市开启,2024年楼市会重演2015年的暴涨吗?

√ 要注意

目前有两个趋势,值得所有购房者关注。

一个就是各地方城市都出台了新的设计新规,这带来的结果就是:未来在售的新房产品使用率/户型舒适度都会高于现在。

另外一个就是郊区低容积率。

之前楼市火爆,各个城市的容积率都是“比赛”的拔高,不过最新的政策导向,会让郊区的容积率下降。

这两种趋势在短期会冲击二手房价格,中长期这种“高容积率/高梯户比”的想项目被市场淘汰。

文章看到这里,或许有人会问:什么是高梯户比

就是一层楼住7户,但只有2台电梯或者3台。

我建议大家在购买房子的时候,不要只看房子,还要看看梯户比和停车位的情况,尤其是晚上7点钟之后,停车位是否充足。

我认为,接下来的10年,很多超高层/高密度/高梯户比的房子,真的会成为贫民专属。

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如何做家庭资产配置,可以看文章《房地产双轨制,用一套房借鸡生蛋,让资产增值的方法是什么?

√ 最后

拿个小板凳,坐等对冲的积极政策落地。

推荐阅读:这样买房,多赚200万(二)

推荐阅读:全面救市开启,房子会重演2015年的暴涨吗?

老实做人,踏实写文,不鼓吹,不煽动,让你明白房产这回事!
原创不易 点赞支持

发表评论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