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楼市政策一个接一个,人口政策一个都没有,为什么?
作者:admin | 分类:房产资讯 | 浏览:18 | 时间:2024-03-26 23:40:26这是达叔的第1322篇原创
大家好,我是达叔。
一个想和大家一起慢慢变富的家伙。
昨晚文章,写在大号里:
中午直播。
聊到了负债,人口的问题。
以下内容,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一定对,随便看看。
Part1负债
错觉
医疗问,在直播间里有人问,如果居民端的负债率太高,加不动杠杆了,人口出生下降,房价也就没有任何支撑了。
你怎么看?
达叔说,很多普通人的错觉。
小时候,在语文课本里,学过一篇文章,叫《多收了三五斗》么?
按照农民的思维,今年大丰收,多收了三五斗。
拿到市场上卖,肯定比去年赚的多。
结果,大家的粮食都丰收,供大于求,粮价下跌,导致卖不上价格。
白忙活。
这个故事,放在小学的课本里,在讲民国时代的故事。
在考试的阅读理解里,问作者想表达什么?
规定的答案是,诅咒旧社会,骂那个时代的剥削。
但放在现在、放在海外、放在正常的商业社会,有这种剥削的答案么?
没有。
但凡动不动就讲意识形态,讲价值判断,讲谁压迫了谁的,几乎都是骗子。
就是在脱离事实,制造冲突,转移矛盾。
新东方卖玉米,卖的比别人贵。
董宇辉给出的答案:
谷贱伤农。
高级么?
高级。
那你是个买玉米的,董宇辉没伤农,伤你这个在大城市加班的职场狗了。
为什么你还觉得对?
逻辑,又跑偏了。
再比如,从小我们接受的教育,都是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勤俭节约,是直接和美德挂钩的。
但有相反的观点么?
有。
两千多年前,管仲作为宰相,他的商业思想就认为:
俭反伤事。
俭则金贱,金贱则事不成,故伤事。
听过这个逻辑么?
如果没有,那就扯淡了。
现在大家都在存钱,都在储蓄,银行里的储蓄每年以几万亿规模的速度在增长。
然后呢?
没有消费,抑制了生产,抑制了投资,进入了通缩的状态,作为个体的勤俭是对的,放到整体,就坏了。
现在,操盘手们在忙着干什么?
积极推动大规模的以旧换新,设备更新,拆旧建新,做城中村改造。
本质,就是把原来还能用的东西,全部扔掉,换新的。
放弃节俭,适度浪费。
问题是,你能看出来这是鼓励浪费、制造浪费,反对节俭,以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么?
如果不能,就尴尬了。
再说回负债,请问多少的负债率,是好的?
世界上有标准的答案么?
直播间里说,居民端的负债率高达60-70%,然后就吓坏了,说这玩意没法往下搞了。
达叔小时候生活在苏北农村,都是干农活的,家家户户都是自给自足,全都有点存款,全都不借钱。
达婶生活在福建的海边渔村,整个村子的人,都是爱拼才会赢。
开店的,做生意的,搞石雕厂的,弄渔船捕鱼的,几乎家家户户都借钱,动不动还破产跑路了。
请问,这两个村子,哪个负债率高?
很明显,是后者。
哪个村子富有?
还是后者。
你愿意生活在没有负债的,达叔小时候生活的村子么?
大概率,不愿意。
放在城市里,也是如此:
这个图,是全国600多个城市统计出来的居民杠杆率,排行表。
谁排第一?
杭州。
从炒房第二城,变成了炒房第一城。
在全国这么多的城市里,到底是上榜的城市跌的厉害,还是没在榜单上的城市,跌的更厉害?
有头有脸的城市,几乎都挤进榜单了。
请问,这是一个好的榜单,还是一个坏榜单?
判断,得你自己去下。
Part2顺序
轻重缓急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
这个策略,是在什么情况下实施的?
Part3人口
他们认为重要,但不紧急
很多读者,经常会产生一种错觉,天天跟着一些大V,鬼哭狼嚎的喊人口停滞了,不行了。
就你那个脑瓜子,马上就中年危机,要被裁员的人,也配喊这样的口号么?
愚蠢至极。
你要是携程老板,你可以喊,因为人口再继续减少,买机票、酒店、住宿的人都会减少。
他就要裁员了。
他招的员工,价格就要上涨了。
你作为一个具体的个体,也跟着喊,大概率就是脑子有病。
站在顶尖操盘者的角度,如果他们真的认为重要且紧急,早就出台各种政策了。
问题是,有出么?
没有。
一些地方出台了支持生育的政策,有真正落实的细节么?
也没有。
河南,几年前就煞有其事的出台了生育补贴,结果呢?
孩子都满地跑,能打酱油了,家长都找不到申请补贴的具体细则,连申请端口都找不到。
人家省级、市级、省会级的操盘者,都丝毫不着急。
把你一个月几千块钱工资的人,急得直跳脚,就有点皇上不急,太监急了。
你就不好奇,对方为什么不着急么?
一定是你的思考模型,出现误区,出现盲点,出现你从来没想过的角度了。
有可能,人家觉得,人口这事很重要,但是一点都不急迫。
不急迫的原因,前方不明。
在马尔萨斯人口陷阱时代,农业时代,人口众多,是可能会是一个制约社会发展的陷阱。
人口太多,是容易出大乱子的。
这个定律,制约了人类数千年,资源一旦短缺,就会发生大规模战争、瘟疫等,把人口消除一下。
怎么解决的?
工业时代。
工业时代解决了资源问题,人口进入了大爆炸时代。
人口多,在理论模型上,从累赘又变成了资源。
新的理论模型说,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口规模足够大,就能诞生更繁荣的经济。
问题是,这个模型,得到验证了么?
验证的时间,可能连百年都还没到,你怎么确保这个模型,一定是对的?
这种质疑,还不是关键。
更关键的是,我们现在这个世界,还处于工业时代么?
已经是后工业时代、信息时代、马上要进入AI时代了。
之前,在工业时代,人口规模巨大,有充足的、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能够充实制造业。
可以从低端制造业,一步步往高端制造业的科技树攀爬。
在AI时代,五年、十年、十五年,原来简单、重复、低附加值的体力劳动、外包劳动,可能都会被取代。
印度这种原本的IT外包业务、低端劳动业务,几千万人失业,造成的动荡,伤害,确定不会更大么?
不知道。
人口的变量,是个慢变量,是至少十年、十五年为一个节点。
十年前的今天,2014年3月。
整个中国,压根就没几个人觉得,生育政策要改,没几个人觉得计划生育有什么问题。
包括正在读文章的你,也是如此。
2014年,9月26日,陈可辛的电影《亲爱的》上映。
2015年3月,刘德华的电影《失孤》上映。
2016年1月1日,正式实施全面二胎政策。
从这一年开始,你的脑瓜子,才开始逐渐接受,人口不够的逻辑。
不到8年,就误以为,这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真理了。
关注达叔,一起慢慢变富。
用微信扫码领券续费,达叔付费社群,可以优惠365元。
欢迎+V:dashener666 业务链接,不失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