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工的烦恼谁来破解?期
作者:admin | 分类:家政服务 | 浏览:37 | 时间:2024-05-19 09:03:13家政工人面临的问题谁来解决?
阅读技巧
随着家政服务市场的蓬勃发展、制度建设的不断推进、教育培训的不断加强,家政工的生存状况如何? 记者采访发现,他们也面临着工作与生活界限不清、养老工作者价值被低估、非正规就业等维权问题等困扰。 专家呼吁,推动家政服务业体系建设,完善农民工社会服务。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三部门发布了18个新职业,调整变更了19个职业信息,其中包括“家政服务员”职业下新增“组织者”工种。
3月15日,上海开放大学家政本科班开班,50名“新生”三年内完成学业后将获得法学学士学位。
随着家政服务市场的蓬勃发展、制度建设的不断推进、教育培训的不断加强,家政工的生存状况如何? 对此,记者进行了采访。
住家保姆工作与生活的界限变得模糊
“在别人家里不能这么随意,得坐一定的姿势,睡一定的姿势。” 在北京工作三年的家政阿姨崔红在讲述自己在雇主家的工作经历时说道。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研究团队于2019年6月至10月对北京、济南两地的1591名家政工进行了访谈,并于近日发布了一份调查报告。
调查数据显示,北京80%以上的家政工居住在雇主家中,主要从事养老、母婴护理工作; 济南的住家家政工中只有10%从事白班和兼职工作。
崔红是一名住家家庭佣工。 她年近50岁,负责照顾两位与父母年龄相仿的老人。 她通常睡在雇主家的沙发上。 据她介绍,她在北京工作期间的月薪可以达到6000元左右。
调查认为,实际收入水平应考虑工作时间,特别是对于作息时间模糊的住家家政工人。 数据显示,两地住家家政工人日均工作时间超过13小时。 其中,月嫂平均每天工作时间为15至17小时,住家保姆和老人护理员平均每天工作时间也为13至14小时。 主要从事抚养照顾工作的住家家政工的工作与私生活在时间上高度重叠。
对于同样从事住家护理的张雪来说,她每周的休息活动就是去商场坐坐。 “去购物中心很放松,我经常在那里坐上一整天。” 由于家庭佣工在私人住宅中工作,他们的空间隐形性相对不明确。 北京80%以上的住家家政工中,32.5%的人与雇主的家人住在同一房间,5.4%的人住在雇主家的客厅、阳台、走廊等公共空间。
休息时间和私人空间的缺乏,要求住家家政工人时刻注意情绪控制。 调查数据分析显示,北京和济南受访的住家家政工抑郁率分别为17.3%和8.9%,明显高于非住家家政工。
崔宏说,长期在雇主家里生活,让他学会了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表达。 “我嫂子打电话告诉我,我妈妈因结肠癌需要做手术,当时我想哭,但在客户面前我无法擦干眼泪。”
调查项目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学院副教授萨志红表示,住家家政工工作时间长,工作与私人生活界限模糊,导致家庭中情绪压力难以释放。工作环境。 她呼吁规范用人单位和家政服务公司行为,加强监管,将情绪管理、权益意识、社会适应等内容纳入家政工职业培训中。
养老人员劳动价值有待提高
“养老行业有句话——我们的工作就是让老年人活得更有尊严。” 这是54岁的老人护理员唐兰对自己工作的看法。 2014年,她从石家庄来到北京,取得了养老专业证书。 现在她正在服务于海淀区一所大学的退休教师。
老年人口的不断增长,使得市场对唐兰这样的养老工作者的需求不断增加,但他们的劳动价值却被低估了。 调查显示,家政工的工资存在明显的内部分化,月嫂平均时薪最高,养老工最低。 北京和济南受访的养老人员平均小时工资分别为14.8元/小时和14.2元/小时,仅为当地最低小时工资标准的61.7%和74.3%。
萨志红指出,养老服务人员的定价偏低与社会对其劳动力价值的认知有关。 “老年人护理,尤其是残疾人护理,实际上需要大量专业知识,但往往被视为无酬家务劳动的延伸,雇主更愿意在下一代护理上投入更多,从而减少购买成本。”养老力量。 ”
崔洪在照顾生病的老人时,被“折磨”了几个月。 “当时我就感觉受不了了,早上6点就要起床,从早上8点到晚上3点照顾我,还经常起床给老人倒尿、倒水。”我连一个小时都睡不好。” 唐兰还表示,用人单位认为照顾老人只是简单的体力劳动,但同时要求照顾者在情感上将老人视为自己的父母。 事实上,它需要的能量远比想象的要多。
因此,调查认为,应建立家政行业的专业技能和薪资等级标准,建立养老服务人才培训、薪资福利、职业准入和晋升制度。 同时,对养老人员给予政策支持,如根据服务年限、服务质量提供相应的社会保障,提高老年人福利,降低养老人员流失率。
提供促进农民工就业的社会服务
张雪照顾的老人已经病了一段时间。 由于担心老人独自在家不方便济南家政服务钟点工,周日晚上放假时,她主动回去照顾老人。 “然后我就一直在周日晚上回去。我的雇主已经习惯了,没有给我加薪。” 但她也表示,这只是一件小事,她并不关心。 “如果关系紧张,雇主要求更换,我就会失去这份工作。”
随时可能结束的雇佣关系是家政工就业不稳定的表现之一。 调查显示,北京、济南家政工平均就业年限虽在六年以上,但工作稳定性较低。 除频繁更换雇主的两类家政工外,2018年北京和济南家政工平均更换雇主的次数分别为1.9次和1.6次。
稳定性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家政工人市场用工方式的正规化。 调查显示,在签订劳动合同的家政工中,北京和济南分别有超过50%和60%的家政工与家政服务公司和雇主签订了三方服务协议,而少数家政工则签订了私人服务协议。与雇主的协议。 北京和济南分别只有1.6%和0.4%的家政工签订了受劳动法保护的正式劳动合同。
不过,萨志红认为济南家政服务钟点工,“稳定性低有时是家政工主动选择这一职业的原因,他们需要能够随时搬家,照顾家人。” 数据显示,北京的家政工以外出务工妇女为主,属于家庭工人。 作为经济的主要提供者,2018年家政劳务收入平均占家庭年收入的60%。同时,72.9%的北京家政工“始终难以照顾家庭,因为过去一年他们工作繁忙”。
调查建议推动合同签订、休息权保障等行业规范建设,强化家政工合法权益认知,加大安全防护等方面培训力度。 同时,系统提供有利于流动妇女就业的社会服务,对流动儿童托儿服务进行补贴,解决流动儿童在流动地的入学问题,提高相应的社会保障水平。
刘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