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家政市场:全力保老不断档,居家养老需求大,企业留人又留心
作者:admin | 分类:家政服务 | 浏览:113 | 时间:2024-07-05 22:03:35全力保障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不中断是春节家政服务市场的重点。记者从今天下午召开的2020年春节家政服务市场保障工作会议上了解到,春节期间,居家养老刚性需求较为紧张,但上海家政服务企业纷纷提前开工,留人、留住老人。
老年人急需,但供给相对短缺
市商务委服务业处处长朱文群介绍,2020年上海春节家政服务市场呈现供需双下行态势,市场总体平稳,供需短期出现失衡态势,“一老(居家养老)”市场为刚性需求,供给相对紧张,“一小(婴幼儿护理及母婴)”为刚性需求,保障较好,“区域小时工(一般家庭保洁)”需求弹性较大,市场供需信息对接不够充分的问题仍然存在。
记者了解到,“老”保障分为两部分,大部分是居家养老“老客户”的需求。目前,本市对春节市场保障通过协议留人已形成常态化市场机制。家政服务公司一般与用户、家政服务员签订“三方协议”,协议中明确写明春节期间家政服务员值班的要求及相应的经济待遇,或经用户同意由公司安排人员替代,即通过提前签订合同的方式保障“老”。另外一小部分是春节期间新增的居家养老客户,作为刚性需求,成为想方设法保障的重点。
目前上海家政公司数量,上海市家政服务网络中心已召集参加市政府认证上门家政服务实事项目的147家企业,按照自愿原则,选定117家企业作为春节期间家政服务市场保障主力军,提出重点保障“一老”(居家养老)等市场刚性需求,稳定市场预期。
内部有替代者,外部有支持
如何确保春节期间家政服务市场安全?从提前了解需求、安排替代人员,到跨区域调配、调派外地家政人员来沪支援,上海家政服务公司采取了诸多举措。
“我们协调了近300名‘岳家姐妹’留在上海参与春运保障工作。”岳管家总经理刘军说,提前三个月,岳管家就利用大数据对服务需求的区域、时间、技能等进行精准分析,并分配运力。留在上海的“岳家姐妹”子女还可以享受免费英语培训。
近年来,上海先后组织引进贵州“贵州女人”、云南“云南女人”、安徽“淮海女人”等家政服务新力量加入上海家政服务市场。新沪嘉董事长朱福飞说,“家政扶贫”带来的新力量非常稳定。“我们有14位‘贵州女人’被送进养老院、疗养院,今年她们都没有回过家,一直坚守在岗位上。”一方面是因为待遇留人,加班费、节假日补贴都比较可观,另一方面也是出于责任感。
佳世家董事长李娜告诉记者,对于定期服务的老人,公司实行轮班制,把服务员分成两组,一组回家过年,一组回家过元宵。“据我们统计,春节期间需要社区服务的老人比例高达79%,我们组织了多方力量,把不回家的阿姨们都储备起来。”
此外,民心阿姨已协调500名阿姨参与春节保障,优先保障新增保障刚需;大拇指家政已确定136名月嫂、育婴保姆春节期间留沪服务,并将推出春节期间“7天月嫂”“7天育婴保姆”服务;盛华家政通过山东、安徽等基地的培训,安排200余人随时来上海支援。
春节期间,社区食堂也将通过线上方式为老人提供餐食。朱福飞说:“我们为徐汇区长桥街道、徐家汇街道的老人提供餐食,今年春节期间,除夕到初二停业,初三恢复供应。如果有老人春节期间保姆回家没法吃饭,也可以临时加入餐食供应计划。”
多项暖心举措留住员工、留住人心
留人关键在用心。记者了解到,各家政公司除了为留沪过年的家政人员准备年夜饭、发放新年红包外,行业还联合多方资源,拿出暖心举措。
上海家政协会会长张丽丽介绍,今年协会联合一些经济型酒店,为留沪过春节的家政服务员家属提供优惠价格,让他们与上海的家人团聚,让他们安心在上海工作。
同时,为确保家政服务员能继续服务到除夕,确保她们能顺利回家过年,今年在长三角家政服务一体化发展联盟的帮助下,实施了到安徽宣城的班车接机服务。“很多家政服务员担心买不到回家过年的车票,提前半个月就赶回家,现在有班车可以让她们安心到除夕。”张丽丽表示,长三角家政服务一体化发展联盟将继续发挥优势和成果,积极与江苏、浙江等省市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上海家政公司数量,尽快落实到其他省市开展接机服务。
此外,针对家政人员返乡过年的老人,市家政协会还联合上海市旅游行业协会饭店业分会和上海市饭店业部分文明单位,为老年家庭提供服务,子女可以在酒店陪伴老人过年,而且价格十分优惠。
新民晚报记者 张雨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