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代表转型方向:条条大路通罗马,专业型或成未来趋势
作者:admin | 分类:招聘求职 | 浏览:106 | 时间:2024-07-06 09:05:27这些年,明显发现身边越来越多的医药代表越来越糊涂了,包括很多老司机、老板。大家都一样,只不过大家都已经上车了,停不下来!自从两票制实行、4+7全国药品集中采购实施以来,相当一部分丧失了竞争力的医药代表被“4+7”了,要么直接约谈辞职,要么面临“强制转型”。
那么那些急需转型或者有转型想法的代表该如何选择转型方向呢?老姚结合身边朋友转型成功的案例,提供了一些思路。我们的转型方向,也可以是“条条大路通罗马”。
01
专业医药代表
未来医药行业会往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是基层市场,这肯定是一个有待开发的洼地,国家一系列医改等政策利好县域市场,特别是在小病、慢病领域。大型外企、国企也开始快速布局基层,基层市场也需要大量专业的医药代表来抢占市场。
另外一个就是新兴且重要的三级医院市场,这个原因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当然对药品代表的要求也很高,想要避免被淘汰而又有发展,就不能活在自己的舒适区,必须回归医药代表的本质职责,为医护人员提供专业的学术信息,成为某一产品或医药领域的专家。
为了避免被淘汰,把自己转型成为一个能带来价值的专业、学术代表。
02
医疗器械及医学美容销售代表
02
这两年医药发展受到限制,医疗器械虽然也受到影响,但远小于医药。随着全球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口老龄化,医疗健康行业的需求将不断增加。相比药企,医疗器械的政策没有那么激进,人员结构也相对稳定。不过医疗器械销售市场也与医药销售有相似之处,国家对其的监管力度也会逐渐加大。
另外一个类别就是医美,也就是我们说的整形。新浪2018年发布的行业数据显示,我国已经超越巴西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医美大国;而根据BIMT(Bimet)统计,2020年我国医美市场规模将达到464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8.14%。目前医美行业已经形成了一条清晰完整的产业链,包括上游医美产品制造商、中游医美机构、下游终端导流平台等,行业处于风口浪尖,行业内有一句话叫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和90年代药品销售的状态类似,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多了解一下。
03
营销部门
如果你自身条件允许(有足够的学术能力),建议你转入药企市场部,担任产品经理或者推广经理,可以学习和参与相关产品线的销售市场规划、营销推广策略以及市场行动计划的实施。当然还要准备各种宣传资料、产品资料和培训材料,及时对销售人员及相关人员进行产品培训和销售技巧培训。
国内大部分市场部最头疼的问题就是很多员工并没有太多的销售经验,所以制定的一些项目策略无法跟落地执行相匹配。相信作为一线医药代表的你应该遇到过这种事情,你可能会嘲讽市场部是象牙塔,只有光鲜的外表,却没有实际用处。作为一线销售出身的代表,你更能理解医生想要什么,对市场更敏感,这对市场部的转型是天然的优势。市场部后期可以发展成市场经理、市场总监、市场副总裁等,市场部的履历也能让你从代表走向更高的管理层。
04
CRA/CRC 临床协调员和临床主管
国内的产品研发能力一直落后于外资企业,但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国内企业新药研发的开放、优惠和鼓励等各项政策,未来国内将涌现出更多的行业领军人物,随着越来越多的新药在上市前进行研究,将刺激临床协调员和临床督导员CRA/CRC的快速发展。
他们的主要工作是药物上市前的临床方案制定以及临床试验的组织实施、临床研究质量监控、研究进展跟踪、临床试验协调等。会比较累,收入可能不多,但比较稳定。目标客户也是临床医生,我们有临床沟通经验,相信能轻松胜任这份工作。
05
代理
如果你厌倦了销售工作,不想在市场部工作,但又有一定的资金和人脉,那么经纪人或大型承包商也是另一种选择。但传统大型承包商或经纪人的时代已经结束,现在行业需要合规的经纪人。合规会增加其他费用,例如营销活动费、公关费、项目费等。
如果要往这个方向发展,我们需要对医药销售的每一个环节都非常清楚医药代表岗位职责,能够灵活运用其中的一些招数,打出有利于公司产品发展的组合拳。这需要销售代表有扎实的医药背景,也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当然医药代表岗位职责,还要善于利用第三方软件来加强管理,比如智药管家,可以有效减少在流程管理、数据分析、业务管理、证据链管理等方面投入的人力和时间。
06
互联网+医疗
戴上“互联网+”的帽子,很多医药代表可能觉得自己对电脑一窍不通,对这个领域是怎么运作的一窍不通,所以基本没什么了解。但这类商业模式的目标人群无非就是医生、患者和医药相关人群。即使是最成功的盈利模式,也需要线下销售人员去接触目标人群,而医药代表正是这三类人之间最好的沟通纽带。互联网化的运营方式,也能让你的价值最大化。
医疗的迫切需求、移动互联网技术、巨大的市场空间三者相结合,让互联网医疗受到创业者的追捧,需要大量懂医、深耕医药行业的朋友加入,即便不全身心投入,这些平台也能为医药代表提供大量兼职机会,比如临床研究患者招募,在拜访的同时,可以兼顾相关招募任务,多一个和医生讨论的话题,赚取额外收入。何乐而不为呢?比如智药客平台,不仅为药代表提供一系列学术支持,还会发放一些“小任务”。我想任何有远见的代表可能都嗅到了商机,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行动起来。
07
专业作家
随着互联网医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司为了吸引更多的目标读者,开始寻找原创作者。如果你对行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或者在自己所在的行业有值得吐槽的地方,只要文笔流畅,有内容有观点,那么就尝试投稿到一些行业新媒体,比如药品管家、药品客等微信公众号。在获得稿费的同时,或许还能成为专栏作家,获得一些名气。其实我觉得这不能算是转型,更像是“副业”渠道的拓展,或许药品卖得不好,就可以转型做新媒体人。所以希望大家不要局限自己,努力拓展自己的新技能吧!
转型不是必须的,但人要给自己更多选择的机会。想要有更多选择,最重要的是善于“嫁接”,将自己现有的能力嫁接到另一件自己没做过的事情上,不断学习,举一反三,条条大路通罗马,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行业中的变化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