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家政市场需求增大,南粤家政工程助力精准扶贫和满足群众需要
作者:admin | 分类:家政服务 | 浏览:89 | 时间:2024-07-17 22:02:39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启曼 徐悦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加速,加上“二胎政策”的实施,广东家政服务市场的需求不断增加。
“南粤家政”项目启动以来,广东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战略,扩大革命老区、民族地区技工学校招生规模,建立家政扶贫输出基地和接收安置基地,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培训帮扶力度,在困难家庭脱贫攻坚问题得到解决的同时,社会也得到了优质的家政服务。
广东正通过家政服务这个“小切口”,积极推动精准扶贫“大改变”,满足人民群众需求。
供给侧:“培训+就业”融合
近年来粤西、粤北输出家政服务员的数量逐年增加,不仅逐渐成为家政服务业的生力军,而且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和信誉。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自广东启动“南粤家政服务”工程以来,粤西、粤北多个市县纷纷出台具体工作方案和配套政策措施,打造高素质家政服务人才队伍,积极引导家政劳动力特别是有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劳动力有序转移,大力促进粤西、粤北贫困人口就业,为珠三角地区输送大量家政服务从业人员。
在供给侧,茂名市打造茂名“好心家政”品牌,推出“十项措施”,提升家政服务业质量、扩大规模。通过打造具有行业特色的培训标准和培训课程,形成了“好心月嫂”“好心育婴师”“好心陪护”“好心护理”等地方特色培训品牌,促进了当地家政服务企业发展壮大。
韶关市多个县市也在联动。乳源瑶族自治县两年来举办各类技能培训一百多期,培训内容包括农活、“月嫂”技能、非遗瑶绣等清远家政公司 保姆,培训人数上千人,惠及贫困农村妇女2000余人。翁源县开设的“南岳家政服务”培训基地提供一条龙服务,着力推进“培训+就业”一体化。
目前,广东已为贫困地区家政服务人员培训12687人,粤西、粤北已成为输出新型家政服务力量的主要基地。
以韶关市为例,目前与珠三角家政服务企业达成人才交流和劳务输出协议的企业约有30家。据韶关市家政服务业协会秘书长、韶关市佳源汇人才公司总裁徐学军介绍,经过培训,韶关市已向珠三角市场输出了相当数量的家政服务人员,仅佳源汇人才公司就已向珠三角市场输出了3100余人。
需求端:粤西、粤北家政工人数逐年增加
需求端,家政服务扶贫对接援助机制实施后,珠三角家政服务公司来自粤西、粤北地区的从业人员数量持续增长。
茂名的家政服务培训起步较早,在行业内取得了多项“第一”。目前,广东省内近20%的家政服务人员来自茂名。以51家庭管家为例,该公司一线服务人员中,约有300人来自粤西、粤北地区,占公司家政服务人员总数的30%左右。
据51家庭管家副总经理徐伟华介绍,今年上半年公司新进员工中有15%来自粤西、粤北地区,较往年有明显增长。
随着广东“南粤家政服务”带动就业项目的启动,一项旨在提升广东家政服务业质量、扩大规模、破解服务难题的重大工程正扬帆起航。
【故事】
1.家政服务培训带来新的就业机会
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是粤北韶关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近两年该县举办农耕养殖、“月嫂”技能、非物质文化遗产瑶族刺绣等各类技能培训班百余场,培训人数数千人,受益贫困农村妇女2000余人。
目前,全县参与扶贫工作的女性干部共有781人,占帮扶干部总数的42.56%,已建档立卡贫困女性3021人全部达到扶贫标准,提前实现全面脱贫。
8月7日,由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指导、洪江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运营的南岳家政服务实训基地正式揭牌,为当地从业人员提供家政服务技能培训平台。
翁源县“南岳家政服务”实训基地共有450平方米的理论和实训场地,开设了居家养老、居家婴幼儿护理、特色居家服务等多项技能培训和服务项目,学员在基地完成理论课程后,可立即来到实训区进行实操练习。
据悉,翁源县“南粤家政”培训基地提供从零基础员工培训到毕业就业一条龙服务,截至目前,基地已培训人员约200人。
翁源县“南岳家政”培训基地
“基地配备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为当地及粤港澳大湾区输送合格的家政服务从业人员,以订单式、项目式服务为主,珠三角家政服务公司发布需求后,我们进行培训、岗位推荐。”基地负责人雷国琴说,“以前在家做手工,一个月只能挣一两千元,连自己都养不活,现在一个月能挣七千元,如果去广州,一个月能挣几万呢!”
从在家无业到收入翻倍,翁源养老院青年护工王梅告诉记者清远家政公司 保姆,家政培训让她找到了新的人生出路。未来,她考虑接受更专业的培训,然后去大城市打拼。
此外,翁源县“南粤家政”实训基地还针对贫困学生开设了特色课程,如洗衣机、熨斗等日常智能家电的使用。
“有很多贫困户家里从来没有用过这些电器,所以他们到雇主家上门用就会遇到障碍。所以我们专门开设了相应的课程,提高他们日常生活中的技能,让他们更好地适应城市家政需求,更好地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问题。”雷国勤说。
翁源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翁源县家政服务业市场主体50余家,通过培训取得家政服务业相关职业技能等级或专项能力证书的学员305人,其中中级工43人。
(二)金牌月嫂开设“云保姆”线上课程
粤西、粤北家政工为何如此受欢迎?多位家政服务公司负责人告诉羊城晚报,粤西、粤北很多地方都讲粤语,生活习俗、饮食习惯与珠三角地区十分相似,因此粤西、粤北家政工让珠三角的顾客更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近年来,韶关家政服务业从业人员数量增长了10%左右,大批家政服务人员被派往珠三角,他们一部分通过院校推荐、协会交流选择工作,很大一部分则在取得证书后自由进入市场就业。”韶关市家政服务业协会会长徐学良告诉记者,韶关积极举办各类家政服务技能大赛,打造了韶关保姆、丹霞月嫂等本土家政服务品牌。
虽然今年上半年受到疫情影响,全市家政服务培训人数仍在8000人左右。线下培训受到影响后,韶关市佳源汇人才公司、中盛职业培训学校于2月底在韶关率先开展线上培训,截至目前已培训500余人,为疫情期间家政服务培训的恢复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荣阿姨”在清远家政基地授课
来自韶关中盛培训的刘小荣是一对60后双胞胎的妈妈,从事家政服务工作14年,平时大家都亲切地叫她“荣阿姨”,大家也经常开玩笑说荣阿姨最会照顾孩子。因为喜欢孩子,荣阿姨从幼教行业来到家政服务行业,先后学习了家政、高级母婴护理等课程,成为一名“金牌月嫂”。
“我非常喜爱小宝宝,为了照顾好他们,我到广州、深圳、北京等地学习。”荣阿姨告诉记者,她原本是一名普通的月嫂,因为有教育行业的工作经历,机缘巧合之下成为了一名月嫂培训师。
新冠肺炎疫情给行业带来危机,也带来无限机遇。今年2月,受疫情影响,线下家政培训全面暂停,荣阿姨转型做线上讲师,开办“云保姆”课程,通过“直播授课”的方式,为全国各地学员传授母婴护理专业知识。
荣阿姨告诉记者,疫情期间,学校开设了育儿、母婴护理等课程,她主要负责高级月嫂的培训。“做线上直播时,最大的难题是要让学员更清楚地理解讲的内容,比如抱宝宝时要用哪只手,放在哪里,要把宝宝盖在哪里,讲课速度一定要比平时慢,要比平时更有耐心。”
当谈及线上培训遇到的困难时,荣阿姨一边微笑一边比划着如何正确抱宝宝。
从2月份开始,荣阿姨已经带了70多名线上学生。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线下培训也全面恢复。荣阿姨现在往返于韶关和清远之间,为清远市阳山县的贫困学生上课。
“我从7月12日到现在,我们有400多名学生。我来上课就是为了奉献我的爱心,把他们教好、教透,让他们都能找到好工作,带动再就业。”荣阿姨告诉记者,培训期间,她会结合以前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给学生上课,让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毕业后都能成为用人单位满意的保姆。
据介绍,韶关“南粤到家服务”项目将通过技工学校专业培训、专业机构牵头培训等方式,重点开展母婴护理、居家护理、养老护理、医疗护理四大重点培训项目。
到2020年,全市将完成母婴护理服务培训1500人次、居家养老服务培训1500人次、养老服务培训500人次、医疗护理服务培训500人次。同时,韶关市政府还联合社会力量开展就业扶贫工作,通过技能培训帮助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
【数字】
粤西北作为全省人口输出大区,劳动力资源丰富,截至2020年6月,韶关市注册登记家政服务企业261家,家政服务从业人员5614人,其中持有相关专业技能资格证书2796人。
未来粤西北地区将加大培训力度,大力推动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培训机构等开展培训,提升家政服务人员技能。以韶关市为例,2020年,韶关将全年打造1个省级、6个市级家政服务培训示范基地,开展5000场家政服务重点项目培训,开展不少于12场家政专项招聘活动。(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新闻